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李贺之《雁门太守行》
今日读到唐朝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此诗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当然,这也是李贺诗歌的特点。在这首《雁门太守行》里,这些特点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体现。仅以后两句为例,看看他如何注意设色和造型。这两句写主将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却不用概念化语言,又通过造型、设色、突出主将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活动,令人叹为观止。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古代的城不好找搞个现代的照片衬托一下气氛(侵删)
其译文如下: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这首诗积字成句,积句成篇,最后成为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前四句颇难碓解,后四句却比较显豁。
此诗是借诗舒情还是记述战争?这又是哪一场战争?
我一直认为如果读一首诗或一部作品不去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是理解不了的,于是查了背景资料,却发现这首诗背景有两种说法。
①此诗创作于公元814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
②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此诗放在卷首,韩愈看后也很欣赏。时在公元807年。
也有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可能是写朝廷与藩镇之间的战争。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814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背景不好定夺,那就尝试从内容上揣摩一二吧!
首句于“云”上着“黑”字,已感气氛沉重。而这“黑云”又“压城”以至压得“城欲摧”,明显有象征意义。那黑云压城,自然不会用以形容我军,那就是而是象征敌军了。
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甲光向日金鳞开”,在色彩和形相上与上句形成强烈对比,明含欣喜、赞美之情,当然是指我军。
始而黑云压城,适度围逼,既而黑云崩溃、红日当空,我军将士的金甲在日光下犹如片片金鳞,耀人眼目。是否意味着我军己经杀出孤城,击败敌兵。
一、二两句写围城与突围,下八句写乘胜追杀,直至兵临易水。
“角”是古代军用乐器。《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有“吹角收兵”的记载。联系上下文看,“角声满天秋色里”一句,是以虚写实。在读者想象中展现敌退我追的壮阔场景。
“塞上胭脂凝夜紫”中的“夜”字照应第一句中的“日”字,表明从突围至此,已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塞上胭脂”,旧注引《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解释,大致不错。紧承“角声”、“秋色”描绘塞土赤紫,已令人想见战血;于“紫”前加一“凝”字,更强化了这种联想。
由“日”到“夜”,以至夜深“霜重”,我军追兵已临易水,敌军自然先到易水。追兵尾随,敌军倘要渡水,便可能全军覆役,因而只能背水一战。“陷之死地而后生”,想到韩信的背水阵,就知道我军面临的形势何等严峻!鼓声不起,主将誓死,正是这种严峻形势的反映。
至于战争最后结果如何,诗人没说,我也未能查到,只能是读者们自己去想象了。
诗人运用特殊的艺术手法表现独特的艺术想象,或用象征,或用暗示,或用烘托,或以虚见实、以声显形、以部分代全体,给读诗人留下了过于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读者的理解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