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
一直想写苏东坡,迟迟不敢下笔,龙吟《万古风流苏东坡》用了二十年,林语堂先生也是翻阅了大量的史料,苏东坡与友人来往的手札还有私人笔记等。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在开篇中写到他去了解苏东坡的方式——作品、生活资料与他人记述。我认为去了解一个死去已近千年的人,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他的作品。因为生活资料可以杜撰,他人记述又带有主观情感,而作品才是还原了他的完完本本。
林先生的作品注重写实,是现实主义。龙吟先生的就有点印象派,现代主义了。龙吟先生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对苏东坡自出生至进士及第这一段前人向来语焉不详的故事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不乏精彩感人的艺术创造,为我们重塑了一个才情兼备、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绝代风流才子的形象。
此作虽带一点主观的浪漫主义色彩,其饱含感情的艺术拓展、极高的驾驭史料的生动技巧、奇思妙绪的艺术创作这一切都随着龙吟先生欢快的笔触,将一个真实的、活泼好道、乐观放达的苏东坡形象跃然纸上,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完满了苏东坡。
果戈理说过:我宁可因饥饿而死,不愿发表那没有分别的、不加思考的作品。
可见写作者笔不是轻易动得的,笔尖一旦触纸便是深刻的流淌,其言论是要对广大读者负责的,故龙吟先生二十年磨一剑。
这二十年很不容易。
写作的人大抵都知道,但凡涉古的,每行进一两行都是特别困难的,期间需调阅大量史料。我曾经就阅读几篇文章最后只取其中一二字,这不算什么,从繁巨的文史里将所有关于苏东坡的资料检索出来,这一步已经难如登天。而作者有如三军统帅,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将领调配、激励士气、粮草供应、协防部署一应事等,均需要统筹得当,这的确需要作者有抽丝剥茧的耐心以及高超的艺术手腕。
那这二十年如何不易,首先我们得有龙吟先生的视角,来思考一下如何写好一个人的一生?第一,苏东坡身经庆历新政、熙宁变法、元祐更化、绍圣绍述,升沉于其间。自北宋建国以来,这一时期的政局,较之以往复杂得多,变化迅速得多。创作比起研究,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全面把握这一时期纷繁错综的历史。
第二,苏东坡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人才荟萃的时代。其间,巨星震烁,层出不穷。除苏东坡外,有改革家王安石,有大历史学家司马光,有大科学家沈括、苏颂,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围绕着他们,有一大群政治家、诗人、艺术家、学者,苏东坡涵泳于其间,卓然成为大家。小说创作者比研究人员需要更深刻地了解苏东坡与他们的关系。
第三,苏东坡学究天人之际,在包括诗、词、散文、小说在内的文学领域,在包括绘画、书法在内的艺术领域,在《易传》所属的哲学领域,都创造了辉煌业绩,达到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顶峰。小说创作者需要全面研读苏东坡的所有著作,熟悉苏东坡在各个领域中的造诣和建树,并有自己独到的体会,能言人之所未言,发人所未发。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苏东坡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的全部作品还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人全部作品认真研究,全面掌握。
做到以上三者,方具备写苏东坡的基本条件。只是具有大概的轮廓和抽象的框架,要想内容全面,细节丰满,又不失精彩动人,这需要扎实的古文功底、缜密的思维、奇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严谨的态度,综合来看龙吟先生无疑是成功的。
且看他是如何做的:
一是知识上的准备。苏东坡的作品,有的文字艰深,哲理玄妙,《东坡易传》便是突出的代表。有时为了研讨苏东坡行实和作品中的某一个问题,需要看他同时代人的作品或宋以前的作品,而这些作品的文字往往是艰深玄妙的。这就需要有扎实的训诂学功底。《东坡易传》是研究苏东坡思想的一把钥匙,这是龙吟先生的创见。他认为不透彻地研究被视为“天书”的《东坡易传》,就无法把握苏东坡的哲学思想和他诗词中撼魂动魄的天人之境,东坡研究也就无从谈起。二十年后,他在整理完《东坡易传》,并为之全面注释之后,苏东坡的形象才在他的心中最后定型。要搞通《东坡易传》,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重要一项,就是会占卦。于是, 交上了朋友,向他们学习。现在他不仅懂得多种筮占之法和推衍《易》理,而且完成了《东坡易传》的注释、今译和评述 但又独立成书 。同时,苏东坡是四川人,眉山地区的民间风俗、四川方言,也是活的知识。龙吟先生注意吸收这些知识,使它们派上了很好的用场。
二是阅历上的准备。华夏文明一脉相承,古人的思想,与今人思想往往有相通之处。这里有一个年龄和阅历的问题。年轻人很难把握老年人的心态,种田的人与读书人总是难免有隔膜。八十年代前期,龙吟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宋代文学研究工作,八十年代中后期,他突然到国家最高机关里工作了七八年后来,他先后去了北京之外的一些地方闯荡,包括苏东坡曾做官、被贬的杭州和广东、海南一带,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对社会人生的了解,比过去深入了许多。
三是创作上的准备。苏东坡交游多达一千三百多人,创作时,自然不能全部进入角色,但总得有一部分人要进入,就算十分之一二吧,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还有,为了适应情节开展,还得创造一些人物。这么多人物,要在这部数百万字构成的百年舞台中栩栩如生地活起来,不仅要立得住,还要让读者喜爱,那就需要精心安排和极高的艺术手腕了。
文学的事情从来就是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只好占着便宜,拾一抬前人的牙慧。
每次我翻到这部《万古风流苏东坡》总不会不间断地读下去,会有一种温馨的错觉,觉得苏东坡复活了,他那迷人的魅力,率真的情感,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景仰与崇拜。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童年是其性格养成的定型期,苏东坡的内在品性,影响苏东坡个人行为的那些无形的因素和力量无疑是他的家人、朋友、业师、仆人,以及那些素不相识、或只有一面之缘的神秘老尼、道长、渔翁、山人、樵夫、居士、隐者们所共同铸就的精神氛围。而其性格不仅仅反映在他后来特立独行的生活上、敢说敢言的政治生涯里、还有才思敏捷,清雄豪放的千古文章里。
龙吟先生这部作品的情境设置,并不拘泥于严格的史料和年代,也没有拘泥于苏东坡的日常生活,而是以主人公博大的精神世界为背景,将他所经历的事件、环境,以及他与各色人等的复杂关系交织而成的情境构筑在虚实之间,构筑在具象和非具象、特定和非特定之间,构筑在人世与天意之间,也构筑在写实与梦幻之间。
以下便是我在龙吟先生所竭力构建的苏东坡完美的童年里所得到的一点点感动,希望能有幸与有缘人共勉。
苏轼原来一共六姐妹,三男三女,三个大孩子因为生病和奶水不足先后夭亡了,有个姐姐,名唤八姑娘,好容易活下来,命运却悲惨。
苏八娘比苏轼大一岁,聪颖异常,自幼就与众位兄弟在一块儿嬉戏玩耍,由乳母任采莲照顾。苏洵对这个女儿十分怜爱,曾说:“女幼儿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
幼小的女孩总会长大,变成娇俏的女人。到了年纪之后,就会许配出嫁,入夫家之门。苏八娘长到十六岁的时候,被许给了母亲的兄长程浚之子程之才。
对于这门亲事,苏洵原本是不同意的。但是当时民间重视与娘家联姻,以求亲上加亲,所以苏洵最后还是答应了苏八娘两个舅舅的提亲。
苏八娘在十六岁的时候,嫁去了程家。然而这段婚姻却并不幸福,苏八娘在程家经常受到夫家的刁难指责,婚后生活一直忧郁不已。十七岁的时候,为程家生下一个儿子,因为生育二染上了重病。
程家对于苏八娘却并不照看,在苏八娘染病之时也不请大夫诊治,使得她的病情越发严重。苏洵夫妇没有办法,最终将苏八娘接回了家中看病养身。
在父母的照看下,苏八娘的病情逐渐好转。但就是这个时候,程家以“不归觐”夺走苏八娘身边的小孩,以致苏八娘旧病复发,三日便亡。从此之后,苏程两家绝交,但是却再也无法挽回八娘的性命。
虽然苏小妹并不存在,但也许是苏八娘婚姻的悲惨引得大家的同情,在创作苏小妹这个人物的时候,作者于是给了她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
由此可见民间对苏家的喜爱,创作一个完满的才情灵动的苏小妹去弥补苏八娘的创伤。
再说苏轼,轼是苏东坡快要上学时他父亲苏洵才给取的学名,翻遍《诗经》、《楚辞》、《周易》、《论语》,找了半天,发现里面的字不是太熟,就是太玄,好多天都没定下来。这天他正为出门而准备车辆,突然觉得车前让手扶着的那块横木,很有意思,于是就想起《战国策》的《秦策》里有这么一话:“伏轼撙衔,横历天下。”苏秦当年漫游六国,可能就是身子伏在车前横木—“轼”的上面,手拉着马的衔而纵横驰骋的,如今我苏也想这样,只是战国诸雄纷争之势已经没了。那么好吧,如果我想学着“伏轼撙衔,横历天下”而不能遂愿,那就让儿子们将来继续做下去吧,反正那个二子(苏东坡小名)事事想在别人的前头,何第不将他的名字定为“轼”呢?二子叫苏轼,同儿(子由小名)叫什么呢?当然也是车字边儿,让他辅助哥哥,叫苏辅?不行,辅是史彦辅的字,不能与他相同。对了,《左传》之中记载曹刿论战,说敌军退却时,曹刿不让部队马上就追,而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见到敌军“辙乱而旗靡”,就是说见到敌人乱了阵脚,是在逃跑,曹刿才说“可矣”。干脆就叫他苏辙吧,这个小同儿,做事说话,总是跟着哥哥走,前有车轼,后有车辙嘛。程夫人向来都是听从夫君的,她听到这两个名字,便点了点头,然后又提醒夫君说:“他们的表字也该改一改了,一说到‘和仲’和‘同叔’,我就想起死去的老大景先。”说到这儿,她的眼圈子儿又红了起来。”至于后来名动天下的子瞻、子由是他们的父亲后来才取的。
苏轼原来有个大哥,取名“景先”,意思是景仰
先人苏建苏武什么的,可是偏偏没能将他养大,于是苏父便给老二改了个叫法,先取表字,叫做“和”一古人总把儿子按伯、仲、叔、季的方式取字,“仲”便是老二的意思。至于晚生三年的小儿子,取字“同叔”,“叔”是老三,“和”与“同”连在一起,便是顺应自然、和合相亲、同甘共苦的意思。可是家中的仆人不懂得什么表字,也不敢称“小二”、“小三”,便将他两个尊称为“九二”爷和“九三”爷,“九”的意思还是小的便是好的仍是北方人常说的最“老”的。爷爷苏序奶奶史氏和苏夫妇为了简便顺口,只称他们为“二子”和“同儿”。
八娘与两个弟弟虽然没有神童迹象,却也个个聪慧。那个“二子”,自从会开口说话,就喜欢接人家的话把儿稍大一点便爱挑人的毛病,还跟爷爷那样,动不动就拿别人寻开心。反正只要有他在场,全家人都乐得捉不上嘴。
二子和同儿还有苏八娘就在一团和气中悄然长大,我就在此处讲讲他们的成长环境以及他们所遭遇到的人以及这些人对他们的影响。我也会列举一些趣事来作为分析苏东坡性格形成的作证,当然因为我的浅薄和疏懒,大部分依据龙吟先生的著作,期间引用的绝非正史,有一部分是作者的美好想象,所以有考据癖的人就不适合读了,接下来我试着说一说苏东坡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