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世间百态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2018-02-27  本文已影响58人  米兰大晓红

一、何为家训

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的家训传统,自古及今,源远流长。

那么,什么是家训呢?

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说过一句名言:“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说的正是早期的家训。《论语·季氏》篇记载:

(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这是一段对话,也是一幅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

有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他的儿子孔鲤从庭前经过,孔子便叫住孔鲤问道:“你开始学诗(一说学习《诗经》)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于是说:“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呢?”于是孔鲤退下,开始努力学诗。又一天,孔子又在院中看见儿子从面前经过,于是又叫住他问道:“你开始学礼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于是教训说:“不学礼,不知礼,怎么能立身于世呢?”于是孔鲤退下,开始努力学礼。虽然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孔鲤的教育,但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所以这段记载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而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则成了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

当然,就文献而言,《论语》所载孔子对孔鲤的教育还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家训。作为商周时期文献的合集,《尚书》中收录着更多、也更为典型的家训作品。其中最为有名的《无逸》篇,是周公辅政时,周公教导侄子成王如何勤俭执政的。那句“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也成了后世诸多帝王教育后代不要贪图安逸奢华生活的名训。

通过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以及周公所说的“君子所其无逸”,我们可以知道,家训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教育子弟或晚辈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十分宽泛,包括家庭生活、言行举止、个体修身、交友处世,乃至出仕从政、建功立业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中的精华被行之于文、传乎后世,便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

先秦以后,由于儒家学说渐成社会主流,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仰与素来的家训教育不谋而合,在“家天下”的文明模式中,家训遂一跃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这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训所代表的家庭教育形式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形式。

我们一般以为古代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我们现在一样,是课堂,也就是学校教育。事实上,标准的学校自商周以来确实也早就存在。比如商周时期的庠序、辟雍,两汉的太学、学宫,唐宋以后的国子监与书院等。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不论哪个时期,能进入这些学校学习的学生在整个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都是寥寥可数的。(古代私塾、族塾俱属家庭教育形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校。)事实上,因为儒家对“修齐治平”、“家国天下”信仰的推崇,“修身齐家”的行为模式最终决定了家庭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形式。换句话说,中国人最重家,从来都把家庭教育当作人生安身立命的根本。《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说明教不教,是父母的责任;教的程度如何,才是老师的责任。所以就“教”而言,父母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老师。推而广之,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这就是中国人所笃信的教育理念,也是家训在中国古代得以昌盛的最关键原因。

二是家训所涵括的教育内容成为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

秦汉以后,大量有关家训的文本文献开始出现。虽然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自颜之推写作《颜氏家训》开始,“家训”才开始正式得名,但在这之前,大量的“家诫”、“家范”与“诫子书”其实都是标准的家训文献。就算自颜之推后“家训”之说盛行于世,但像著名的司马光《家范》、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帝范》等,还是不以“家训”为名,却也都是标准的家训作品。甚至像成册成卷的家书、家信,只要有教育的内容与意义,在古时也一概被目之为“家训”。

这样一来,古代家训典籍中所包含的教育内容一下子变得极其丰富起来。狭义地看,囊括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治家,如何共处,如何规范,如何发展;广义地看,则囊括人生智慧的方方面面:如何启智,如何修身,如何成就人生,如何忠孝两全。学习之道、立身之道、家庭之道、事业之道,莫不成为中国古代家训的关注点,这正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所在。

正是从广义的角度上看,古代家训愈积累愈丰富,终于在晚清出现了中国家训的登峰之作——《曾国藩家训》。 二、家训之首

我们称《曾国藩家训》为“千古家训之首”,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的。因为若从狭义的角度看,《曾国藩家训》于家规礼法所涉并不为深,甚至《曾国藩家训》一书的成书也尚存不为人知的悬疑。作为一代大儒、理学传人的曾国藩,被钱穆先生称为“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他一生重视家庭教育,不论在京为官,还是在外带兵,总是作有大量教育子弟的书信、文章。在他生前,《曾国藩家书》就已结集出版,并在当时就极受世人瞩目。

除家书之外,曾国藩还曾想专做家训一部。他在家书中谈到这种想法时曾说:“前立志作曾氏家训一部,曾与九弟详细道及。”也就是说,他想写本《曾氏家训》,即后人所说的《曾国藩家训》,这种想法还跟九弟曾国荃详细探讨过。

可最后究竟有没有写呢?

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计划流产的呢?

曾国藩生前曾在家书中说:“后因采择经史,若非经史烂熟胸中,则割裂零碎,毫无线索;至于采择诸子各家之言,尤为浩繁,虽抄数百卷犹不能尽收……然后知著书之难,故暂且不作曾氏家训。若将来胸中道理愈多,议论愈贯串,仍当为之。”

原来原因有两个,一是曾国藩认为要遍览经史子集,尽可能多地掌握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及学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后,才可以写这本他命名为《曾氏家训》的大成之作;二是即使读尽了经史子集,掌握了那么多的材料,自己也要做到烂熟于心,可以融会贯通后,才可以写这本大成之作,这就叫“胸中道理愈多,议论愈贯串,仍当为之”。

说起来是两个原因,其实也就一个,也就是曾国藩认为火候还不到,要待自己阅历极丰富、知识极丰富之后,要在自己的“功夫”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后,才可以写作这本《曾国藩家训》。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知道,他对这部《曾国藩家训》寄寓了多么高的期望!但问题是曾国藩是一个非常自谦的人,虽然水平已经在百尺竿头,可还总想着更进一步,所以他总感觉自己的功夫还不够深,境界还不够高,以至于一直到他最后离开人世,也没能写出这部他自己寄寓了厚望的《曾国藩家训》。

那么,我们通常见到的《曾国藩家训》读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就要说到我们称《曾国藩家训》为“千古家训之首”的原因了。

曾国藩立志要做家训一部,想在人生境界的绝高处书之成册,如此一来,他的后半生一直都在为这种计划不断地做出实践与准备,加上他理学传人的大儒身份,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在自觉贯彻着他的家训教育理念。这样一来,他的家训思想内涵反而不受一本书的限制,反而显得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具有现实的指导和教育意义。就像孔明“不求闻达于诸侯”,最后却能“诸葛大名垂宇宙”。虽然到最后,曾国藩也未能像颜之推写《颜氏家训》那样写出规范化的家训读本,但他数百万字留存作品中无处不在的教育思想与智慧却因此显得更为博大与精深。这一点,在曾国藩甫一离世,便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当时李瀚章、李鸿章兄弟为曾国藩整理、编撰并出版全集,就特意搜集曾国藩家训思想中的精华之语,在全集中单列“曾氏家训”一章。其后,又有人将其单独成册发行。再后,更有人不断重新为之编选、出版。再之后,更有梁启超索性突破家训的藩篱,为其专门编定《曾文正公嘉言钞》,其间的主体其实也还是曾国藩的家训名言与警句。至此,《曾国藩家训》声誉日隆,隐然超迈《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古代家训名作,同名图书遂大行其道,成为百多年来坊间不断流传的家训典范。

回首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国藩曾经被作为历史文化的热点人物被全社会所关注,开风气者当属唐浩明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随后,“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成为坊言流传颇广的“警世通言”。进入新世纪后,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历着改革开放持续多年后的加速变革,住房、教育、医疗,渐成民生三大切肤之痛!就教育而言,汲取古代教育思想与智慧的精华,已成当务之急。此时,曾国藩与他的家训智慧再次跃入大众的视野,实在应属当然。

所以我所评说的《曾国藩家训》并不以哪一本同名图书为标的,也不仅限于曾国藩的家书或日记,更不是囿于传统家训家庭伦理规范的狭义解读,而是从识己、识人、识事、挺经四个方面入手,把曾国藩一生教育子女、指点子弟,甚至培养后人的教育思想与智慧,力图做一个全景式的评述。

学力不逮之处,颛此就正于方家!

是为序。

郦 波

辛卯孟春于金陵水云居

笨小孩(1)

公元 1825 年,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十五年,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一个腊月里数九寒天的晚上,在湖南湘乡,也就是今天湖南双峰县一户人家的一间屋子里,一个 14 岁的男孩儿正在刻苦地用功读书。因为是在腊月里,天气很冷,一般人家早早地就熄灯上床睡觉了。这种天气下,只有被窝,才是最理想、最温暖的地方。这样寒冷的夜晚,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能歇着就歇着,能不工作就不工作,连学生也不愿做作业了,也就只有一种人还愿意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这种人,不是读书的孩子,而是小偷。道理很简单,别人都睡了,小偷们的工作环境就变得理想了。

于是有这么一个贼,早早地就趴在这户人家的屋梁上,就等着这家人家都熄灯睡了,他好下来“上班”,下来偷东西。

说起来,既然小偷肯光顾,说明这户人家的家境还可以,还算富裕。但富裕人家的孩子往往吃不了苦,要不哪会有那么多的有关“富二代”的教育问题呢?

这个小偷也是这么想的,他正好就趴在这孩子读书的这间屋的房梁上。他想这大冷天的,这孩子点着灯读书,大概读一会儿也就得睡了。所以他一直在房梁上候着,就等着这孩子读完书熄灯上床睡觉。要说这个小偷的打算一点也没错,因为屋里这个 14 岁的男孩不过在背一篇古文。这古文也不是很长,大概也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样的文章,这种文章我们现在的中学生都背过,也没什么特别难背的。按理说这孩子一会儿肯定就背完了,他背完了就该上床睡了,这样,总共也要不了多长时间。所以房梁上这位梁上君子就打定了主意,等这孩子背完文章再下来偷东西。

可没成想,这个在灯下背书的孩子特别笨,一遍一遍地在那儿背:

他是一遍遍地读,然后一遍遍地背。读嘛,读得慢得要命;背嘛,背得磕磕巴巴!这小偷听得着急啊,听这孩子翻来覆去地倒腾这篇文章,可就是背不会。按理说,这贼的文化水平也高不到哪儿去,可他听这孩子读一遍,背一点,再读一遍,再背一点,这样来来回回十几遍下来,这贼对这篇文章都熟了,他都快背下来了,可让他纳闷的是底下这孩子还是背不顺。

因为梁上这位是小偷,是贼啊,所以他也不敢贸然就下来。尤其是他原来打定了主意要等这孩子背完才下来的,要等黑灯瞎火了才能下来偷东西的,这也算是小偷的职业操守啊,所以在这种思维惯性下,这贼虽然等得很不耐烦,可他也只好在房梁上趴在那儿等着。

这样又过了大半夜,那贼在房梁上都趴着睡了一觉了,可底下这孩子还在那儿背课文呢,而且还没完全背顺溜呢!

等这贼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睡了再醒,眼瞅着天都快亮了,他以为背了大半个通宵的孩子总该背会了,总该要去睡觉了!可出乎意料,这孩子还在那儿磕磕巴巴地背着呢,一点儿要睡觉的意思也没有。梁上这位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哪儿来这么笨一孩子?那首有名的《笨小孩》可不唱的就是他嘛!这可真够倒霉的,大冷天在房梁上都快睡了一宿了,这又不是练轻功,弄得什么东西也没偷着,这不是影响咱们小偷的工作效率嘛!

笨小孩(2)

所以他后来是可忍孰不可忍,眼看着天也快亮了,再不走都走不掉了,所以他突然“蹭”的一下就从房梁上蹦下来了。

底下这孩子手上捧着本书,突然头顶上蹦下一大活人来,也吓了一跳,愣是没反应过来。结果这贼劈手把孩子手里的书一把给抢了过来,然后“啪”的一下摔在书桌上,边摔边气愤地说:“瞧你笨得那样!你说这破文章有什么难背的!”

说完他一张口:“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哗哗,哗哗,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一篇古文在这个没文化的贼嘴里,极其流畅地就背了出来!这贼怎么能背这么溜呢?

很简单,他听了一夜,听了无数遍,早已经是“被背诵”了,不想记也记下来了。等到把书背完,他又指着这孩子说:“你看你笨成这样,读什么书啊你!”

说完,这贼一甩袖子,东西也不偷了,一脸激愤地扬长而去!

也难怪贼生气,耗了一晚上,挨了一夜冻,什么也没偷着。不过严格说来也有收获,他毕竟偷到了一篇文章!这个聪明的贼,很可惜,我们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这个背书连个贼也背不过的学生,我们有幸知道他的名字,他姓曾,当时名叫曾子城。这个名字我们不熟,但后来,他改过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尽人皆知,那就是——曾国藩。

你看,人人都说曾国藩天纵奇才,小时候怎么怎么聪明,后来怎么怎么神奇,要不然也不能被称为清代“中兴第一名臣”!要不然也不能被那么多后人景仰!像毛泽东,据说年轻时最佩服的就是曾国藩,他说过一句名言:“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死后谥号文正公,曾文正就是曾国藩。那意思是说就近代的人物而言,我毛泽东只佩服曾国藩!

那么,近代之前的人物他又佩服过谁呢?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毛泽东也没佩服过。所以古往今来,毛泽东袒露心扉明言佩服过的人,也就只有一个曾国藩而已。

有趣的是,不只是毛泽东,就连跟毛泽东斗了一辈子的生死冤家蒋介石,一生最钦佩的人也是曾国藩。据说蒋介石一生在床头只放两本书,一本是《圣经》,那是取悦他老婆宋美龄的,因为宋美龄信奉基督教。另一本就是《曾国藩家书》,或者是《曾文正公全集》,而放曾国藩的书,那是取悦他自己的。也不止毛泽东和蒋介石,自近代以来,崇拜曾国藩的人多了去了。可以说他是有清一代对后来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个历史人物,后来有无数的历史名人从他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但我们说,不能因为他后来成就巨大,就得说他小时候一定是个天才。事实上,完全如那个贼说的一样,小时候的曾国藩,他是一个标准的笨小孩!可是,虽然他笨,虽然他比那贼还笨,但他最后成为了曾国藩,而那个比他聪明得多的贼,最后不过还只是一个贼而已。可见一个人的人生成就,并不一定跟你聪明与否有必然的关系。当然,有关曾国藩背书背不过贼的故事,虽然在当时就流传得很广,但据说,当友人亲口向曾国藩求证时,曾国藩也只是莞尔一笑,不置一辞,亦不置一辩。所以,有人说其事不可信。可曾国藩也并未否认,再加上他在家书中也承认过自己少年时不擅背书,所以这个故事恐怕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关于曾国藩原来并不是一个算得上聪明的人,其实不仅有史实为证,也还有很多评论为证。比如,曾经深受曾国藩影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就评论说:“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就是说,一般人都以为曾国藩是个超群绝伦的天才,但其实,不要说跟古往今来的那些天才比了,就算是跟他同时代的那些历史名人、豪杰相比,曾国藩也只能算是个智商低下的人。

要知道,梁启超对曾国藩可是极为推崇的,他说曾国藩智商低下的这篇文章,名字叫《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意思是说曾国藩是有史以来很难见到的极其杰出的人物,这种评价相当之高。但就在如此高的人生评价中,他还是说曾国藩原来很笨,智商比较低,那可真算是实事求是了。

华比较聪明,智商天生比较高之外,其他几个人都跟自己一样笨。

所以说,他说自己笨,那绝不是自谦,自谦也没必要拉着几个弟弟跟自己一起笨啊!所以说,真实的曾国藩虽然后来人生成就惊人,但其实他原来真的是一个笨小孩儿!那么,这么一个笨小孩,后来怎么就成了名垂史册、震惊天下的曾国藩了呢?难道,真的像刘德华的那首《笨小孩》里唱的,是“老天爱笨小孩”吗?

小气与遗憾(1)

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先来看看曾国藩除了笨,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缺点。公元 1830 年,这时候曾国藩已经 19 岁了,在跟着做私塾先生的父亲读了好些年书之后,他爹觉得这孩子实在教不了,就把他送到自己的一个朋友,一个姓汪的老师那儿去读书。同时还把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曾国华也送过去了。

这时候曾国华才 10 岁,而曾国藩已经 19 岁了。可这位汪老师果然像曾国藩自己说的那样,也觉得曾国华比较聪明,而曾国藩比较笨,所以他喜欢曾国华,不喜欢曾国藩。有一次气头上,这位汪老师随口骂曾国藩说:“你这个天生的蠢货,一副戳牛屁股的相!你将来要是有点出息,我给你背伞!”背伞就是仆人跟着主人出行的时候,替主人背着书、背着伞。这位汪老师的意思是说,你曾国藩实在太笨了,你这种人将来肯定没什么出息,你要是将来有出息了,我当老师的替你背伞当仆人。据说曾国藩当时一声不吭,闷头退下。后来,参加科举考试,那些聪明的同学纷纷落榜,反倒是最笨的曾国藩一下考了个举人。这一下金榜题名,荣耀极了。曾国藩回乡之后特意去拜见汪老师,读书人嘛,要拜谢师恩啊。去的时候是个大晴天,可曾国藩特意带了把伞,进了汪家后,随手就把伞放到堂屋的佛龛旁边。寒暄一场,聊完之后,曾国藩起身告辞。汪老师呢,不敢怠慢,一直送出门来。因为虽然自己是老师,但这学生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笨小孩儿了,曾国藩考中了举人,就可以实授朝廷命官了,而汪老师不过就是个私塾先生,哪能再摆当年的老师架子呢!所以汪老师不敢自称老师,一口一个“曾大人”,一直把曾国藩送出门来。曾国藩等出了门,才作恍然大悟状,好像突然想起来似的,说:“哎哟,我把伞落在老师家里了。”说着就要回身去拿。

汪老师一听这话,赶快说:“曾大人留步,我来拿。”说着转身进去给曾国藩拿伞。等这位汪老师进去把伞拿出来,再把伞交在自己这位学生的手里,曾国藩突然一笑说:“谢谢汪老师啊,今天替我背伞啦!”

这位汪老师一听这话,猛然想起当年的事儿来了,一下子愣在当场,哭笑不得。你看,曾国藩这个人,虽然说不上是睚眦必报,但当年老师的一句气话,一直记在心上,到末了,还是要还给自己的老师。这种心胸,怎么样?可以说——真不怎么样!

不光是对别人、对自己的老师这样,甚至是对自己,曾国藩的气量也算不上大。曾国藩一生的主要“事迹”在于他组建了湘军,剿灭了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当时,太平天国起义风起云涌,起义军占领南京后,把南京改名天京,在此定都,建立了太平天国,同时组建了北伐军和西征军。西征军沿长江一线,一直打到湖北与湖南。当时曾国藩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清朝的二品大员了。这时候正好他母亲去世了,他回湖南老家丁忧,也就是守丧。因为起义军打到了两湖一带,朝廷就命令曾国藩协助办理团练,也就是地方自卫武装,以对抗两湖地区的太平军。

曾国藩雄心勃勃地组建了湘军,不仅有陆军,还花重金新建了水师。开始湖北吃紧的时候,清政府一道道命令催着他出山,让他赶快带湘军出战,可他死磨硬推,就是拖着不出来。倒不是他不敢打,而是因为他野心大,想把部队练得再精一些,等到出战时可以一战而胜,一鸣惊人。所以他一方面拖着不出战,一方面抓紧时间训练湘军。

小气与遗憾(2)

后来,太平军攻占了湖北武昌,起义军一部由林绍璋带领,南下湖南,直逼长沙。这时候曾国藩坐不住了,带着他新训练的湘军倾巢而出,准备跟太平军一决高下。

说到底曾国藩原来只是个读书人,是个知识分子,也没打过仗,也没带过兵。但他倒是很有自信,不仅组建了湘军,而且他对这支新组建的湘军还特别自信,再加上林绍璋南下的人马也不是很多,所以他以为自己肯定可以一战而胜。

他本来要亲率湘军主力直攻由太平军占领的湖南重镇湘潭,可是有人在路上给他出了个主意,说现在湘潭附近的靖港很空虚,太平军人少,可以在兵进湘潭的同时去偷袭一下,说不定可以获得意外的胜利。曾国藩一听这主意不错,就把陆军主力交给自己的前锋塔齐布去攻打湘潭,而自己亲率水师和陆营一部去偷袭靖港。到了靖港之后,曾国藩一边派水师攻城,一边派陆营的一部搭了浮桥攻城。哪知道靖港守力薄弱的情报完全是个诱饵,靖港的太平军早就埋伏好了等着他呢。

林绍璋把仅有的一些炮调到了靖港,就等着曾国藩的水师来尝尝火药的厉害。曾国藩的水师都是大船,而靖港太平军只有一些小船。小船虽然撞不过大船,但小船的灵活性却在靖港之战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日开战,湘军大船顺风顺水,很快就强攻到城下。太平军放炮轰船,湘军水师战船纷纷起火。可因为顺风,一下还退不回来。这时,太平军的小船也围着湘军的大船放火,这一下火烧靖港,湘军水师刚刚组建,也没什么作战经验,一下就乱了套。

那边水师一乱,搭浮桥攻城的陆营也乱了,大家都没有作战经验,其实靖港的太平军还真不是太多,但军心一乱,一发不可收拾,攻城的陆营士兵也纷纷掉头就跑。

可并没人听他的,大家只顾着回头逃命。

据说这位书生督战的曾国藩还真不是吃素的,他手起剑落,刷地就斩了一个跑在最前面的士兵。这一下,大家都一愣,想不到他还真是说杀就杀。但所有人也就只是愣了一下,然后还是没人理曾国藩,“哗”的一下又往回跑。

曾国藩再接再厉,手起剑落。可问题是,接下来一个也没斩着。

这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他站在令旗边上,说过令旗者斩,大家一看,跑还是跑,但都绕着令旗跑,都不从他身边过,而曾国藩一介书生,舞文弄墨擅长,舞刀弄剑勉强,斩着一个纯属偶然,等大家有了准备,他就一个也斩不到了。前面湘军乱成一团,后面太平军虽然人不多,但还是喊杀震天地掩杀了上来。这一下大势已去,再守在令旗边,曾国藩只能一个人对抗太平军了。所以手下看情势不好,赶快把曾国藩拖上了战船。靖港一战,曾国藩初出茅庐,却被杀得大败。湘军还在撤,太平军还在追,曾国藩神情木然地坐在船头发愣。手下看他这个样子,谁也不敢跟他说话。曾国藩愣了半天之后,突然立起身来,一声不吭,往前走了两步,然后扑通一下,跳水里去了。

这时候刚好是三四月份,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而且仗还没打完,所以肯定不是为了下水游泳清醒一下。那曾国藩干嘛跳水呢?很简单,他羞愧难当,情急之下,要跳水自杀了事。

小气与遗憾(3)

我们说,是真英雄,自然会临危不惧;是真豪杰,自然会百折不挠。这曾国藩才打了第一仗,不过小小地败了一仗,突然就想不开了,就要寻死觅活,这气量,这胸襟,怎么也不算大吧。后来,手下人七手八脚把曾国藩从水里捞了上来,当时的曾国藩,惨相十足。根据当时在现场的人后来回忆说:“文正衣湿衣蓬首跣足,劝之食,不食。乃移居城南妙高峰,再草遗属,处分后事,将以翼日自裁。”(李元度《铜官感旧集》)就是说曾国藩被捞上来之后,浑身湿淋淋的,头上还有水草呢,让他换衣服他也不换,让他吃东西他也不吃。好不容易移师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扎下营来,手下都劝他想开些,可曾国藩呢,自己又写了份遗嘱,准备找个地方,还要再去跳水,还要接着自杀。

你说不就打了个败仗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不拘小败,至于这么寻死觅活吗?所以后来左宗棠还写过文章,专门嘲笑曾国藩的自杀实在是没有大将风度。

那么,曾国藩怎么才打消自杀念头的呢?

其实他的靖港之战只是湘潭战役的一小部分,湘军的主力和太平军的主力都在湘潭,所以湘潭作战的结果才是这场战役的关键。曾国藩身为湘军主帅,靖港小小一败就要自杀,根本不问湘潭那边的情况怎样。结果湘潭方面,塔齐布率湘军主力大获全胜,不仅大败林绍璋主力,还一举攻占了湘潭。直到湘潭的战报传来,主战场获胜的消息传来,曾国藩这才不搞他的“自杀秀”了。

你看,从靖港之战来看,不能说他临危不惧吧!不能说他指挥若定吧!不能说他眼中有全局吧!也不能说他有多高的军事天赋吧!

事实上,曾国藩不仅天赋不高,智商不高,不仅跟我们平常人一样,身上有着很多性格及个性上的缺点和缺陷,而且,也跟普通人一样,在人生中有过巨大的遗憾。

比如说,他晚年作为清廷重臣负责处理的“天津教案”,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曾国藩后来任直隶总督的时候,天津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案。当时天津有几十个孩子失踪了,说明这是一起拐卖儿童案。当地官衙破案时,发现此案与一个叫王三的人有关,而王三则是法国人办的一个天主教堂下的教民。当时就有很多百姓跟着官府的办案人员到这个天主教堂去抓王三,但天主教堂却不承认有叫王三的教民。两边对质的时候情绪失控,先是官府的办案人员受了伤,结果现场愤怒的天津市民火烧了教堂,导致法国驻天津的领事还有教堂人员的死亡。

这一下事情闹得很大,慈禧亲自下令让曾国藩去处理这个事。当时,曾国藩已经开始在努力促成洋务运动的展开,他的口号是“徐图自强”,所以他老想着通过内部的改良来促使国力的增强,并不想跟法国人开仗。所以,在处理天津教案的时候就软了。最后,就案子查案子,并没有充分考虑当时国人的情绪,反而重办了当时现场放火与杀人的市民。

这一下天下汹汹之口,都纷纷指责曾国藩是卖国贼,曾国藩百口莫辩,最后也只能背负着这个骂名办完了案子。虽然曾国藩后来也反复表明自己的态度,认为在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下,他这样处理有他自己的苦衷,但在他人生弥留之际,他也表示过对天津教案处理方式的后悔与反思,并认为这确实是自己人生最大的遗憾。你看,我们一般人都知道曾国藩名气大,名头响,有人称他是清代“中兴第一名臣”,有人称他是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第一人,还有人说他是两千年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大儒,更有人说他的思想、他的学问是传统儒家得以延续的关键。这么重要、这么声名显赫的一位历史巨人,他的童年竟然这么资质愚钝,他的身上也有那么多类似于普通人的缺陷与缺点,他的人生更有着不可摆脱的巨大遗憾。

那么,这样一个看上去应该是很普通的人怎么就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了呢?这是一个终极的问题,事实上也就是如何成就人生以及发现人生意义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可以算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块内容。

请注意,是“最重要”,而非“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华丽的转身(1)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