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重要的6件事

2021-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夏岩

01.养成长线思维

罗振宇曾说:

“这个世界所有真正懂得财富密码的人,都是找未来要价值的。”

越是有远见、有洞察力的人,越会找未来的价值。

格局即是视野,登高才能望远。

凡事放远看远,多做能够产生复利的事情,

比如每天读1小时的书,跑30分钟的步......

当时间累积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你的思维和体质,都会发生质的改变。

人生也在悄悄变化。

02.戒掉拖延

拖延,会慢慢消磨一个人的心智,打击人的自信,让自己每天都活在内耗之中。

给自己制定一个五分钟原则:五分钟内立马行动起来。

把拖延的借口,扼杀在源头,不给大脑偷懒的机会。

可以使用PDCA原则,让自己的时间管理变得更高效:

P是计划: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

D是执行:开始去执行计划。

C是检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查漏补缺。

A是行动:对结果进行复盘,总结下次如何能够做得更好。

合理利用PDCA管理工具,理清思路,帮助自己有条不絮的完成事情,逐渐戒掉拖延症。

03.终身学习

随着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创造性较低的重复性工作,会逐渐被机器所取代。

铁饭碗不再是铁饭碗,唯有不断自我精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创造力,才是竞争力的体现。

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不断向上学习,向下深耕,由点到面,成为一个U型人才。

把技能与知识互相链接起来,为你所用。

04.培养思辨能力

什么是思辨能力?

以分析信息为基础,对事物和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评估,最终形成能够解决问题的决策或结论的能力。

我们每一天,都经受着各种信息的狂轰滥炸。

其中有好信息和坏信息。

好信息:能够给人启发,独立思考的内容。

坏信息:让人失去理性,无法做出正确决策,被人带节奏的内容。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思辨能力呢?

在阅读信息的过程中,不妨问自己,“我是否被情绪控制了?”

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是否客观?是否全面?还是以撩拨情绪,传播为主?

多看理性分析,有数据支撑,同时能启发你思考的内容。

05.多做复盘

哈佛大学大卫·加尔文教授在《学习型组织行动纲领》中曾指出:学习型组织的快速诊断标准之一是:“不犯过去曾犯过的错误”。

要想避免“重复交学费”,让整个组织快速分享个人或某个单位的经验教训,提升组织整体智商,也离不开这种机制。

复盘,能够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做更好的规划。

从一个单纯的执行者,到思考者的过程。

每周或者每个月对自己的工作,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是否与预期有差距,如何能够做得更好。

孔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

复盘,是逐步实现目标,最有用的工具。

06.破除信息茧房

什么是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如果你点赞了某个视频,某条信息,大数据和算法就会给你贴上标签,进而一直给你推送相同的内容。

久而久之,你看到的只有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

片面的观点,片面的信息,片面的事实。

大脑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破除信息茧房”呢?

关注多元信息,将单一兴趣发展为多元爱好。

多听听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声音,扩展知识面,走出单一狭窄的空间。

多去求证信息,提高自己获得信息、解读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思考。

别让大数据代替自己思考。

--闲聊时刻--

今天的内容,可能跟以往的文风不太一样,认知思维类的知识,小岩会比较严肃,之后每个月也会出这类型的文章喔~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

也欢迎你留言、在看、分享哦。

这是我为你写的140第篇文章

 2021.12.08

<END>

欢迎你来到

小岩的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