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的情绪和社会发展—自我理解
2019-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都叫我老师
学前儿童对自我的概念都是与具体的属性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会花很多的时间来维护对物品的权利,儿童自我界定越是强烈,他们的占有欲就越强,会说“我的”,早期对物品的争夺并不是自私的表现,而是自我发展的迹象,即自我发展的迹象,即分清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界限。
更加坚定的自我也能使得儿童能够在解决对物品的争夺、玩游戏和解决简单问题时进行合作,因此在促进友善的同伴互动时,可以把幼儿的占有欲看成是坚持己见的表现“是的,那是你的”,并鼓励他们进行协商(“但是过一会你可不可以给其他人一个机会?”,)而不是坚持分享。
家长在和孩子谈论孩子的过去行为的时候给到的评价,丰富了孩子的自我概念认知。每一种文化父母的评价也是不一样的,研究者花了两年时间,调查发现,不同文化中的父母对孩子的孩子差异,也是影响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父母总是会对孩子说“你这样做,让我很丢脸”“你这样做,给别人制造了麻烦,让别人觉得你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强调哪些行为不对,应该如何去做;爱尔兰的家长会把孩子的行为与积极的品质相联系。
随着自我概念的出现,自尊出现了。4岁的时候儿童的不少自尊开始出现,例如,在学校学东西、结交朋友、与父母相处、感到身体吸引人的自尊。但是因为很难区分实际能力和理想能力,如果问他们可以做到多好时,他们通常会认为自己能力非常强,低估任务的难度。然后一个4岁的孩子在遇到失败后会很容易放弃或者丧失信心,他们会认为自己不能解决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非常难的拼图,很高的积木。成人可以这样做避免儿童自我挫败:调整自己对儿童能力的期望值,为儿童尝试解决困难任务提供脚手架,强调儿童的努力或行为的积极方面,指出儿童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增强儿童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