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旅

2024-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嘿把这个苹果放到你的头上

探险指南

若缺少以下道具,将十分影响体验。

——墨镜和防风的帽子。

简记


第一站:爬雪山

要说什么是西藏最多,那就是雪山,随处可怜的的都是雪山,雪山和雪山。

所以墨镜非常重要我的朋友,这绝不是一个耍酷的道具,它将非常有效地保护你的眼睛。

为什么我会知道这个?因为我就是没有墨镜的那位,全靠司机大叔的墨镜接济。

这次出游纯粹地是因为太久没出游了,于是报了个年轻人的户外团,据说可以看什么冰川之类的。

攻略?那种东西随遇而安啦。

总之我这个大画面的大概知道个方向就出门了,至今记不住那些什么嘎,什么迦,什么巴拉的。

唯一有印象的山峰是南迦巴瓦峰,这也是第一次听,但她的盛名竟然连我村子里的死肥宅都知道。为何记得住她,是因为她有十人九不遇的特征,整个雪山常年被云雾缭绕,而我们下车的那一瞬间,她就露出了山峰尖尖,大家都很雀跃——那个就是南迦巴瓦峰!那个就是南迦巴瓦峰!!看见能幸运一整年!

其实我就没看出她这个雪山尖尖和其他雪山尖尖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这不能怪雪山,也不能怪我。

总之我们走上了318公路,在它的某一段路上,拍下了南迦巴瓦峰。

然后回程时我们去了墨脱前面的那个必须拿红旗打卡的嘎……嘎隆拉隧道。

这是一条2015年修成的隧道。

区区一条隧道对我们基建狂魔来说有什么特别的吗?有的,这是一条哪怕是基建狂魔也要等到2015年才修好的隧道,可见它的难度多么大。

但我当时并不知道,直到我穿着南方小土豆的羽绒服,戴上墨镜和雪套,走了一段雪地——“我最远只走了300米,今天一定要破纪录!”

今天风和日丽的,队长你说得什么话?

最终,在充满不确定的雪地深度里,我们确实破了记录,爬上了雪山,迎接我们的是一轮超级太阳,它离我们如此近,近到在雪地里把我们的羽绒服都烤热了,而且出现了巨大的彩虹光晕,普通手机的摄像头在它的照射下完全无法采集正确的色彩。

我们在山顶堆了个雪人,80%的成员直接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晒伤,有些侥幸没涂防晒的男士们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变黑(幸好这不是永久的,晚上多敷几层面膜即可抢救回来)。

我们在雪地力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走着走着有人原地坐下拔脚,有些人开始跪着走,爬着走,滚着走。

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跟随前面的人的脚印。

我们在中途的小红房里回看这条通往墨脱的嘎隆拉隧道。

在这个嘎隆拉隧道之前,基建狂魔给出的方案是墨脱古路,于199年修建而成,这条路一年8个月被风雪遮盖,无法通车,墨脱县在那之前是完全是与世隔绝的。

徒步雪地之后,我觉得我完全不能理解这公路和隧道的到底是如何修建成的。

但我能理解为何这里会有旅行者带着红旗致敬。

第二站:游冰川看冰洞

原来这个旅程的重点就是看冰川,我竟然后知后觉才知道,总之我是来了再说。

嗯……怎么说呢?

原来冰川是这样子的。

第三站:冰湖

冰湖真的太美了,好安静,想在那里呆着。

第一次听冰面裂开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真的很奇妙,不可思议。

大自然为何会如此美。

本次旅行非常幸运,看见了南迦巴瓦峰,看见了满天星空,该下雪下雪,该天晴天晴,流星也看见了。而且全程没有任何幺蛾子。

团友都是那些对意外充满期待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不幸运呢?

提一下领队,为何想提是我很爱他们,他们真的做得很棒,身上有生命闪耀的样子。

为何想提还因为我很心疼他们,因为他们活得不得其法。

明明已经得其法,又不得其法。令我非常心疼,明明是好的,对的,社会和规则却没有对其进行嘉奖和鼓励,反而鼓励了另一边,那些不怎么精彩的。

我知道,我知道,亲爱的河水,哪怕我惋惜和心疼,也不会令小悉达多免受哪怕一点点轮回之苦。

我只能做我能做的事,帮本就属于我要帮的人。

导师与学生彼此相认,才对彼此有益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