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心理健康(一):拿得起,分类应对技术,建立自信
小和尚过河故事,背着“老虎”过河,“我都放下了,你还背着”,拿不起,放不下,想不开,但能用语言表达诉求,心理健康表现。
如何拿得起?朋友圈拿得起,打趣嘲笑,其实都可以拿得起。
肯尼迪名言,“不要问社会为你做了什么,多问问你为社会做了什么”,代换为单位,家庭,别人,个人,“不要问你为别人做了什么,多问问你为自己做了什么”。
工作为了什么?
目前实现了多少?
怎么做到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5种分类,。麦克米兰工作动机,3种分类。自我感动五件事,建立自信。
要想拿得起,操作技术就是分类应对,日常生活小事都如此,比如外出下雨应对,堵车迟到应对,忘记带饭卡应对,股市标的买卖应对。
情绪管理,压力也是情绪的一种(应激),采取分类应对技术。
先识别四种心理状态,死的活的,正常不正常,健康不健康,再分别应对,死的不说,不正常的顺着说,不健康的示弱说,健康的讲道理直接说。
如何识别?
死的:先看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正视自己看到自己是活的,躲避回避者心理状态是死的。抑郁症患者“哀莫大于心死”,生不如死,生无别恋。
不正常:三原则,主客观不一致,知情意不一致,人格不稳定。
正常不健康:较真,抬杠,讲大道理,不看别人需要。
正常健康:自知之明,能上能下,自嘲,及时认错,担当责任,不回避问题,直面困难,承认人生苦难重重,三观正。
提醒,心理状态是当下,不是对人整体判断。
只要区分出来,应对非常简单,难在区分,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人说人说见鬼说鬼话,区分最难,区分意识最难,遇事遇人不顺,本能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判断对方心理状态,这是情绪管理失败根源,训练可以提高。
通俗区别,死的心不在焉,不正常的愤怒,不健康的爱生气爱讲道理,健康的共情和示弱。
直觉感受来区分判断:让世界不舒服,让自己不舒服,让别人不舒服,让别人舒服。
通过表达诉求方式区分,冷漠以对不表达诉求是心理死亡,用行动表达诉求是不正常,用情绪表达诉求不健康,用语言表达诉求
举例。假期下班回家看见孩子打游戏,如何应对?
健康应对,“上班一天这么累,看到玩游戏担心上瘾,能不能歇会儿”,一般会发火,发火后面是担心上瘾,欲望没有满足,用语言表达欲望诉求。当然最高级的故意为之,问玩了多久累不累,喝水了没,吃水果了没。
如果自己心理不健康,带着情绪嘲笑,又玩了一天吧,作业没有写吧。
不正常呢,看见打游戏,火冒三丈,大打出手,砸了电脑。
还有极端的,看见孩子打游戏,怕冲突不敢管,或者习惯了正常化了,这是失职,回避,心理死亡。
关键在于对孩子回应的应对,也就是区分孩子健康状态应对。孩子无动于衷,心理死的状态,先闭嘴。孩子顶撞发怒,顺着说。孩子生气不情愿关电脑,调侃提问说。
维护心理健康第一句话,就是训练拿得起,思路是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找到当下欲望需求,合理表达出来,行动起来,具体采取分类应对技术,通过成功案例,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