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e
高铁回程。
我和教授夫妇坐一排。
在聊天。
以往和教授夫妇在一起,多少有点敬畏,就是觉得别人毕竟是教授,有点放不开。
逐渐,交流的次数多了以后呢,慢慢就放开了,在一起就像自家兄弟姐妹一样,有啥说啥,彼此都会把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
比如,在我们聊天时,教授夫妇因为一个问题争执了起来,那就争起来呗,不会因为我在旁边就不争,往往就因为这个“争”,才会显得很自然。
又比如,在谈到房子时,教授夫妇又争起来了,谁谁谁,要不是...早就买了......
恰好,在这个时候,高铁到了南京界内,我往窗外一瞅,正好看到了我们小区,于是我指着小区,向教授说:看,那个就是我们的小区。
这时,Vicky开玩笑的来了一句,看,有房子的人就是不一样哇,这是我们的小区,短短几个字却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我哈哈一笑,说,这个你还真说错了,很多东西是这样的,在你没得到时,你觉得很遥远,在你快得到时,你觉得比较幸福,在你刚得到时,是你觉得最幸福的时候,在你得到很长时间后,你慢慢就没有这种幸福的感觉了。
不管是房子,车子,还是金钱,均是如此。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你说你有钱,你有钱又咋样呢,慢慢你自己都会觉得麻木,只是旁人觉得你很幸福。
反之,如果有钱就幸福的话,那马云就不会每天冥想六个小时了。
为什么要冥想?
就是因为得找个新的寄托。
就像很多人有宗教信仰一样。
由此给了我什么启发呢?
就是我们得不断的“得到”。
怎样做到?
就是要CREATE。
所以我一直觉得艺术家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作品,他们可以时时刻刻在创造,比如画家,创作出一副自己满意的画品,比如作家,创作出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比如音乐家,创作出一首自己满意的曲子......
前两天,一个朋友发了个微信给我,问:是什么力量让你每天坚持写日记的?
我想了想,习惯?抑或是爱好?都不对。
后来我想明白了,应该是创作,尤其是创作时的那一段时间,让我觉得我很享受。
我在很多地方写过日记,家里书房是最多的,其次应该就是高铁上,再其次比如喀纳斯湖边、商场里、大街上,此刻我就是坐在大街上的路牙子上,在写这篇日记。
不管是在哪里,只要我开始在写了,我就会忘记身边的一切,人或者事,沉浸在自己的创作里。
也只有在这一刻,我,才是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