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思考,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要进行五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加强团队学习、实现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型、进行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的决定性特征,是优秀的领导者广泛分布在各个角落,而不是只处在高位。
共同愿景,可以简单描述为“我们想创造什么”,是组织成员共同的愿望,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的重要价值,一语描述之:“在未来的公司内,只有信奉者生存的空间,却没有彷徨犹豫者立足的余地。”
团队学习,不是团队成员学习成果的简单相加,团队学习必须由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完成,是成员相互配合,实现目标的过程。团队学习离不开共同愿景。通过团队学习,最终让整个组织找到技能把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包容其中,又能超越个人目标之上的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才是现代组织的基本学习单位。
自我超越,源于对愿景的追求和对工作创新的追求。在组织中,有愿景的人,才有可能去超越,既超越别人,又超越自我。在组织中,创造自我超越的环境,让新的声音能够被听到,让不同的声音能够被听到,让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能够被包容,让个人能够在组织中释放真实自我。
心智模式,就是常说的心理定势。改变心智模式就要由直线思维思维变为发散思维,考虑更多的因素和可能性。企业在订制战略、重组、定价等方面,都存在着心智模式的突破。心智模式包含了我们的信念、思考方式和立场,并且这个立场和我们以往的经验也是高度关联的。
系统思考,是相对于局部思考而言的。进行系统思考,要抓住三点:1、从局部思考扩展到全局思考;2、扩大思考范围;3、更新思考方式。系统思考是一个概念框架,一个知识体系,让各类系统模式全部清晰可见。
系统思考,即第五项修炼,第五项修炼离不开前四项修炼密切相关,唇亡而齿寒也。
第五项修炼不断提醒我们:整体大于局部的组合。在一个系统里,事物之间彼此关联,互相影响,虽然每个局部都是一个增量,但放到系统里不一定对。
不懂系统思考的人,会将组织当做一个机器来管理,懂系统思考的人,会把组织看作一个生命体来管理。
那么,五项修炼的关系何在呢?
自我超越与第五项修炼。
系统的观点,不但有助于澄清自我超越作为一项修炼,有其特定结构和组成部分,还能揭示出这项修炼有更微妙的一些方面:理性和直觉的结合、不断深入地看清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慈悲心以及对整体的承诺。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用理性思考,去完成任何发现。”将自己接触的直觉把握,转变为简洁的命题,以便用理性来加以验证。正如我们的经理人,许多的直觉可以经过一段熟悉和运用之后,得到解释。
心智模式与第五项修炼。
如果系统思考没有心智模式修炼作为基础,就如果飞机只有发动机而没有机翼,无法实现真正的飞跃。如果他们没有能力探寻自己和别人的思考方式,,在实验新的思考方法的协作中,他们就会受到局限。
如果经理人“坚信”自己的世界观是事实,而不是一系列假设,他们就不愿挑战自己的世界观。
整合系统思考和心智模式所带来的最终汇报,不只是改善我们的心智模式,还能改变我们的思考方法:从以事件为主导的心智模式,到新的心智模式,能让我们看清长期变化的规律,及其产生和发展背后的结构性原因。
共同愿景与第五项修炼。
没有系统思考,建设共同愿景的修炼就会缺乏一个关键基础。愿景画出我们想要创造的未来图景,系统思考则揭示我们如何创造了我们的现状。系统思考可以让大家身心自己能够塑造未来,让愿景成为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
有些经理人没有亲身经历帮助创造现实的过程,因而无法看清自己如何能够帮助改变现实,就会认为问题是由“外部”或者“系统”因素制造出来的。
团队学习与第五项修炼。
系统思考的观点和工具都是团队学习实践的中心内容。
学习型团队应对习惯性防卫的方法,本质上也是系统性的。不把习惯性防卫看成别人的行为,而把它看成大家共同造成的行为,从中发现我们自己在其生产和持续运作中的作用,就帮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杠杆。
管理团队最大的责任: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局面,使用描述简单的、静态问题的语言。
正如管理咨询师基佛的描述:现实是由复杂多样、同时发生的,相互依存的“因-果-因”链条关系组成的,通常的语言描述,就是从现实中抽取的,简单的,线性的“因-果”链条。这就解释了,经理人的介入措施,为何总是低杠杆效益。这时,需要使用系统思考的语言。
从个人角度出发,我们需要不断超越,校正自己的心智模型;从团队角度出发,团队需要共同学习,实现共同愿望。而以上两个角度,都需要建立在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的基础之上。
关于“第五项修炼”的学习,仅是第一遍,甚至都无法入门,即使多次,也未必能够理解,待认知提高,再来复读。
深刻结语:
如果你询问人们,置身一个伟大的团队的感受如何?
那他们最突出的感受一定是这段经历的深刻意义。
人们会乐于谈到这种超越个人的,广泛关联的、富于创造力和生成力的过程。对许多人来说,身处真正伟大的团队的经历,在他们的人生中清晰地凸显出来,堪称最充实圆满的美好岁月。有些人还会在时过境迁后,仍然想重温那段精神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