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传》前言小感悟
这几天阿may老师在私域增长圈带领大家发起了《疯传》共读的活动,昨天正式开启,因为这两天比较忙,自己刚刚开始读了前言,有一些感悟分享一下。
书中李光斗有一句话我印象比较深刻:传统企业正在面临着一个新的营销时代;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自上而下,而是变成了多点对多点的立体网状结构。同时。最近几年私域流量的概念盛行,而且随着今年疫情的原因,获客成本越来越难,打造好产品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低成本获客实现增长也就成为商家的刚需,这也是私域增长圈和我自己的方向。《疯传》里总结了实现疯传的六大原则。同时前言部分讲述了一个比较有感触的案例:搅拌机。一个很不性感的产品实现疯传,是利用弹珠、高尔夫球等一起搅拌并录下视频上传到网上,因为有话题性,满足的人们的好奇心,从视频的病毒式播放从而实现了产品销量疯狂增长的效果。信息本身的质量是是否能实现疯传的基础。传播素材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人们是用心创造出来的。
下面就结合自我的理解对疯传的六大原则先简单解读下。
疯传的六大原则:
1、社交货币:利用人们喜欢分享和炫耀的心理。比方说早年分享QQ说说,带有来自最新的iphone手机的挂饰,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同时为iphone手机就做了一个口碑传播。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交货币的案例。
2、诱因:也就是把你的产品和一个人们关注的常见的相关性话题挂钩,比方说脑白金和过年的送礼话题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诱因。
3、情绪:人都是有情绪的,并且会有情感上的共鸣,如果一个产品宣传内容在情绪(如爱国或者自律)上touch到用户的情绪点,用户的转发分享意愿还是很强的。
4、公共性:我理解的公共性是刷存在感提供谈资,比方说我们天津媒体圈里,商场有什么大型活动,大家都会主动去分享,因为分享也是圈内人的象征。
5、实用价值:我记得小时候吃过一种雪糕,现在还时不时的会跟小伙伴们分享,虽然现在这款产品不见了,但是依然印在我脑子里,好吃永远忘不掉。
6、故事 喜欢听故事是人性,让带有自己产品的故事广泛传播。用户自然也就记住了你。
包含社交货币、容易被激活、能够激发情绪、有公共性和实用价值、并融入到故事中,就可以设计并制造出具有高度感染性的内容,也就成功了70%。同时巴克莱 100美元的牛肉三明治的故事给了我一个新的点:产品价值是大于产品价格的,价格不是决定用户买单的首要因素,创造和满足客户需求才是。
同时今天也看到微信群里的一个的分享内容,跟大家分享一下看看这个内容大家愿意转发吗?同时还有一个小的细节:分享的链接连头图都没有,这个是很大的一个bug。
希望接下来跟大家做更多的分享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