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几个值得社会深思的碎片
:2017年的一部标签为女性、儿童、性侵的电影进入我们的视野。但是昨天我才看到了这部电影。听到最多的声音是“中国版熔炉”,以及“为了过审最后的结局并不现实”。
看《熔炉》的时候,我的心里除了感动便是感动,它给我更多的是“我想对抗这个糟糕的世界”那激昂愤慨,义愤填膺的共情。
但是《嘉年华》不一样。
观影过程中,我总是感觉到血液倒灌,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从头到尾包裹着我。
我在豆瓣短评中看到了一句话。
我们拍出了熔炉那样的电影,却上演了比熔炉更惨的惨剧。
有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我想,值得你我,值得社会思考。
孟小文被妈妈拖进厕所里剪掉头发
这一段镜头很短,大概二十秒钟。
孟小文的妈妈哭丧着花了妆的脸,抓着小文骂:
谁叫你披头散发啊?
他妈妈的潜台词是:孟小文之所以被性侵,是因为她不该留长头发。
孟小文被拖进了厕所里,关上门,厕所亮起黄色的灯光,只有妈妈拿着剪刀的剪影以及孟小文的哭声。然后镜头结束。
这短短的十几秒,在厕所的灯亮起的那一刻,我这个屏幕外的观影人,突然好像神奇地和孟小文有了共情。我只感觉冷,还有莫大的悲怮。
花一般的年纪,被动的承受了性侵这样的伤害,还要被指责:是你的错,要不是你穿漂亮衣服,留长头发,男人哪会强奸你?
这是什么强盗言论?
儿童属于所谓的“弱势”群体,我希望“弱势”是指他们由于心智不成熟需要社会保护的“弱势”,而不是,随时可能被侵犯伤害的“弱势”。
如果小女孩害怕穿碎花裙,她也会害怕这个世界。
玛丽莲梦露雕像从人人欣赏到被遗弃
玛丽莲梦露雕像的第一个镜头片段是,沙滩上游玩的女孩们争相到她的雕塑脚下合影。这也不得不说到本片的另一个女孩儿了——黑户小米。起先的时候小米很喜欢她脚趾上涂的指甲油。
小米拿出手机,对着雕像裙底拍了好几张照片。
这段镜头,在我看来有两个寓意。
一是从玛丽莲梦露的受欢迎程度中讽刺社会对于性赤裸裸的欲望。
二是表现小米这时候还没开始成长,她对于这样的东西甚至是羡慕的。
雕像的第二次镜头是被贴上了许多小广告,无人问津。
小米拼命想撕掉那些小广告,这时候的她,已经开始直面到社会的黑暗之处,开始从美好世界的嘉年华里长大,离开。
美好世界开始崩坏。
第三次镜头,也是小米准备离开这个地方的镜头,她看见了玛丽莲梦露的雕像被拆掉,被运走。
她的失乐园不再,梦幻嘉年华也不再。但是她开始愿意自己去寻找一个真正美好的未来。
这就是成长。
我想,这也是嘉年华的意义。
孟小文进行第二次身体检查的长镜头
这是本片我觉得最丑恶的镜头描写。
小文视角的长镜头,我只感觉到无力和尖锐的愤怒。
孟小文第二次到医院检查身体时,在医院的床上,她叉开腿,身边没有任何家人,却有三个医生。
从小文视角来看,第一个男医生坐下来,戴上手套看了一会儿,他让另一个女医生看一下,女医生看了之后,抬起眼和第三个男医生眼神交流。然后第三个男医生坐下来,再次看了一会儿。
这三个医生是收到好处的。
最后判定孟小文:
无任何身体伤害。
太明显了。
虚伪又丑恶。
这是一个视角没变的长镜头,不超过二十秒,但是每一帧都让我觉得,人间太冷了。
这个结果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这种财权压制的势力,会让权威失去公信力,让正义的大部分人绝望。
我想,这不是我们要的社会。
写在最后:
我觉得这部电影可能在镜头以及人物塑造上还有些粗糙。
但是,他确实值得思考。
在我们的当下社会。
我们永远敬仰正义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