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那是一个骗局,可仍有一些甘心被骗的“傻瓜”!
八月的尾巴,太阳放肆地释放自己的热量。
那天是学校迎接新生的大喜日子。学校提前部署好了迎新工作。志愿者和学生会干部干事被安排到本市的各大汽车站、火车站 和高铁站,组织设立迎新生站点。
而我作为学生会一名干事,被安排在火车站做迎新志愿者。
早晨六点钟,天刚蒙蒙亮,我们身穿蓝色志愿者服,头戴纯白色球帽在活动中心集合。
在出站口设立大型的迎新摊位点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学校迎新总部设在里出站口大概步行十分钟远的位置。陆陆续续有学生从出站口出来,接到大约五六个学生后,我们就会将他们引到总部那边,然后安排志愿车送他们到学校去。
图片来源网络我送了一波又一波学生,来来回回走了许多趟。
离火车站口不远处,有一个女孩子,她看起来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她坐在地上,双腿弯曲并拢,双手环住膝盖,并将头埋在膝盖上。她就在我接送新生的那条路上,早晨八点到下午五点,这个她姑娘走了。
那天,在送学生到总部的路上,我看到了她,她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再仔细看了一下她,发现她在坐的位置上垫了一张纸,在她的前面有几行粉笔字,大致是:钱包掉了,请求好心人给十元钱坐车回家。
乞讨路费的姑娘能事先准备好白纸垫座,还能找到粉笔,这个姑娘八成是在这里行骗,网上也不乏这样的骗局案例,但心中不敢轻易断定她是在这里行骗。也许在这里说这个年轻的姑娘行骗,分量有些太重了,但实质上也是骗取行人的同情心。
一位行人大哥,我看到他从出站口走出来,看到那位姑娘的时候,给她递了二十元钱,然后离开了。她侧仰着头,伸出一只手快速接过了那二十块钱。
又送走了一波学生,我以为她接过钱后就该走了,但她仍在那儿,保持着将头埋在膝盖上的姿势。之前还有一些犹豫,但那时我敢断定她一定是在这里行骗。
一位新生看到这位姑娘,就快要掏出十块钱给她,我拉住了他,悄悄对他说:“别给,是个骗子。”
为何像这种明摆着的骗局,仍有那么多人被骗呢?
一位网友真实经历
一天晚上下班路上,王先生看到一个人蹲在路边,衣着整洁,问他遇到了什么事。他说话的口音很重,我听不明白,大概听懂的就是“买回去的票时包被偷了”“来这打工的”“没钱买手机”“不记得家里人的电话号码......”
王先生一时心软,给了那个人一百块钱。
王先生跟朋友说起这件事,朋友告诉他八成是遇到骗子了,王先生苦笑着说:“被骗过那么多次,也不在乎这一次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我之前也在外地被偷过钱包,在肯德基睡过。有人来问候我一句我就很开心了。有的时候出门在外遇到点意外真的挺无助的。”
是啊,因为自己真实的碰到过类似的窘境,王先生说通自己心甘情愿被骗。
我相信,那位路人大哥给那个女孩二十元钱的时候,首先想的一定不是自己是否被骗,而或许是想起了自己某段相似的经历;又或者,想起了自己的小孩或者至亲;又或许,同情这么一个小姑娘放弃尊严出来做讨生活不容易······
原谅是容易的。再次信任,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个骗子打两次电话给同一个人时当社会公众的信任被磨光,像给“可怜的”乞讨者急救钱,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人还会有多少呢?
当公众之间的信任消磨殆尽,我们又将面对何种冷漠的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