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7为真学而教,助力真学

2023-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文芳读写

整本书阅读《为真学而教》

分享学习,感谢平台能够有学习这本书的机会,看到群里各位老师花式打卡,思维导图形式的新颖都让我心动不已。能够坚持不间断阅读二十多天,特别感谢群里的班委陈老师每天的温馨导读,晚上的讨论环节能看到各位优秀老师结合自身实践积极反馈,在讨论的氛围中感受到理论落地生根的样式。尤其是发现群里30日晚上的分享环节进行到夜里11点还在进行的这个过程,发现联盟的老师特别贴心服务和辛苦的付出。再次感谢。而且今年的活动特别火爆,报名要体验分享的老师热情那么高涨,虽然安排的时间调整了两次,看到这么多优秀的老师都在做系统的输出,体验深度卷入的学习体验,所以无论如何都想加入到分享的队伍当中来,争取到向各位老师学习的机会。

想要整体认识这本书的内容结构输出,在原来支离的细节中重新翻看了一遍,对书目有一个框架的认识。确实对整本书的把握还是不够多,当然又听了许多老师的分享之后,对书本的关键脉络有了认识,我在网上搜索作者冯卫东老师的时候,出现的是一系列的荣誉。看到一些老师的读后感,也在书中找到了一篇参考文献就是后记中冯老师提到的自己十多年前的一场讲座《 高效课堂三、六、九》一下子明白本书中的三个观点,六类假学情形,九个建议的来龙去脉,对章节结构有了认识。

假期正是读书时,读书中经典理论,不断与自己的过往经历印证,结合具体的情境对话,复盘多年来课堂的经历,似乎一下子能唤醒需要课堂的回忆。

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本书的阅读,感谢平台的组织,另外契合我内心需要的地方是四个,一个是注意到冯老师一个身份是高中语文老师,而我现在教高二数学,面对的学生年龄段比较契合,这个阶段的学情容易对接上;第二个是课堂优化,因为课堂是我们和学生共同生活的地方,高效课堂也是我们一直追寻的模式,虽然冯老师提到第三个是真学,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呢?一直是我比较好奇,想要探索答案的,因为就像是需要宣传中提到的“正宗”,“正品”一样,如假包换的“真”在课堂上发生了质变的课堂又是什么样的呢?我怀着这样的好奇心在书中寻找答案。当然答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流淌。

我的分享框架是阅读作者理念,思考真学课堂,写作助力成长。

这本书的行文脉络也比较清晰。每一条建议背后都有理论支持,多处教育学理论大家的观点信手拈来,可见冯老师提到自己在阅读中学习的丰富。

就是讲座中的前三条建议:真学,从儿童立场出发;真学,在质量与效率的和谐共生中发生;真学,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学生的获得来衡量。

按照真学如何出发,起源于儿童立场,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也是我们努力的初心和朝向的使命。真学的过程如何进展,需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

真学如何衡量和评价就看,真学是否发生是由学生的发展说了算。学生的发展又是如何得出来的呢?除了成绩单上的数字,学生课堂上的会心一笑,经过愁眉苦脸的思索,历经纠结的探究过程之后的一声惊叹,都是学生的发展,包括身心的健康成长也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依循“三标”(学科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课堂评价标准)来实施教育指导学习活动,我们要树立用课标教的意识,能从宏观角度解读课标,将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对接,落实到上好每一节课,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量体裁衣。

有获得才有真学,获得感与获得的不同。获得感是伴随知识获得而产生的意义感、价值感,获得感本身也是一种获得,体验中的获得感可以化为一种驱动力,进而实现更大的获得。

教师应该是站在课标与学生获得背后的操盘手(第24页),学生蓬勃发展背后的总设计师,所有的偶然都来自于精心而充分的准备,这一点我非常确信,没有云淡风轻的收获是来自天上掉馅饼,一次次的教育机智都来自经验的积累,来自不断思考。

六条反问句式表达观点和态度的提法,都提醒我们在课堂中需要警惕出现表面现象,热热闹闹地学,看似容量大的“高效”容易让学生随着时间飞跃过去,就像是线上学习的这个阶段的飞速前进一样流于形式,和打卡式提交作业,和搬运工式的思考,尤其是计算的过程能检查出来是不超亲历亲为,思考的痕迹不容易观察和处理。看似行云流水,密切配合的课堂模式,其乐融融,经不起来学校的浅层次提问的检验,明显我们的身体更脆弱了不能剧烈运动,就连大脑的反应速度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才能回到迅速敏捷的状态。

落实真学的九条建议中,我从三个感触深的环节着手进行。培植自觉的理念、学用互哺, 倾听先行。

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需要唤醒,当然冯老师这里提到的培植特别有新意,能够看出来教师的用心将学生培养成“策略型学习者”,帮助学生实现收获的体验,追求一种真正学到是“学生用好的学习方法自己学到”的效果。

学用互哺,就像是我们为了追求“真学”的教,选择了为“真教”的学习,阅读这本书的经历一样。以前所谓的学以致用,有些功利色彩,确实学能在用的过程中习得,李镇西老师在三十人论坛上提到自己三十多年前的实践过程,语文课上的修改语病,错别字都是人为的,刻意制造的效果,李老师组织学生们组成小组,走上街道去寻找店铺,门牌,菜单,宣传标语去捉虫,写信反馈给部门,给报社投稿,做实践中学习的教育,在经历中学会的不仅仅是逻辑严谨的语句结构,锻炼的是周全的社会能力,有体验,有丰富的收获。

学会倾听,倾听是一场双向奔赴的过程,从教师层面理解,需要倾听学生的观点,哪些是已经学会的内容,哪些是还不会需要重点分析的内容,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需要,课下倾听学生的课堂评价。

读完这本书,会觉得回到教室自己会格外有底气,好像拿到了一份锦囊。结果发现还是修炼和理解不到位,需要回炉重造,如果各位老师有类似的体会,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再像工具书一样查阅相关章节。

学生学会学习的首要习惯是倾听,第一,听老师的分析,当然为了更多学生有展示的机会,会提问,会有课前展示。我以今天上午的课堂展示为例来说明,黑板上展示的同学讲解完成,大家鼓掌表示感谢之后,我提问课下的同学复述思路,做总结和点评,我看到他吃力地分辨黑板上的字迹,试图能找回那七秒的记忆,就明白刚才的讲解过程就没有在听,也没有看仔细,所以我这个问题不算有效的,因为没有深度,不需要深度思考,只需要刚才讲解的同学分析的过程中重复进行一次思维活动就完全能对话,能共鸣。

我以前还见过我的问题解决思路描述一半儿之后,提问时候他说,我跟你做的不一样的,所以那我就说,按照你的思路来,我是理解的态度,尊重有独立思考的意识,问题我并没有得到尊重,似乎不值一提一般。

当然背后是倾听的逻辑并没有考虑清楚,也可以说完全就没有准备按照我的思路进行,所以更不用说提问同学回答问题,那么说来,展示的同学确实是有收获的,没有在听的同学如果是在钻研和琢磨自己的难点问题也是可以的,实际上并不是掌握的非常好。

现在我们已经回到学校,正在复习的这部分内容恰好就是线上学习的两个月时间学习,充分检验了自觉、自律的同学们都做了什么和未来学习的样态。好像是什么都会,又好像说不上来的样子,我在教室里转的时候,一个男生的填空题地16题红色笔标注部分明显,我说是不是重新做过了一遍,他说是的。我提议讲一下思路,他说照着答案做的,所以这个过程我看出来独立思考还是欠缺的,或者是对参考答案的依赖强。是效率不高的。

而且通过自己的回忆,发现理解的理论内容检验的话,真正的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正的教学探究之路依然举步维艰,现实如此,唯有改变,学习先进的理念继续总结课堂,思考提问的痕迹和次数,反馈效果。

写作为成长赋能。通过冯老师在后记中提到自己成长之路,因为写作成就了自己的荣誉,指导青年教师做课题,带出团队解决教育问题,带动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

所有的总结都来自于自己的所见、所感,包括援引的案例大多都是写作者亲历、亲为的。真实的课堂,原生态的学生状态发展及时记录下来,进行研究,对个人专业成长都是一种积淀。

文章观点新颖,很多都是个人首创的观点。比如我们认识的学以致用,在这里是学用互哺育,而且是特别有逻辑的关系。体现了作者的探究精神。

看到作者影响观点比较多的老师的名字——李吉林老师,我们都是通过阅读一本书了解到另一篇经典内容,不断向着优秀出发,指向的书籍是《人是如何学习的》出现频次引文次数可见的有7次,那么探讨学生的学习,自然是人是如何学习的子集关系中研究。指向底层逻辑的如何学习也是我需要学习的阅读方式。

经常见到有老师列书单,不确定是否符合自我认知,那么这本书中对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汲取精华教多,可见参考文献中广泛涉猎的内容。

写作助力个人成长中提到写作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后记中冯老师提到这本书的写成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检验,从一次讲座升华出来一本专著,这是一个呕心沥血的创作过程,成书过程也是冯老师拔节成长的过程。

书中课例比较多,足以说明冯老师在听课中感受到教师的成长、研究真正的教的主阵地是在教室里发生的,我们是一线的体验者和实践者。所以回到自己的课堂,需要能够实现灵活变通,在课堂设计和课后反思中反馈理论和升华实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