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相遇:我们和孩子的美好重逢
其实前一周我已经写过读完《当我遇见一个人》后,关于“如何科学高效拒绝孩子”的一些思考。意犹未尽,今天还是来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
孩子是一个人
孩子是一个人,看到这句话,你可能会觉得这还用得着说吗,孩子当然是一个人了。如果不是人,那么就是降临人间的天使!
可是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事例一:
孩子玩起来不想吃饭,有一部分家长可能是这么做的:担心孩子会饿着,直接追着喂,宝宝吃完一口,下一口马上就送上了,服务非常周到。
另一部分家长要求非常严格:如果你不在规定时间内吃饭,那你就啥也别吃了,除非等到下次开饭。
不管是哪种做法,追着喂的,还是严厉管教的,其实都没有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如果是我们自己忙着看小说玩游戏,不想马上吃饭,我们喜欢被人追着喂饭吗?我们会对自己要求:现在不吃,一会啥也没得吃吗?
对自己、对孩子截然不同的双重标准,这能说明我们把孩子当作一个人了吗?
事例二:
朋友来家里做客,临走时忘了带雨伞。我们肯定会赶紧拿着雨伞追出去,送到他手里,微笑着告诉他:这是您的雨伞。
如果孩子上学时忘了拿雨伞,我们当然也会赶紧去给他送伞,不过就没有那么和颜悦色了。我们眉毛一皱,脸色一沉,开始数落孩子:你总是丢三落四,你什么时候长长记性啊,真不让人省心。
这些嘲讽的话,我们可不会对朋友客人说。对待外人都能和颜悦色,对待孩子却不能尊重宽容,这不同的待遇能说明我们把孩子当作一个人了吗?
怎样才算把孩子当作一个人了?从这两个常见的例子来看,显而易见,至少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还要呵护孩子脆弱的心,丢弃负面评价。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
《庄子》里有一篇叫《至乐》,提到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只海鸟落在鲁国的郊外,鲁侯很喜欢,把它放进太庙里好酒好肉地招待,还派人给它演奏乐曲。结果呢,海鸟喝不下酒、吃不了肉,乐曲让它不安,不到三天海鸟就死了。
鲁侯的确是很喜欢这只海鸟,对它掏心掏肺,把好东西都大方地给了它。可是,鲁侯这不是在养鸟,他完全不知道海鸟喜欢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仅仅是按照自以为很好的方式来对待海鸟。这违背了海鸟的自然性情,它根本享受不来。
我们对待孩子有时也会像鲁侯一样。小时候,喂多少奶、吃多少饭都要定时定量;长大了,我们会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的向孩子灌输,引导孩子走向我们以为很正确的成长道路。孩子喜欢不喜欢先放在一边,孩子能不能适应啊?我们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孩子不是完美的人
都说孩子是自家的好,实际上这只是我们的希望而已。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但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如果让我们找出孩子的缺点我们可能会列举一堆,如果让我们说出孩子的优点,比找缺点可难多了。这看起来像个笑话,但这真的是现实。
前两天听罗辑思维,罗老师关于游戏的思维方式和传统教育的思考给了我很多启发。下面就将罗老师的思考搬运至此。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孩子设想成一个满分孩子,哪里做的不好就给他减分,孩子看起来越来越差。
中国的传统教育也是这种思维方式,采用减分方式对待孩子。假想每个孩子都应该得100分。哪里做错了就开始扣分。
孩子在学校、在家里总是被减分、扣分这种打击包围。他到哪里去寻求安慰呢?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沉迷于游戏世界中?肯定是因为游戏能带给他们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啊。
游戏有一项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的即时反馈功能。你在游戏里杀一个敌人可能马上就会增加100点的经验值,杀掉十个,可能就会成功进入下一关。付出的努力马上就会看到回报,成就感满满,这种感觉太爽了。
在学校里,我们平时会写一个字,会做一道题,考试成绩并不会因此加两分;在单位里,我们做了突出的业绩,奖金也要年底才能兑现。我们很少能体验到即时反馈的幸福感。
因此,我们的家庭教育,不妨借鉴游戏思维,把孩子看成一个零,做的好就给他加分,换上加分的视角,孩子的优点似乎也越来越多了。
孩子出生,我们和孩子第一次相遇,这中间有欢笑、有泪水,也有悔恨。时间不停流动,过往不究,我们把每一个当下都当作与孩子的重新遇见,用一颗清澈之心去遇见,重新相遇,与美好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