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的读书笔记

2020-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firekeeprunning

抄作业也是有技巧的,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能力把书中的育儿方法抄对。别人可能从当下养育孩子的需求看这本书,我是追本溯源,我之所以是现在这样的我,到底是被什么样的养育模式塑造出来的呢?

我是控制性、取悦型、力争优秀型的综合矛盾体,可以放弃追逐原始本能的快乐,自律、自控、力争达到优秀以取悦我在乎的人。这是社会、家庭无形且刻意在塑造的价值观,但取悦就像地平线,看得到走不到,这也渐渐产生自我匮乏和无意义感。

父母给我们灌溉的规矩、期待很多,肯定、鼓励太少,自我的力量想要增强,得重装系统,把自己像孩子一样重新养育一遍。否则无法轻松做到这本书“温柔而坚定”的核心原则,基本是坚定有余,温柔不足。

童年得到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不饱满,可以尝试先自我肯定和鼓励到有能量去扩大社交后,主动且善意地鼓励和肯定别人,这股向外的力量会反哺自己,正向循环后逐渐弥补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缺失。

内心缺乏爱的人是无法温柔的,就像粗糙的手体悟不到细腻的纹理,甚至会破坏脆弱的纹理。这本书里所有的方法和工具缺少这个关键要素,实践起来就会扭曲变味。

今天有书友和我探讨精神层面的问题,问我办读书会的初心是什么,创办时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内在有一股力量自然引导我这么做的。要想知道潜意识的表达,只能反向观察我在读书会上的言行,大部分是个人反思和鼓励。因为我是他人肯定和鼓励的受益者,所以我希望让更多人享受到这种灵魂的滋养。

我没有孩子可以践行这本书,但我可以滋养其他孩子的父母来间接造福孩子,他们就不用再体验我的童年感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