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人性——《流浪地球》观后感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Fnozy

2019年2月10号,二刷《流浪地球》,感慨万千,不吐不快。基本不包含剧透。

01希望


“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如钻石般宝贵的东西”
虽然是二刷,当这句台词响起时,我感动依旧。我被重压之下绝不屈服的精神所折服,这正是我所缺少的。
最终,人类选择了希望。克服重重困难险阻,逃离险境。
而句台词在每一个时代都适用。

02面对压力

面对压力
压力、焦虑是这个时代反复出现的词语。难道我们现在就处在地球可能毁灭的剧情中?
成年人的世界一直都伴随着压力,哪怕地球暂时没有毁灭的危险,无论在哪个时代。
抗美援朝 长征

无论是长征还是抗美援朝,都对中国历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我曾经设身处地的想过,在外族入侵的压力之下,我是否会绝望,是否能面对这种压力?
答案是否定的。
不要说如红军一般,长征路上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还能“四渡赤水”得这种神炒作;更不要说在朝鲜,用血肉之躯将用钢铁武装起来的敌人顶在了38线上。
看完《流浪地球》我发现: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压力下寻找希望,是一种很宝贵的能力。
正因为拥有希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一切。

03反脆弱

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塔勒布在书中做定义的“反脆弱”,是那些不仅能从混乱和波动中受益,而且需要这种混乱和波动才能维持生存和实现繁荣的事物的特性。
——摘抄自《反脆弱》

很多人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温室里的花朵”——美丽而脆弱。无论脆弱还是坚强,世界自有其运行规则,意外、冲突、压力必然会降临到每个人的头上。
我们可以自怨自艾,也可以在压力中找到希望。


《反脆弱》

而《反脆弱》这本书从理论层面指导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不确定性的压力、意外、冲突,甚至从中获益!
这正是这个时代、每个时代的宝贵能力!既然前人指明了道路,我们需要的只是学习!

04人性


刘慈欣的作品经常拷问人性,让人在极端的情况做出抉择。
灾难面前,是家庭为重先送家人回家、还是大局为重先执行救援任务?
集体优先还是个体优先?对于这个宏大的话题我无意展开,只能因时因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是我们需要要知道!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你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人在黑暗中替你负重前行。
——出自初禾《子弹呼啸而过的岁月》

同时,人类一路进化而来,有别于其他动物,能够逐渐脱去“兽性”获得“人性”还在于我们懂得不断学习、成长!

05成长

脆弱
成长离不开学习。
在《反脆弱》中,作者将“课堂学习”列为“脆弱类”,因为其是非自然的;将“现实生活,学习是痛苦的”列为“坚强类”,为了现实的目标去学习,虽然痛苦也可以克服;将“现实生活和图书馆”列为“反脆弱类”,学习发端于好奇,好奇引发研究,研究的结果形成书籍存放在图书馆里,人类的自然的学习行为就是这么简单。
到了今天,很多人以为只存在课堂/知识学习这一种形式,忘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学习。这个部分可以阅读我的文章《解锁学习新姿势:运用3张便签在经验中学习》,学会在经验学习,为成长加速。

06结尾

最后,我想以洋溢着昂扬斗志的《国际歌》的歌词作为结尾。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20190211“饥寒交迫”写于室温15℃的北京家中,“反脆弱”实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