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远人,重在唤醒

2020-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且歌且行吟

        ——读《朱熹:论为学与读书》

        其实印象中不太喜欢朱熹, 主要是被那句“存天理灭人欲”给吓的,还有那些什么“贞节牌坊”,多半也有这句话的“功劳”吧。然后,也不喜欢朱熹的诗,诗歌是抒发性灵、心情的产物,到了朱熹这里(或者说宋诗这里),就爱板起脸孔来讲个什么道理。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多美的一首写春景的诗,结果却说是写圣人之道的,还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讲读书的。

        因为这种不喜欢,连带着对朱熹也不愿多了解,若非这次要学习,还真不太想去读。

        只能说:成见害死人!

        还好还好,最终还是选择做点了解。

        因为是文白夹杂,读起来还是有点拗口的,虽“不求字字落实理解,但求大概意思明白”,还是颇下了点功夫。

        看朱熹的介绍,观其为人,还是能感觉到其人正直,刚烈的一面。他反对议和,有抗金图存,恢复中原的精神;敢于弹劾黑恶势力,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尤其是修复岳麓书院,扩建学堂,广纳四方游学之士,培养了很多“读书种子”,也让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

        为学在“求道”:大道如大路,明白可见,为什么就是有人不知道呢?也许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吧?

        为学还当“立志”:不等待,“今日事今日毕”;不靠师友,需要自己去寻求;肯下功夫,再忙也要读书,所谓“忙”也许只是借口,“不能使船嫌溪曲”,再忙,刷手机的时间总归是有的。可是为什么只见刷手机的多,读书的少?

        “立志”还不够,还须“唤醒”!能唤醒,自不昏昧!

        为学之道当需“坚持”:就“如大片石,须是和根拔”。“为学须是痛切恳恻做工夫,使饥忘食,渴忘饮,始得。”

        为学还要知道“去功利性”:“切实为己”,方能做到“安静笃实”;没有“终南捷径”,需要“历涉多”,方通,方能“博洽”。

        朱熹的为学之道看起来是为学之道,何尝不是为人处世之道?

        抛开朱熹的那些动辄“圣人”之言,他的很多方法,真的是耳熟能详的,比如:循序渐进,熟读深思,博观约取,学会反思,谦虚谨慎等。虽然朱熹很强调“熟读”,但又不是“死读书”,他还重视“深思”,怎么深思?比如“看文字如捉贼,须知道盗发处,自一文以上赃罪情节,都要勘出。”这个比喻相当精彩。

        类似于这种谈读书的精彩比喻,文中不少,比如谈到读书未晓道理,虽不可急迫,亦不可放下,朱熹就用了一个煎药的比喻:以大火煮滚,然后以慢火养之。

        还有读书如攻堡垒:猛将用兵,鏖战一阵。

        写到这里,看到班级学生分享小打卡,里面有一句:世间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的地方。感觉这句话像极了朱熹的读书之论,用作结尾吧:读书,须是看着他缝罅处,方寻得道理透彻!若不见得缝罅,无由入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