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20年,我的高中群活着两类人

2020-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拨锣匠

昨天忽然被拉进入了一个群。

一瞅是高中同学毕业20年,校庆的聚会群。

我是一个从西北转学来到上海的高中生,其实在老家已经上过高一了。为了适应上海节奏,思虑再三还是留级重新上了高一。

刚到上海的时候,由于是三伏天。平均每天温度都在38度,家里也没有空调。当时租的房子里连床都不够,就只好在地上铺了凉席。硬生生躺了一个月。

所以,整个人在高中入学的时候是一个非常萎靡自卑的状态。

也正因此,我有两个高中同学群。我发现两个高中同学群风格迥然,差异巨大。

我老家的高中群,非常活跃。那所高中是一所著名的重点高中。大部分的高中同学,都通过考大学离开了西北小城市。所有人,都充满人生转变的奋斗力。同学之间热络,天南海北,职业差异非常多样。

上海同学的高中群,有些生疏落寞。全员也没实现入群,呼喊一声大家聚餐,最后也就稀稀拉拉凑10多个人。

我私下悄悄问一个:聚餐你去不?他说:高中那些人low兮兮的,算了。

其实我巴拉了下,通讯录里上海的高中同学也就只有3个人。上海高中同学都来自本地,读书也在本地或者出国留学。要说去国内其他地方读大学,真的是屈指可数。

人生稀稀拉拉就过半,奔着40岁的关卡。我忽然发现,两个高中同学群里的人真的是两类人。

西北同学群里,充满了人生的张力。有很多人从连纸和笔都买不起的贫困生,逆袭成了律师和警察。也有当年学霸女神,一边在奔驰管着供应链一边把微商干得风生水起。大家为了能够聚会,可以提前几个月预定机票飞回老家。在老家的热心张罗,准备悉心接待。总的来说,在这个群里讨论聚会就是感觉有中年硕果,奋斗满满的喜悦。

上海同学群,大家似乎还是复刻了当年。有距离的客气和寒暄下,扯下生活四品八稳。出了国的炫耀下老外伴侣,找点小优越感。

我们这批80年头上的人,毕业之后真的是赶上了大时代。从淘宝、到比特币、再到现在的短视频电商。其实真的有非常大的康波周期红利,但凡能够抓住一个,都会实现人生逆袭。

我发现,上海的同学们似乎少有创业去抓时代大机会的人。

刚毕业,大家都在比看谁能够上班打工的地方到底是不是高大上,那点工资到底高不高。

毕业很多年后,大家能比的都是看房子是不是能不能换到更市区,带学区的地方。

创业?冒险?在上海这个城市,似乎也就是一个弱鸡言不由衷的小口号。毕竟大家躺在几千万的房子里,收收房租就能过上体面的生活了。为毛线要去抓所谓的大机会?

要说上海没机会吧,两个2010年才来上海的朋友。江苏人做家具,山东人做食品,每年电商也能跑几千万了。在上海,你要是跟传统金融谈比特币的大多数人都还是会把你当冒进投机分子看待。

上海创业成本高,职业化高度发达。让大多数人都容易被驯化成打工机器,本本分分地领工资过日子。

如果是上海本地人,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如何把日子过得更精致上面。上海可能在殖民地时代,就养成了一种“本分”不愿意冒大风险的性格。不然也不会,错过阿里巴巴这样的独角兽。当年阿里起步,对假货销售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云把总部放在淮海路上不到半年时间,因为招不到人,不得已挪回杭州去了。

反观我西北同学群,有个当年条件不好的男生留在家乡,圈地养鸡,逐渐做成了远近闻名的农家乐和餐厅老板。有人通过快手和抖音能够卖出几顿农产品。即便活在小地方,自己日子过得也有滋有味,一扫年轻时的憋屈。

渠道下沉的机会,真的是让三四线城市都充满了逆袭和转机。

而大多数上海人,其实对这些依然还是看不上,看不懂,老老实实地挤地铁,拿工资,等退休。

围观了两个高中群,跨越20年。两地同龄人的平均财富差距,其实是肉眼可见的缩小。

记得当年我们一帮同学在西北,买一个足球都要攒几个月。而我当年来上海的时候,大家运动买新球,跟家常便饭一样。我16岁,第一次在食堂里打了份螃蟹。坐在板凳上环顾四周,就想看看别人是从哪下口的。

要说这20年的变化,核心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让更多平困山区的孩子有机会改变命运。一旦走出大山,有了互联网有了城市化购房的红利。当初那个起点,真的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2020年,站在这个节点回看。我们真是经历了一个遇见奇迹的大时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