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浪漫》孝义之争—吴满囤其人
提起都梁的小说《血色浪漫》你会想起谁?
钟跃民?秦岭?高玥?袁军?这几乎是我喜欢的人物的排名。
但是,我想我多年以后依然清楚记得的,恐怕不是他们。刚合上书,我喜欢他们,但最给我触动的是一个出场就象征悲剧结局的小人物:这名字挺怪,本来是满囤,一姓吴就完了,吴满囤就成了不满囤。吴满囤,无满囤,不满囤,出场就象征了一个不完美的结局。
我不喜欢主角,并非意指钟跃民,而是不喜欢所有书中主角这个角色。我也承认,对于某个具体的主角,我确实有非常喜欢的,钟跃民就是,也许之后我会谈及钟跃民,他是种人生态度,我现在也正在尝试他所带给我的。但今天,我们只谈吴满囤。
吴满囤是太小一个角色了,仅仅出现几个章节就匆匆告别,牺牲在一个漆黑的坑道口。
他从钟跃民参军开始登场,以一个呆傻的山村汉子形象,没读过书,没有学识,没见过世面,没有不凡的经历,甚至可能在参军之前压根没离开过镇子。梦想?如果提干留在部队算是的话。
初登场他是一个受欺负者的形象,钟跃民来之前被张海洋欺负,来了之后被两人一起欺负。为什么?他为什么被欺负?热心?憨厚?淳朴?老实?班里的坏孩子总爱欺负那些胖胖的老实孩子?是,都是,但不核心。真正导致吴满囤被钟张二人欺负的核心原因有二:孝、义。
吴满囤的梦想是提干,这个梦想几乎是钟跃民的反面,钟跃民自由,无拘无束,重体验轻结果,想起来煎饼摊子都能干。全书只有秦岭和他类似,再找半个恐怕就是被宁伟重伤的"锤子",秦岭只是想,并没能做到,"锤子"只不过是不计划的贪图享受罢了。对比起来,满囤的梦想在《血色浪漫》中可谓"庸俗"之极,整一本书,除了钟跃民谁又不是呢?他们生活不一样,任何人都不可能要求贫困山区出来的满囤和钟跃民一样游戏人生,毕竟钟跃民父亲位居"副部",衣食无忧,每天想的是不是养家,而是为人民多做贡献,母亲早逝,无兄弟姐妹,没有成家。更遑论那些 "高干子弟"亦大多流俗。
满囤的梦想切切实实来自生活,原文这样描述:
为什么有提干的梦想?吃野菜糊糊吃怕了;爹娘和弟妹们日后也有个盼头。
所以为什么被欺负?孝。因为孝,所以想家里好起来;想家里好起来,就需要留部队;要留部队,就需要提干;要提干,就必须好好表现;怎么好好表现,帮助战友是一个好机会。所以满囤心甘情愿被所有人欺负,而不巧,此时的钟张二人多多少少有点浑蛋。
其二呢?义。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山村兵,初到军营,只能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力来交际,但其实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尊重。这个时候,钟张两人主动同他结拜,这对于一个淳朴的农村人来说是一种认可,他那单纯的心思绝想不到有人同他结拜就只为了自己可以不用整理内务。为了这份"虚假"的兄弟情谊,他甚至不觉得自己被欺负。
这点上,钟张二人尤其浑蛋。当然,作家可能是基于他们在整个故事里的成长考虑,时间前后,他们两人在"义"上有本质的升华。钟跃民参军后,为了能欺负满囤,拉着他拜把子,原文这样表述:"张海洋亲热的把手搭在满囤的肩上""钟跃民作出真诚状"作出!可见从一开始拜把子就是欺负人的手段之一。反观满囤,"有些受宠若惊:两位兄弟这么看的起俺,从今往后要是有啥要哥哥办的事,兄弟们尽管开口,俺要不干,就操俺十八辈祖宗。";"激动的浑身乱摸",找什么?找钱,买酒,"不喝血酒不算数"。两个骗子碰到个真诚的人,所以欺负人的心安理得,被欺负的甘之若饴。
为此,我讨厌钟跃民。一个"顽主",江湖义气最重要,他却用江湖义气巧施骗局,就为了有个人能帮自己整理内务。幸而在大事上,钟跃民不失义气。
我写满囤,是因为他是个孝义之人,在汉代,这也许够得上被推举为官。其结果呢,或者说,这段感情真正的开端呢?钟张二人偷鸡被查,指导员以退伍为挟,满囤告密。进而引出我最讨厌钟的部分,为报仇、钟施巧计,张善斗、吴伤入院。
分析这一段故事,吴讲义气吗?讲,指导员连连发问满囤都没有出卖钟张两人。不讲,可最终还是告密了。讲不讲?
回头看血酒。张海洋:大哥啊,部队里可不许拜把子……。"满囤拼命点头:"俺懂,这事俺烂在肚子里也不说。……"满囤的梦想是在部队好好干,不犯错误,留在部队,进而让父母和弟妹们有所依靠,但还是违背了军队的规矩,结了兄弟。结拜这件事对单纯的满囤不仅仅意味着兄弟义气,也意味着别人的认可,意味着他不再被孤立在军队之外了,开始真正的进入军队了,开始成为部队的一部分了,这对满囤有特殊的意义。满囤对此怀有感激,并回报了钟张的认可。这段描写意味着满囤对兄弟义气的重视一定程度上超过部队的规矩。
又为什么最终告密?讲义气与否其实不是本质的问题,本质是:孝义之争。
我这样解答满囤的孝义之争,从自己的角度看,义为先,但家人大过自己。
在满囤的故事最后,原文这样写:
"他没有犹豫,一个箭步就钟上去"面对生死,满囤并不畏惧。"他感到一种强烈的恐惧"因为想到自己被俘虏可能给家人带来的伤害,满囤感受到了恐惧。"他感到一阵欣慰"因为自己没有给家里人带来可能会出现的伤害,他觉得自己回报了家里。短短几段里,有满囤的生死,和至少三次情绪变化。仔细看这部分,满囤想到被俘虏的时候,想到的不是可能受到的折磨,他想到的是作为俘虏被解救回来情况,其实是蕴含了生的希望的,只不过这生的希望可能附带着给家里人的伤害,顾不及了。因死亡而欣喜。
归根到底,致使满囤死亡的是战争。此外,说"孝"并不合适,用责任感吧,对一家老小的责任感,这责任感让满囤放弃了生的希望,不想连累家里让他选择了死亡。家人大过自己。一个为了家里人的幸福连自己命都可以不要的人,在面临危害家里人的后果之时,选择出卖朋友算不义吗?如果算的话,朋友也就失去了朋友的意义。
满囤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生出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人不都应该为自己活,为什么对满囤来说,家人大过自己?
答案也很简单:日子太苦了,苦日子里父亲又给了太多恩惠,就像在举目无亲的军队钟跃民、张海洋给到的友情一样。他懂得感恩,重感情,有责任感。他几乎成为父亲与全家唯一的希望啊!
能成为别人的希望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血色浪漫的核心在于:钟跃民的游戏人生,无拘无束,对得起并不需要他对得起的朋友,却对所有需要他负责任的人不负责任。
满囤呢?完全相反,苦难一生,受制于改善家庭生活的愿望,对不起并不需要他对得起的朋友,对所有需要他负责任的人负责任。
这样看,满囤可以算是全书的大反派了吧。
钟跃民冲击我,满囤也是。
微信订阅号:尔威的煎饼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