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之外的书也用笔记本?笔记本这么好用!

2018-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涛涛抄书

呼~,终于超过写读后感书的名字长度了,18:17小胜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日] 奥野宣之 著 张晶晶 译分类实用图书

反复读了两遍,两遍之间差了近一年。为什么呢?第一遍都完之后感觉收获颇丰,而且十分赞同作者大大的观点,所以就想着按照书上讲的来实际操作一番,看看是不是那么一回事儿。重读是因为自己遇到了问题,感觉并没有学到精髓。所以再回来看看。

该书主要讲的就是题目描述的内容啦!奥野さん依据自己平时的读书方法,把一本书的阅读分为了:“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 五个步骤,按照这五个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最后又给出了一大堆的技巧和黑科技。在此小生只总结一点误区,摘抄一些个人认为有用的技巧,最后加上一点个人感受反思。


误区:

a. 比起直接找书-购买-走人的流程,我觉得漫无目的的在书店找书更有乐趣,而且偶然发现一本好书实在是令人感到满足的事情不是吗?

想了一下,年少无知的时候经常幻想的一种场景:考上大学之后,在去学校的火车上邂逅了我的那个她,一个穿着白色棉质衣服的香香软软的女孩子,然后一场感天动地的恋情就此展开……",,ԾㅂԾ,,"

是不是感觉这两者有点像?没错!都是期待寻常生活中的意外,并把这种意外当作浪漫!我也并不是说这不浪漫啦!只是我现在都快毕业了,坐火车起码也得有10次左右了吧!坐在身边的往往是old她或者他,甚至是他和她(;´д`)ゞ

同理,你在一个书店中仅仅通过标题和封面找到你当时恰巧想看的书的概率有多少?我们再退一步说,《预谋邂逅》难道不是更浪漫的事情吗?而且是自己选的欸!经过精挑细选万中挑一自己想读的的那本书欸!

b. 笔记本?

说到笔记本首先想到什么?高中各科老师们强制让写的错题本……嘛!算是笔记本的一种吧。高一高二错题本一直都是被当作一项很多余的任务来完成的,没什么用还浪费时间真烦!但是到高三之后一切都变了,反复的模拟考考前没什么事就刷错题本。一般是盖住答案重新写一遍(陷阱太多了)。成果是:数学成绩从90+,提到120+。所以错题本真的很有用,前提是用的起来!

同理,大家平时这种东西是怎么写的?或者更应该问目的是什么?这不是语文考试,没有必要拼命想为啥枣树要分开写,那种东西也费不着我们去想不是?我们是为了让自己的阅读体验更好对不对,能够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东西内心颤抖了一下对不对?那么去他妈的格式,去他妈的篇幅!老子按照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就行了。没错,这也是奥野大大提倡的。如果只是一心想写的完美,只会让自己越来越难下笔,格式什么的,是在重读之中发现问题之后对自己的自我纠正,而最开始一定是要以能坚持下去为首要前提的

c. 为什么要那么累?读完之后又不是完全记不住,书中的精髓一定会对我产生影响的

读书是分类的,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这么来一遭。有的书读完之后个人觉得完全想不起来才好。可是总会有那么几本书吧。让好像老长时间也没跳过的心蹦跶那么一下子,于是希望自己能够不要忘记这种感觉。再者,真的能理解精髓吗?书的全部内容都忘记?武学中无招胜有招是在有招之后达到的更的境界,妄想无招直接到无招是否太过机会主义?


技巧

i. 找书:取自生活

只有从日常生活中取材,才能反映自己真正需要的购书清单”,奥野さん提倡“在生活中你能想到的地方都准备一只笔吧!” 现在有智能手机所以不需要大家破费买笔了,只要有了什么想法直接写到自己的便签中就好,最重要的就是即时性,不要等,有了就赶紧记下来!

ii. 笔记本一元化:“在一本些什么都可以的笔记本里,增加关于读书笔记的记录”

两点原因吧:其一,“一日一记的日记式写法会因为偶尔写不出内容而出现空白,这样就会产生懈怠感”;其二,“准备好专门用来写读后感笔记本,每次读完一本书之后才需要打开笔记本做笔记。所以只要不是一天一本书,读书笔记的利用效率是很低的。”

iii. 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

“知道自己要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我们才会去调查那些我们从未在意过的出处、资料,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时你会惊讶的发现这个补充学习的过程就像是从零学起一样,需要费不少功夫,而能够正视这些辛苦工作的人,最后都不再对知识一知半解了。”

个人反思

1. 笔记本利用效率不高

没有重读的习惯,半年都不看一眼o( ̄┰ ̄*)ゞ

没有思想输出的正激励作用(害怕);

没有意识到重读的意义,而且小说数量远大于其他书本的数量,不容易处理

2. 笔记本中太多随笔之类的东西啦!读书笔记少

在日常信息收集处理环节,没有办法形成体系,读书数量不多;

什么都按照“葱鲔(wei)火锅式”,记录方式死板,有很多不适用的地方;

完全按照书本上来,没有转换为自己的东西。模仿也模仿不成功。

3.加油喽(ง •_•)ง

注:

“葱鲔(wei)火锅式”:书中提到到笔记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摘抄”、“感想”这种形式来分条记录笔记的方法。可能是因为葱鲔锅葱段和鲔肉是依序放入而得名的吧!参考网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