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影评:多少个母亲,最后都活给了子女!
电影讲述了一个逼死出轨丈夫,被成年儿子赶出家门但依然坚强面对生活的李宝莉的悲剧故事。
李宝莉,一个出生在城市里的美人胚子,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一个来自农村的知识分子,马学武。单纯被那份她永远也接触不到的文化气息深深吸引,也是出于自己无知的自卑。
但是,她是骄傲的。骄傲的认为马学武娶了城里的女人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他应该对她好,对她唯命是从,对她百依百顺,一切都是应该。
1.
许多美好的事,往往破灭于这份“应该”,当然也包括这份爱情。
曾有个女孩叫小香,有一个很好的闺蜜叫小天,两人从小玩到大,无话不谈,好的就像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进入了初中,小天也认识了很多新的同学,也交了几个好姐妹。
在小香眼里,她认为小天变了,不再把她当做好朋友了,不然怎么会去和别人玩呢,因为她还是把小天当成她的唯一,唯一的好朋友。她认为小天也应该这样对她啊,这不是好朋友应该做的吗?
可是,在小天心里,小香还是她的唯一,只不过可能不再是唯一的好朋友而已。小香用着自己的标准衡量着小天,也把自己所谓的应该当成彼此的标准,很显然,两人关系最终渐渐淡化。
把他人的善意当成你的应该,是对美好最大的亵渎。
你是我的朋友,帮我点到应该的,拿个快递应该的。
你是我的男朋友,不和其他女生有交集是应该的,你的嘘寒问暖,送礼物都是应该的
你是我的爸妈,给我买名牌,花什么钱是应该的,替我背锅解决问题应该的
应该的,应该的,应该的,多少个应该淡化了多少份温暖的情谊,冷化了多少颗炽热的心,磨灭了多少份无私的爱。
2.
当然,父母也往往习惯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帮子女选择着人生道路,判断着是非对错,认为做的都是为你好,还得接受。
一开始,我不理解小宝为什么那么仇恨母亲,直到母亲那句:“我的儿子心里是苦的,儿子从来没有过同龄孩子这样的笑容。”
一个小孩从小目睹了父母的不和,父亲被母亲间接害死,母亲有外遇。你无法想象那样的成长经历会给一个小孩带来怎样的痛苦,无法弥补的痛苦。一个没有经济能力的小孩,一直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再也找不到归属感,开始怀疑人性,开始自我否定,只能学会自我独立去面对生活。
可是,作为母亲的李宝莉一直没有明白,自己早出晚归支撑着这个家;卖血供儿子上大学;为了不影响儿子,情愿搬出去住;笑脸面对着儿子的冷漠;还是改变不了,这是为什么?
直到被儿子赶出家门在河边看到年轻人开心玩耍的情景才恍然大悟。所有的自以为,都抵不过给儿子带来的伤害。
一个那么坚强,和生活死磕了那么多年都未曾服输的李宝莉,最终选择了向儿子妥协,只要他可以开心就好,这是出于一份爱,更是一份悔和恨。
虽然我理解了小宝的种种行为,但并不代表我赞同。
3.
可以说,李宝莉对于儿子的爱是无私的。
以她当时的条件再找一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她没有,因为舍不得儿子。
她可以一个月去卖好几次血,只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
她陪葬了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华,只为了养儿成材。
她可以毫不犹豫的拿啤酒瓶爆头,只为了不影响儿子高考。
她可以泼辣的和汉子抢生意,为为了给儿子更好的条件。
最后她的命,活给了儿子。
这是中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个母亲可以为子女付出所有,甚至生命。
为了子女,可以隐忍丈夫的家暴,出轨。
为了子女,可以不要面子的求人办事。
为了子女,可以假装不爱吃肉,假装吃一点就可以很饱。
为了子女,可以忍受万箭穿心的痛,只要子女幸福健康。
4.
做女人真难,做母亲更难,做没文化的母亲更难。
也难到你没有能力再和长大的儿子有任何聊得起来的话题,这也是李宝莉的心声。
从小到大,除了写作业,好好学习,你还会说什么?这是儿子小宝对母亲的痛斥
文化水平是人与人沟通最大的鸿沟,也包括家长与子女。
互联网的到来,更加扩宽了鸿沟的距离。
我们属于时代的弄潮儿,肆意欢快的享受着互联网的便捷与多元。而我们的父母辈大多早已被互联网潮流甩的远远的,看不清身影。
他们对于我们谈论的游戏,网络,专业,大学其实都不是很懂,他们只知道,我的孩子得好好学习,成绩好了工作就不愁了。
每次上学前,在学校要好好学习
每次通电话,在学校要好好学习
每次考试前,考试要好好考
每次期末时,这学期成绩怎样
“好好”二字成为了他们唯一的话术,包含了对我们所有的关怀,也包含了无知与无力。
我们都看到了这份无力的关怀,却盯上了无力,而不是关怀。
我们的文化水平,又到底多了不起呢?
QRIC锐享生活——视界因此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