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耐心活在未来

2023-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武哥a

本周再次复习了筛选、培养正确的刚需的方法路径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耐心才是我真正的刚需。

譬如面对写作这个技能,除了自己思考和练习之外,还要大量的阅读、分析别人的内容,还要反复的修改自己的稿子。

尤其是修改自己的稿子,那真的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

你不用心的话,就看不出问题,也不知道需要修改哪里。

你如果用心的话,你就会发现自己原来写的都是废话,需要全部推倒重来。

可是我们练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吗?你不经受这种磨难和考验,怎么可能会有提高有进步呢?

我自己任何一点在文字工作的提高,全部都是在别人帮我指出问题的情况下,自己有了一点点认识,才会有点进步的。

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刚刚担任指导员的时候,教导员经常说,要我提升理论思考水平。

我听了之后觉得挺对的,可就是不知道该如何提升,于是就大量的收集阅读领导讲话,可是读了很久也没有觉得自己的理论思维有什么提升和进步。

后来有一篇稿子对我很重要,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写了三页纸,去找别人请教。

人家上来就把我的稿子给大卸八块,让我自己重新归类分组,调整好逻辑顺序,然后用分组之后的关键词去搜索领导讲话,几个要点就和领导的讲话精神对照上了。

于是我就明白了什么是理论思维了,简单说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情,要和上级领导的安排要求结合起来,让自己的具体事物可以装到理论思维这个框子里,也就是说要“师出有名”。

这就对日常的理论学习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加入日常积累不够,你想要跟上级的理论思维对照说去,就比较麻烦。

再具体一点,你在农村卖点土特产,就是为了整俩活钱。用理论思维的说法就可以往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政策上面去照,毕竟在年初的时候,各级政府对于这两项工作都是有谋划有要求,也有具体政策的。在政策要求范围内干好自己的事业,对各方都是有益无害的事情。

这样看来,过去那种想到哪里算哪里的写法就是没有章法的野路子。结合政策要求,有目的的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之后,写出的东西就更有理论高度,也更有价值。

毕竟,我们写作的目的更多的是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否则就是在制造文字垃圾。

而这一切,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心,不能动不动就放弃了,不写了。有多好的耐心,就能写出多好的文章,活在多远的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