《电缆的故事》-北美列传之陶氏Dow
引子:
美利坚合众国者,阿美利加洲之国也。
其地北接加拿大国,南邻墨西哥国,左右大洋环伺,各州不通,土旷人稀,底阿生番,游猎其间。
耶稣纪岁千五百八十四年(明万历十二年),英吉利女王伊丽莎白时,有英人跨海而来,强取豪夺,杀人盈野,攻伐战取,拓地开疆。
英王盛极生骄,强征税饷,人民不堪,反抗四起。有太祖高皇帝华盛顿者,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结连法兰西国,纵横捭阖,大破英军,国势遂定。
后南裂北分,狼烟四起,有中兴祖林肯者,率北攻南,再整寰宇,废奴隶、兴资本,奠美利坚万世之基业。
垂二百余年,才俊辈出,国势日盛。及二战,救英、攻德、败日、裂苏,成单极独大之势,领袖群伦,横行无忌,遂为超级之大国。
此间故事,肇始于此。
创始人的故事: 万里平泉梦,谁怜创业难。
1866年,小陶(赫伯特·亨利·陶 Herbert Henry Dow)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贝尔维尔镇,后随父亲迁居到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德比市,位置大概相当于中国上海边上的南通市。作为陶氏化学的创始人,他从小就对技术非常感兴趣,也透露出企业家的才能。
图片
小陶的父亲约瑟夫·陶(Joseph Dow)是一位高级机械师,曾为美国海军服务。
平时,父亲常常和自己的儿子分享各种技术想法,无论在餐桌上还是机械台上。他告诉儿子如何动手制造涡轮机,也告诉他如何用现代化的方式管理一家别针厂。
小陶在凯斯应用科学学院(美国仅有的四家专注技术教育的高等学府之一)念大四的时候,曾在市郊看到了石油钻探的场景,这个经历激发了他内心想成为一名化学家的愿望。
钻探工人钻探时会渗出很多的盐水,这些盐水并没有任何用处,就被工人白白倒掉了。
有位工人就让小赫尝一尝:“很苦对吧?”
小陶赞同道:“确实很苦。”
工人问他:“为什么这些盐水会这么苦?”
小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他就将一份样品带回实验室检测,发现水中既有锂(这就是盐水苦涩的原因),又有溴。当时人们用溴制作镇静剂,也用来制作胶片。小陶就希望能从这些盐水中提取溴来挣钱。
1888年,小陶。
第二年,他发现了两种提取方法——电解法和吹气法。电解法就是用电流从盐水中分离溴。吹气法则是通过稳定持续的气流吹过溶液,帮助溴从盐水中分离。但是离着批量化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
盐水中提取溴
之后的15年中,小陶的溴提取经历了重重考验。为了提取溴,他先后创立了3家公司:一家倒闭了,一家不再受他控制,最后一家是1897年成立于密歇根州米德兰市,虽一直面临艰难,但公司最后存活了下来,它就是现在赫赫有名的陶氏化学的前身。
图片
陶氏化学早期工厂
小陶每天工作18个小时,睡在自己的工厂里。他必须节省开支,才能让自己的工厂存活下来。他用当地便宜的松树建造了工厂,就连每一个钉子都省着用。当他骑着自己破旧的自行车进城取货时,人们都在他的背后叫他“疯子陶”。对于小陶富有远见的计划,当地人除了贡献自己的讥讽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帮助。为了让工厂活下来,他又当管理员,又当工人,还要四处筹钱。当他看着自己拥有的资源,脑海中一幅蓝图展开,实现目标的信心又增加了一分。
自19世纪中期以来,德国人一直是溴的主要供应商。包括陶氏化学在内的美国小企业,都几乎算不上对手。
为了攫取更多利润,大约30家德国企业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名为德国溴联合公约的卡特尔垄断组织,以每磅49美分的高额固定价格在全世界范围内出售溴。当时,小陶和其他的美国公司在国内的售价为36美分。
德国卡特尔警告小陶等美国企业,如果他们胆敢在其他地方销售溴,德国卡特尔将以极其低的价格和他们打价格战,直到把他们都干倒为止。
德国卡特尔的口号是:“美国是美国的,世界是德国的”。
小陶并不愿意坐以待毙,他打破卡特尔的固定价格,以低价在美国销售其产品,很快,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
德国卡特尔为了打击小陶,很快把销往美国溴的价格,降到了不可思议的每磅15美分,
但是,小陶天生是个固执的家伙,不可能遭受欺凌却选择忍气吞声,决意要和德国化学卡特尔一争高下。此刻,小陶明白,自己和公司的未来(如果他们还有未来的话)取决于自己如何应付那帮德国人。
事实是,德国人在美国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溴,必须要在其他国家弥补这些损失。
小陶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主动放弃美国市场,并让自己身在纽约的经纪人谨慎地以15美分的价格购买数十万磅德产的溴。重新包装后,以27美分的价格在包括德国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出售。
小陶后来回忆说:“我们后来才了解到,德国人根本没想到我们会这样做。”
德国人一脸问号。他们本以为在倾销战略下,小陶的工厂很快就会倒闭。
困惑的德国人还在降低他们在美国的售价。从15美分降到12美分,后来又降到10.5美分。与此同时,小陶继续以低廉的价格购买溴,并以27美分在欧洲市场上销售。小陶的策略打压了德国化学卡特尔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售价,并进一步耗费了它们的资源。
在德国化学卡特尔的价格战下,美国的其他大部分溴生产商纷纷倒闭,而德国化学卡特尔的日子本身也不好过。即便他们最后发现了小陶的策略,也并不清楚该如何应对。
正如小陶在自己的书中所写:“这场价格战反倒让我们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一席之地……我们……比以前更加强大。”
这场价格战持续了4年(1904-1908),最后,以德国卡特尔彻底失败收场。
小陶在这场价格战中积累了更多的资金,逐步站稳脚跟后,通过产业链延伸至漂白剂和苏打行业,并在此后的20 年内逐渐铺开产品线并构筑壁垒,陶氏化学的成长大幕慢慢拉开了。
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企业初创,都是极其不容易的。都需要创始人的坚毅和智慧,克服重重困难,在百死千难里摸爬滚打,即使如陶氏这样的化工巨擎也概莫能外。
膜的故事:无心插柳,柳暗花明
1933年,刚刚毕业的拉尔夫•威利,在陶氏实验室做实验,他发现一个盛放含氯干洗剂的器皿非常难洗,有种物质无论怎么刷都刷不掉,一直顽固地附着在器皿表面。
陶氏化学的研发部门对这种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制成了一种光滑油腻的深绿色薄膜,这种薄膜就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
图片
那这种膜能干什么呢?
手里握着锤子,就觉得哪里都是钉子,哪里都可以砸上几下。
终于陶氏为这种膜找到了它的应用,它首先被用在战斗机机身上,以实现防腐蚀。
很快,二战爆发了。
当时马来半岛、菲律宾吕宋岛等地正爆发太平洋战争。有个问题让美军非常头疼,那就是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的恶劣环境。
图片
由于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可以防水,它可以用来保护手枪和子弹、火药等不受湿气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士兵则使用它来避免蚊虫叮咬皮肤。
同时,最新款的军靴由橡胶和帆布做成,透气性很差,士兵们穿着它在热带丛林中行军异常痛苦。1942年美军引入了用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制成的网状通风鞋垫,可以预防脚气和水泡。
到了1945年,战争结束了,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的需求急剧下降,风光不再。
眼瞅着这个发明即将被束之高阁,这时陶氏化学公司一位员工的老婆,挽救了它。
约翰·赖利(John Reilly)是陶氏的员工,他也是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研发的核心人物。
这天,约翰的妻子与女儿一起出去野餐,妻子偶然使用了丈夫公司制作的薄膜包裹食物,没想到这无心插柳的做法却瞬间吸引了野餐会其他成员的注意,因为透明清洁的薄膜包裹的食物看起来实在是太新鲜美味啦!
大家就这样被这位贤惠的主妇“种草”了。
妻子回家说起这件事,约翰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又敏锐地感觉到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没过多久便着手进行产品开发。
1949年,陶氏公司正式将保鲜膜推向市场。他们的产品与今天的保鲜膜很像——将轻薄有粘性的聚偏二氯乙烯原料缠绕在硬质纸管上,成卷出售。
这批保鲜膜刚开始在城市近郊贩卖,就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良好反响。人们争相购买,并相互传授保鲜膜的使用方法,那时最流行的用法就是将食物用保鲜膜包裹起来,放进冰箱冷藏储存,和现在的用法没什么差别。
图片
陶氏化学之后开始大批量生产保鲜膜,“莎兰”牌保鲜膜Saran Wrap一时风靡全球。随着保鲜膜为人们所接受,聚偏二氯乙烯薄膜也被更加广泛地运用于食品包装。
今天我们购买的保鲜膜原料并非聚偏二氯乙烯,一般都是聚乙烯(PE),只有熟食、肉类产品才会使用聚偏二氯乙烯。这是由于生产聚偏二氯乙烯不仅成本偏高、加工难度大,对环境也有较大负面影响。不过,聚乙烯的透氧性高于聚偏二氯乙烯,这会让食物更容易腐败,想找到一种完美的材料并没有那么容易。
科技的发现有其偶然性,而科技的应用也有其偶然性,这两种偶然性的叠加,有时候会迸发出无比的力量,陶氏发明的保鲜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所谓科技改变生活,有时候毋宁说科技和偶然性一起改变生活。
世纪合并: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陶氏柔声对杜邦说:“杜儿”啊,我瞅你还挺带劲的,要不咱俩结个婚吧!”
杜邦害羞地回道:“要得儿嘛,不过结完婚,咱要把家产分分好撒。”
2017年9月1日陶氏化学和杜邦化工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对等合并,称为陶氏杜邦。新公司成为全球仅次于巴斯夫的第2大化工企业,并超越孟山都(Monsanto)成为全球最大种子和农药公司。
那么陶氏为什么要和杜邦合并呢?
那真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
2015年,合并前的杜邦是这个样子的。
杜邦的管理团队当时正忙着与激进投资者进行控制权之争。
激进投资者专注于发掘被市场低估的企业,并通过积极参与公司管理,提高作为股东的利益。它们介入企业运营的方式通常较为激进,这也是它们得名“激进投资者”的主要原因。
当时对冲基金特里安持有杜邦约3%的股份,是公司的第五大股东。2015年1月特里安公开表达对杜邦的不满,要求杜邦实施更大范围的变革,比如分拆部分业务。
企业内部的动荡,导致业务的剧烈下滑,2015年成为了杜邦在营收和利润方面表现最差的一年。这场纷争最终导致杜邦时任CEO柯爱伦(Ellen Kullman)的下台。布林恩临危受命,被委任为杜邦临时CEO。
在杜邦陷入腥风血雨的前一年,它的交易对象——陶氏也曾上演过类似的剧情。但有所不同的是,陶氏CEO利伟诚成功平息了纷争。
图片
布林恩(左)和利伟诚(右)
布林恩和利伟诚这两位大哥,终于被历史的大潮推到了一起。他们都需要借助一场合并,来解决各自的问题。而激进的投资者,也迫切需要一场合并,攫取更多收益。这个时机终于成熟了,陶氏和杜邦最终达成合并。
图片
2015年12月11日,陶氏和杜邦对外宣布了这个足以引爆华尔街的消息。两家公司将进行对等合并,新公司更名为陶氏杜邦(DowDuPont),利伟诚将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布林恩成为CEO。
图片
婚结完了,下面就是要分家产了。这个工作很快就开始了。
陶氏杜邦被分拆为三家独立的公司,并独立上市。
他们包括新陶氏、新杜邦、科迪华。
图片
激进投资者在这场世纪整合中,攫取到了巨额的利润,而在与激进投资者的漫长博弈后,陶氏和杜邦终于完成了自我革新,公司的新掌门人也开始重新审视与这些特殊股东的关系。
地主说:
经过100余年的发展,陶氏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厂商之一,产品包括聚苯乙烯、聚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和合成橡胶等。同时,它也是世界上主要的氯化钙、环氧乙烷、丙烯酸盐、表面活性剂和纤维树脂的生产商。
图片
在电缆行业,尤其是高压电缆领域,陶氏的电缆材料与北欧化工可谓双雄并立,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它的存在,如此之重要,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高压电缆领域,如果没有了它,就如同西红柿炒蛋没有了炒蛋,鱼香肉丝里没有了肉丝,甚至是虎皮尖椒没有了尖椒,再怎么形容其重要性也不为过。
图片
体量巨大、实力雄强如陶氏化学,也要不断的变革,合并拆分,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有人说,陶氏和杜邦两家公司,一合并再拆分,业务还是那些业务,产品还是那些产品。但是这个过程结束后,这里面的操作者居然可以赚到一大笔钱。其中并没有产生多少社会效益,甚至还减少了社会效益,大幅裁员,缩减研究经费,实在匪夷所思。
我却想说,钱从来都是最聪明的东西,它代表了人心所向,代表了人们的信心。两家公司合并,从而实现了资源互补,再分拆,使得各自能更好的聚焦主业,代表了市场的期望,于是市场用钱来给它们投票。
这样的故事同时也在电缆行业发生:
2000年,耐克森从生产机车和通讯设备的母集团剥离出来,聚焦电缆主业。
2005年,普瑞斯曼从生产轮胎及电缆的母集团剥离,聚焦电缆主业。
2022年,宁波东方电缆喊出了“坚持抓住主业不动摇”的口号,聚焦海缆主业。市场也给出了反馈,看看宁波东方这几年的股价就清楚了。
有时候,做减法比做加法更加艰难。如果你愿意近距离仔细观察一下,在芜杂的表象下,还可以看到巨大的智慧、强大的意志、坚韧的精神,以及无可计量的付出。
备注:DOW如此庞大,蔚为壮观,可记之事,可讲之人,实在繁巨,恐难以一文详述其历史,本文尝试以故事为点,以点见面来讲述,难免管中窥豹、顾不周全,希望读者朋友们多多体谅。
特别感谢江福章先生对本文写作的斧正。
参考资料:
1 Dow公司官网
2 部分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