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彼得原理(读书笔记)
在《东吴相对论。帕金森法则》这一期节目里,吴伯凡先生谈到了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干得好你就提拔他,最终一定会提拔到他不能胜任的位置上去。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家建筑公司的一个吊车班里,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吊车手,后来上司发现他干得好,提拔他当了班长。这样就发生了改变。第一,他们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吊车手;第二,多了一名很糟糕的班长。一个不称职的人在一个位置上,不会承认自己不称职,都会用各种方法证明自己是称职的,于是他会产生“掩饰性技能”和“替代性技能”。比如说他明明完不成这个任务,知道自己没这个能力,他就用缓兵之计。他会把这件事情搞得好像很细很细,跟你细分完成这件事情要做哪些工作,不停滴向你汇报,今天汇报一点,明天汇报一次,让你觉得他工作的一直很投入。然后他会提出各种可选的方案,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你也搞得迷糊了,那再仔细研究研究吧。然后,他会请一些外面的人或者里头的人七嘴八舌,对这个项目进行各种评论,让你觉得这个项目做也可以,不做也可以,甚至做下去说不定还真的有什么问题。他就卓有成效地把时间拖延了,你看到的是他一直在很努力地工作,甚至很有成效,每天都有进步。实际上他永远不可能达到你所要的那种结果,最后拖啊拖,拖到不了了之。这 就是掩饰性技能,非工作性努力。人没有某种能力的时候,他一定有别的能力,他起不到正面作用的时候一定会起到负面作用。
此事我有亲身的体会。我在中学任教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应该说,他还算一位不错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由于他紧跟领导,终于被提拔成了副校长。这一下他就倒霉了。他这个人做事没有魄力,能力也不够,结果经常有教师顶撞他甚至当众羞辱他,搞得他很狼狈,气成了脑血栓,后来就去世了。他的被提拔,结果就是学校少了一位好老师,增加了一位倒霉副校长。这地方你就看出美国的优秀教师雷夫的圣明了。他的上级多次想提拔他搞行政,他都拒绝了,他很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所以至今还有一位站在讲台上的名师。我国的许多学校领导都是从优秀教师提拔的,我想,其中有些提拔可能是对的,但肯定有些是符合“彼得原理”的,这大概是我们的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提高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彼得原理还有一点给我印象很深,那就是,能力差的人总是要做出很忙的姿态。原来我一直认为这只是因为他们干同样的工作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所以显得更忙一些,即所谓“笨鸟先飞”。后来我逐渐发现,不全如此。其中往往也有“故意夸大工作难度”的一面,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本能的,就是彼得原理所说的“掩饰性技能”和“替代性技能”。可以说,这种需要骗别人,更需要骗自己。我在网上和老师们讨论问题,就发现有些老师把本来没有多少严重的事情演绎得特别严重,特无奈,遇到这种情况,我有时就会怀疑这位老师能力不够。但这种人一般不会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够。其实能力不够是可以提高的,何苦花费那么多精力在“掩饰”上?这也可能是人性的一种弱点吧。“人没有某种能力的时候,他一定有别的能力。” 这句话很深刻。确实,这类情况太常见了。比如,如果一个学生缺乏做作业的能力,你就会发现,他给不交作业找借口的能力特强,而且日臻出神入化。孩子如此,成人其实也是这副模样,高明不到哪里去。对此,每个人都应该有所反思。
读后感:这也是我们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了,也算是一种特色和传统了吧,也就是缺乏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也是一种太好面子的表现,还有名利和功利的趋势吧。
我们这个国度人口众多,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其实我们的整体的受教育的水准,整体的素养其实还并不是那么高。而很多的岗位其实确实是需要有极强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但是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相对应的人才,那就只能从矮子里面选高个子,而且由于我们的这个人情社会的缘由,还有利益的纠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一些原本有欠缺的人会上位。那么如果是长期和范围较广,必然就会造成效率的低下,还有事与愿违的事情的发生,也阻碍了很多方面的发展。
而这也是国有体制与民营体制的差别与劣势。在民营体制里面,一般来说肯定是更讲究效率的,能者上,劣者下。这样才会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长久的发展。而在国有经济体制内,就会出现“彼得原理”,出现只上不下的怪现象。
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其实真正能当好一位教师是相当难的事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比局长,校长还要难很多。所以有人说可能当行政性的职务的对能力的要求其实并不高,所以吴非老师总是痛心的说,当某位优秀的教师走上行政岗位以后,就觉得好教师又少了一位。这样的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目前的教育当然需要的是有专业性,思想性,独立性,大量的这类教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们目前的教育水准下滑的趋势。教育确实需要独立出来,太过于重视应试的教育将来必定会是走向死胡同,为了避免不懂教育的那些已经堕落的行政化思维教育官员们再闹出笑话,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其实也是一种“犯罪”。我们需要认清这种现状的不合理性和错误性,需要坚持一些原则,即使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但是不能欺骗自己,盲从和顺从。如果说每个人都只是明哲保身,或者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特别是那些利益的获得者和权势的拥有者,如果你没有一种远见,眼界和大局观。光从教育这块来说,如果不能去避免类似“彼得原则”的现象的发生,那么个人还是会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将来有很大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