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有感于杜审言的“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文/乔平
今年冬天特别冷,好在今年的冬天就要过去了。你看,还没过年,春就来了。
春天本是万物萌动的季节,但一大早还是冷风吹面,看来立春和春天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尽管立春了,距离“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光景还差很长一段距离。
但毕竟,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气,所谓“立”,就是开始,标志着春天从今天就开始了。从今天起,“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辛苦的耕耘即将开始,满怀的希望也随之而来。
在古代,立春这天还有讲究呢,朝廷里的官员们都要峨冠博带,随天子到东郊迎春;民间的孩子们,会人手一个甜甜脆脆的大萝卜,嘻嘻哈哈地咬春;而闺中的女儿呢,则会在头上戴了彩绸或者彩纸剪成的春幡,让它随着浩荡的东风,随着年轻的脚步一起绽放。
然而,有一首写立春的五律诗,它不是为了描写春天景色,也不是为了描写立春这天的习俗,而是写出了一个宦游人(即因为做官而跑到外地的人)因季节轮回而触发的思乡之情。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今年的特殊情况,很多身处异乡的人都就地过年,这个时候读这首立春诗,一定是很有感觉的。
这首诗的作者杜审言,出生地是在河南巩义,到晋陵(今江苏常州)做官,是个到外地做官的人,也就是诗中所说的宦游人。
自古以来,宦游人都是数着日子过的,盼着过年时早点回家。所以,每当换季变化,心里就总会被什么重重地击打一下:唉,记得我是夏天出来的,现在都立春了,不知不觉已经离家那么长时间了呢,这就是“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的意思。
也许,一直在老家的时候,平淡的日子一天天过下去,对四季变换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人一旦到了陌生的地方,心就会敏感起来,特别容易感受到季节变化和眼前不一样的风景。
[图片上传失败...(image-de16cd-1612335283942)]
后两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就是写眼前的风景,云霞从海上升起,曙光降临了;梅花也开了,柳叶也绿了,春天降临了。这江南的风景肯定是跟此时此后的老家不一样的。
紧接着“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从画面又写到了声音,淑气就是阳和之气,正所谓紫气东来,春天的气息来了。不仅有花香,还要有鸟语。说完鸟语,作者的眼光又从天空下降到水面的浮萍光影流转,这就是江南的春天,声、色、光、影,无一不美。
然而,江南的春天如此美丽,作者并没有接着写自己满心欢畅。“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作者忽然吟诵起了《早春游望》,这首诗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让他在春游的途中忽然流下了眼泪,他想家了。
江南这么美的景色都留不住作者的心,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毕竟“江山信美,终非吾土”。杜审言也好,我们也罢,既然选择了远行,是因为外面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美丽的前程。
我们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春节返乡,诠释的就是“江山信美,终非吾土”。古人杜审言会思乡,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一样会思乡。故乡也许没有那么美丽,没有那么美好,但是,那毕竟是我们最初的来路,谁又能忘记呢。
抬头看看窗外,光秃秃的树枝上,一只灰喜鹊正啾啾啾地说着什么。也许,它已经感觉到了春的脚步,正在唱一首动听的迎春曲?或许,它也是从远道而来的羁客?正在唱一首凄婉的思乡曲?
无论如何,春天就要到了,一切的美好就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