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访谈文章考验提问力
片段来源:《爆款10W+写作指南》
这类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对话,一问一答的呈现,看似简单,其实是更难操作的一种写作。
这是因为,它不仅考验后期的写作能力,更考验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对话过程中的提问力。
如何写好访谈类文章?采访前做扎实的准备。采访中做充分的提问。采访文章的开头写作。采访文章的对话整理。文章结尾的对话选择。
一、采访前做扎实的准备。采访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提问
若能问出足够多的好问题,就能得到足够多的好回答,写出好文章来就是顺其自然的事。
如何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需要充分了解要采访的对象、事件、行业等,甚至做些实地探访
如吴晓波采访董明珠前到格力工厂做调研。或是正式采访前,会做些外围采访
如采访刘强东前,先采访几个京东的高管、员工、快递员以及刘强东的家人朋友同学等。
二、采访中做充分的提问。充分的提问才能得到充分的素材。
第一,要保证提问的数量。著名《财经》杂志有位记者宋玮,她写过很多刷屏的人物访谈稿。
研究她的文章,可以发现提问非常多。呈现在文章里的问题有70-80个
若算上没用上的,可能会超过200 个提问。
第二,要保证提问的质量。要敢问痛点问题,问大家真正关心的问题。
如宋玮的采访《对话张一鸣:CEO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喜好加到产品上》里有很多的好问题:
低俗是今日头条成功的原因之一吗?
所以你的意思是,「特别低俗」的已经消失了,留下的是「比较低俗」的?
竞争对手评价某些内容像毒品。用户点开可能是被标题诱惑,并不是需要且喜欢这个内容
三、采访文章的开头写作。不能一开始就是谈话,要有一个开头,要自然而然的引出访谈的内容
访谈文章的开头,一般写作角度有这些:介绍采访对象的概况;介绍采访的背景;交代采访的意图和目的;描述一些用户普遍关心且和采访对象相关的问题;直接引用采访对象一些精彩的原话;概述一下采访的主要问题等
四、采访文章的对话整理。采访文稿整理出来之后,不是直接把优质问答复制粘贴变成文章。写文章时对问答的呈现不一定完全按照采访的顺序,可以先根据文章的核心立意给文章搭一个结构,对问答进行梳理分类,并分别提炼小标题。
如《对话王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这篇文章有 83 个问题。这些问题又分为:「敌人与朋友」,「竞争与合作」,「专注与多元化」;「进攻与等待」 「民主与决策」 「管理与信任」;「思考与表达」
五、文章结尾的对话选择。翻阅《财经》杂志、@吴晓波频道、@36氪 等媒体的很多对话访谈类文章,从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多数访谈类文章都有一个专门的开头,但一般都没有一个专门的结尾,对话结束,文章结束。
没有专门的结尾并不代表无法让结尾更完美。翻看了一些访谈类文章后,发现一般最后那个问题都是非常精彩、意味深长、巧夺天工的,这一点一定不是顺其自然,而是有意为之的。
举两个例子供你学习,
如:《对话程维:多数人只知道战争,却并不真正理解竞争》结尾的问答:
《财经》:张一鸣曾说他去年乌镇对话时就知道美团要做打车。你似乎对竞争和环境变化,反应不够敏锐。
程维:我心中无敌。
又如:《对话王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结尾的问答:
《财经》:你觉得目前中国互联网的竞争环境,尤其是舆论环境,能不能允许美团点评这样的公司存在?
王兴:我们会把它做成的,我们不需要别人允许我们怎么样。
之前,我没写过这类文章。在这里学习一下,挺好的。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很深:
首先,事前准备充足的问题是关键。作者提到有位记者为了一个采访,可能准备了二百多个问题。
这样的准备工作,工作量很大。那位财经记者做得好,写的文章有质量,这是她努力的成果。
其次,是敢于去问痛点问题。这不是每个人都敢问的,需要提问的记者有底气。
之后,若有机会写这类文章,就可以有参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