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吃,是一种不满足?

2019-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潜水鱼一尾

过年前突然遭遇吃完饭后胃疼的黑天鹅事件,加急做了个胃镜,痛得眼泪直流,最后的检查结果是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配了奥美拉措+达喜,吃了几个月略有好转,最近却又再次遭遇一吃就胃胀气的恐怖事件,导致食不知味,只能通过减少摄入来慢慢调整。

人在身体病痛下会更多地思考人生,于是我开始回忆自己的饮食人生。小时候被逼着吃得很快,因为重男轻女的父亲唯有在我与邻居亲戚的男孩子们在吃饭比赛中以速度取胜时才会给我一些认可,后来便是习惯成自然。虽然经过了科学知识的洗礼,知道吃得快不容易消化不是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奈何儿时的种子已经种下,常常就跳回坑里了,这次汹涌而来的胃病大概也是最后的预警了吧。

另外需要反思的一个原因是在集体聚餐时的快速进食,尤其是碰到自己爱吃的菜,恨不能直接捧到自己面前独食。是远古时代食物匮乏担心被人抢走的基因在作祟吗?还是不自信,或者是总要把好东西独占的贪心?

弗洛伊德老先生自己的《性学三论》中阐述了婴儿会经过的几个时期: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武志红在《巨婴国》里说中国人就处在口欲期,不然为何餐饮如此大行其道?人人几乎都说自己是吃货,吃似乎是我们停不下来的一种行为,也有一些国际邮轮被中国游客吃倒了的可怕新闻……的确,食物可以填饱胃,也可以暂时填饱孤独和寂寞,有很多抑郁症患者也会转变为暴食症,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可惜食物的慰藉总是暂时的,甚至有时候是有害的,让人沉浸于此,现在有了外卖更是可以彻底与外界隔离,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出不去了。

可靠的科学研究证实,适度的节食可以长寿,所以,在人们早已远离了食物匮乏的时代,吃得健康、吃得克制才是我们更应该去思考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