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考如何养成?

2022-09-10  本文已影响0人  高浩容

起点

前些日子,我读到一篇关于英国人类学家贝特森(Gregory Bateson)的评论,该评论谈到贝特森总是对他的立场直言不讳,有时还会显现出傲慢与自大。比如在《心灵与自然》(Mind and Nature: A Necessary Unity)一书,他对部分宗教、精神分析等对象的批判。

无论一位作者多骄傲,我阅读他的作品不是要跟他交朋友,我在意的是他到底说的有没有道理。有些人更在意对方的态度,对我来说这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有时根本不重要。

以很好的态度传递错误的信息,只会加重错误知识腐化人心的机会。

不说学术,就说那些卖没用保健品给老人的销售,他们就是靠情感攻势让老人掏钱。

因此我要强调,我不是说一个人知道真理就可以无赖,可以蛮横。而是当我们在探讨问题时,有时我们可以暂时放下对一个人态度的要求。

当然,一个态度好,又懂是非的人最值得交往,但如果退而求其次,至少就问题探究的领域,态度不是第一考量。

这里就谈到哲学讨论的起点,哲学讨论强调理性,并不是认为理性是唯一可靠的思维工具,而是既然讨论的目的是解决问题,那么至少我们要以理性为主。

这跟心理咨询师在做咨询,或者牧师布道的性质不同。

该理性的时候,把握不了理性,而是在非理性的部分做文章,如此何以展开哲学讨论?

相反的,哲学讨论是该理性的时候把握理性,该把握感性的时候把握感性。不只是哲学,任何事情要能做好,能够因时因地制宜是重要能力。

比如《论语・述而》记载:「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孔子用餐的时候碰到身边的人家里有丧,孔子的共情,使他和有丧的人同样吃不下饭。而当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去世,孔子可以为学生恸哭。

但孔子该理性的时候,那是理性非常,甚至教训起学生是一个不留情面。比如教训曾子对孝顺的误解,教训子贡做善事不恰当的时候。

因为哲学讲求理性,就以为哲学只强调理性,或是读到孔子理性面的文章,就以为孔子只强调理性,诸如此类的现象都是对哲学的误解,也是对人的误解。

回到这篇文章,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解开常人对对批判思维教育的误解。

解放

不少思想家在面对批判的对象时,他们的立场都很鲜明,尽管有时他们事后发现当初是错的,但这也不影响他们在每个阶段捍卫真理的原则。就像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他一度以为自己解决哲学的根本问题,后来他意识到当初的观点错了,他重新回到哲学中沉思。

在儿童哲学教学现场,有一点比成人培训现场有意思,就是更多的儿童更有批判精神,尽管他们欠缺批判性的方法。相较之下,更多的成人则学到了一些批判性的方法,但他们的批判精神在社会化和人际交往的规范化下,似乎自我压抑了,或者说驯化了。

某些人对此会借用精神分析的词语,用「自我阉割」来表述。我以前也用这样的词,可能未来偶尔也会用。

对于这个情况,我想用自我阉割太严重,毕竟社会化和社交的规范化下,导致某些人失去批判的初心,这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他们生来就愿意的。他们不是自我阉割,更像是被阉割。

不得不承认,某些时候认错的人会倒楣,比如两个学生打架,认错的那个人可能被视为责任更重的一方。诸如此类的现实,使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在意相关的生存之道。

所以是大家不愿意一起辩证性的讨论吗?不愿批判思考吗?在我的经验中,倒不是如此,大家只是没有机会得到辩证讨论与批判思考的机会,大家都被「错了会倒楣」,被那些「对人不对事」的帽子给吓坏了。

从小到大,多问的孩子有时会被视为是麻烦的孩子;主动提出质疑的学生会被当成问题学生。

我偶尔会在课堂上——时而以学生的身份,时而以老师的身份——怀念在辅大哲学系读大学时的上课氛围。课堂上,除少数老师,多数老师都给予学生和老师、同学尽情讨论、辩论、批判与共同协作的机会,老师还会给予学生指导。

自从离开辅大哲学系的课堂,我才发现那样的气氛,那样的课堂无比奢侈,就像随时可能绝种的生物。

能改

「我错了!」,出现错误和一个人尖锐的表达,或带有批判性的语言不相冲突。但有些人却认为这是冲突的,所以他们通过尖锐的表达,激动的肢体动作,掩护他们的心虚,望藉此避免道歉的机会。

批判精神和批判方法,既然能用在与他人的讨论上,自然也能用于自我批判。就像维根斯坦或其他思想家所做的,一个人的自我批判使他的思维得以螺旋上升。

不问是非,费力维护自己的既有立场,就像在隐藏一个明知故犯的错误。可如果我们想要从错误中学点什么,我们需要承认错误,藉此改正,活出现在,进而活出未来。

真正的批判,至少在我的哲学训练中当具有以下几点组成的步骤:

1. 指出对对方论点的质疑。

2. 提出对对方论点质疑的根据。

3. 表明自己的立场。

4. 对自己的立场做出有根据的解释。

5. 双方充分表达后,就分歧点一一进行澄清、辩护。

6. 再质疑、再解释。(重复1-4)

7. 获得阶段性的共识。(共识不是一致。认清一个无法调和的分歧点,这也是共识。比如一个人认为香蕉好吃,一个认为苹果好吃,共识是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歡吃的水果」,而不是雙方都得同意苹果好吃,或者香蕉好吃)

8. 讨论过程中,对事不对人,不要人身攻击。

盲点

从这里,我想谈的是,为什么有些人提出质疑时,没有必要刻意去回应。

常见的情况如下,和上述几点有关:

1. 不严谨的质疑:指出对对方论点的质疑,但没有根据。或根据多来自自己的感受,没有清晰的逻辑,或是有根据的资料。

2. 无根据的立场: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提不出解释。比如一个人说:「我就是这样觉得……」

3. 不给对方充分表达的机会,以至于双方无法就分歧点进行澄清与辩护。

4. 打完就跑:反过来受到质疑时,不愿进入「再质疑、再解释」阶段。彷佛只有自己才有质疑他人的权力,别人没有。

5. 不接受阶段性的共识,强求一致。

6. 讨论过程中,对人不对事,出现人身攻击。

当上述情况出现于日常生活,我一般不会继续投入和对方的讨论,也不会多做回应,因为如果对方无法进行批判性讨论,他可能就是想表达自我,或者抱着攻击的目的而来,我们没有必要满足他的意图。

不回应不等于错,但把精力、时间、情绪投注在一个明知没有结果的讨论上,这本身倒可能是一种对自我精力、时间与情绪的浪费。

如果是在课堂,那么我们有必要给予学生指导,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好使他能够分辨批判的意义之所在。

我一般通过下列几点,帮助学生掌握批判的意义,这些意义不但是批判的精神,在我看来也是做任何学问都该拥有的原则:

1. 允许害怕,但要表态

强调批判,那么就要鼓励学生发言,毕竟没有发言,何来论辩等批判行为的产生。

有些学生连举手都不好意思,这时候我们要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往往学生会有顾忌,或者恐惧。这时候我们要允许学生恐惧。

所以我一般不会说:「别怕!你勇敢举手!」

我会说:「怕很正常,老师以前当学生的时候,有时候想发言也会害怕。你可以在心底尝试看看,也许尝试几次,哪次就真的把手举起来了。」

但我会要求学生一定要表态,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不想说就说不想说。我告诉学生,「不知道没关系,你知道就不用来上课了。但你要表态,不表态就给了别人给你贴标签的机会。」

2. 机会平等,一视同仁

鼓励孩子发言,也鼓励孩子提出不同意见。但要注意一点,就是要注意孩子彼此交流意见的态度,让大家能够对事不对人。

同时,班级中总有比较活跃的学生,我们要给其他没那么活跃,保持沉默的学生机会。所以当那些总是举手的学生再次举手,我会公开说,「老师有看见你们举手,但我们要给每个人机会,因为我们是一起学习的伙伴。」

刚开始会有些学生觉得没必要给其他人机会,但当那些貌似沉默的学生发了言,渐渐地,大家都会知道有些人不是没想法,只是因为一些原因没举手。

我们要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反驳的机会、辩护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是给那些沉默的孩子机会。

3. 原则如一,包括自己

当我们鼓励学生批判思维,我们自己也要能够接受学生的质疑,以及他们对我们的反驳。碰到我们不懂的问题,我们需要告诉学生「我们不懂」,但我们可以跟学生一起寻求答案。

教师当然有更多的责任,不能都跟学生一个样。但至少在批判性这部分,教师要跟学生保持相同原则,毕竟多数学生都在生活中见识太多「说一套,做一套」的大人了。我想教师有必要让孩子知道,不是每个大人都这样。

结语

今年教师节适逢中秋。

对我来说,生日、祭日、节日没有太大区别。我不过生日,某些人好像觉得这天对我很重要,甚至强迫我过,这让我感觉我的生日不是我的,是别人的,真可笑。

然而,当我给予他人祝福时,我是真心的,因为我知道那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对方。

中秋快乐,教师节快乐。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前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