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野史集锦文艺天下简书文选

前辈的人生 61

2021-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欧歌zy

欧歌原创作品——

长篇小说《前辈的人生》

        第七部    进城进城

                第六十一章    渡江作战

泥汊的对岸,就是国*民*党*军队的江防重点——荻港。这里也是总前*委决定的渡江战役“中心突破”战略的首攻之地,主攻部队是三野九兵团第二十七军的七十九、八十两个师。

泥汊到获港的江面狭窄,对岸地势险要,敌人在此设置了重重火力。壕沟、铁丝网层层,明堡、暗堡密布,尤其是港口一侧的板子矶上,3座大碉堡鼎立其间,扼住进入荻港的咽喉。因此,聚集在泥汊的我渡江部队,水上练兵的任务尤其繁重和艰巨。

战前训练也别具一格。军民互教互学,船民们耐心地教战士们上下船、摇橹、张帆和划桨掌舵;部队指战员们则热情地帮助船民学文化,教他们认字,教他们都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张孝华的识字写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学文化中贯穿着讲革*命道理,讲渡江胜利的美好前景,号召大家争当“渡江第一船”。

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张孝华在他的船上教了一批又一批,被他教过的战士都夸他是个老船工、好水手。

部队把他在练兵中的模范事迹制成幻灯片,进行放映宣传。不仅如此,由于他熟悉水情,水性又好,更重要的是他英勇积极,所以,下起连队上至师团的首长,都轮番的访问他,甚至细问到顺水、逆水、顺风、逆风等不同情况下航行速度,他都能一一准确回答,俨然成了部队水上练兵的主教练。

临战的前两天,第八十师师长张铚秀亲自带着张孝华来到江堤上,手指对岸的板子矶,然后把望远镜递给他,让他仔细观察。

看了一会,张铚秀认真地问他:“有没有把握将船直线开往对岸3个大碉堡中间的主碉堡?”

这个问题,其实连营团首长已经多次问过他,他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但这一次是师长亲自来,而且问的语气也很严肃,张孝华意识到,这个问题事关重大,非同小可,所以,他的回答也加重了语气:“一定能!”

“好!”张铚秀伸手在张孝华的肩上重重一拍,绷着的脸倏然放开,随之哈哈大笑起来。

受其感染,张孝华也裂嘴一乐。不过,此时的他并不清楚,他的船在师长的笑声中已经被内定为本江段打先锋的“渡江第一船”了。

1949年4月20日,这是一个创造历史的日子。这一天,泥汊一带的江边,密密麻麻的大小战船潜伏在船壕和湿地的柳树丛中,无数的各种口径的大炮,炮口都已对准荻港的敌军阵地。

八十师集中了81条10吨位以下的轻快船只,组成一个冲锋突击队,每9条船为一个小队,3条船为一个小组,9个小队、27个冲锋突击组将以连珠式直取敌主碉堡方向,以图一举突破敌之荻港防线。

张孝华的船被编列为冲锋突击队第一小队第一小组第一号船,这个组另外两条船是他的同乡张孝寿、沈先法的船。张孝华担任了这个小组的突击组长。

4月20日下午三四点钟,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的消息传来,这无异于宣告了渡江战役的正式开始。

刚到8点钟,指导员先上了沈先法的船,随后,连长扛上1挺重机枪,上了张孝华的船。连长上船后把重机枪往船头一架,又把那盏三面蒙黑、一面透出红光的信号灯放在船尾上,以透红光的一面对着江北,其意是让后续部队知道冲锋船的前进位置。连长又检查了一遍后,便低声的发布命令:“开船!”

第一组的3条船自身也在暗自较劲,你追我赶,都想争当渡江第一船。木船在不乘风扬帆的状态下行驶,大船一般是划不过小船的。张孝华的船比左右两船都大,为了争第一,他使出吃奶的力气,全身的衣服汗湿得像水洗的一样,但在行到江心时,还是落后了。他的心像撕碎了一样难过,儿子张友香也急得直跺脚。

就在这焦急难耐之时,他忽然发现自己的船尾不知从何时起系上了1只小船(这只小船是连长挂上备用的)。噢,原来是这个小家伙拖累所致,他挥起斧头,毅然决然地斩断系小船的绳索,船速陡然加快。眼见着左右两船渐渐被丢在后面,他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冲在最前面的张孝华船离南岸不到1里远时,敌人岗哨发觉了,嘶叫一声:“不得了!共军来啦!”跟着就是“啪”的一枪。

枪声划破沉静的江面,敌人的照明弹亮彻乌黑的夜空。

与此同时,我军的大炮怒吼了,千万发炮弹闪过江面,霎时映红江水,南岸硝烟弥漫,燃起了一片艳红的火场。

炮声震天,听不见其他的枪声,张孝华大声朝前头喊:“连长,为什么不打机枪啊?”

连长回头一笑:“已经打光1箱子弹啦!”

这时,他忽然想起当年游击队经常过河打国*民*党,总是一打“吆喝”敌人就吓跑了,可见打“吆喝”可以助威,于是不由自主地打起“吆喝”来。

第一个“吆喝”声音不脆,他咽了口唾沫,接着又放大喉咙打了一个,谁知这一声突发奇效,霎时,江上万人和应,“吆喝”声惊天动地!他回头一望,原来后面已是船满江心,心下暗想:这真是翻江倒海了!

船快靠岸了,敌人钉在水中的的长木头根本就没起到障碍作用,都被压在船下成了下船的跳板。张孝华船上的26名战士早已揭开了手榴弹的后盖,未等船头抵岸,纷纷跳下船去,三步涉水,一步登岸,密集的手榴弹随之扔向敌阵。

紧接着,后继的冲锋组也陆续的上了岸。在我炮火打击下的残余敌人,面对解放军登陆部队的威猛攻势,一个个抱头鼠窜,逃离阵地。

国*民*党*军*队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首先在“天险”之地荻港被突破了。

渡过第一组冲锋突击队后,张孝华掉转船头回到北岸,再渡第二船,船到江心时,儿子张友香被一颗流弹击中负伤,但他仍不放弃,继续驾桨前进。

等他第二次船回北岸时,部队的首长已齐迎劝慰,要他陪着儿子到后方去治疗,不要再渡了,并恳切地对他说:“你已是渡江第一船,为人民立下大功了!”

……

10年后的1959年,张孝华的这条“渡江第一船”被南京军区征收,送往北京刚刚建成的革命军事博物馆,成为该馆体积最大的一件革命文物,对外展出。这是后话。

我们的主人公薛世光,当年在胜利完成支前工作的组织任务后,被调往刚刚成立的巢湖地委,担任地委委员、宣传部长。

他走出山区,进城了。

胜利了,进城了,但建设新中国的任务才刚刚开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