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让你读100本书都记得1之学什么

2018-03-10  本文已影响42人  beau远方

白天为了眼前的苟且,疲于奔命。晚上为了诗和远方,读书写字。拿起心爱的书,想与作者来一场高质量对话。从第一个字开始,飞快的扫描。眼球有节奏的左右来回摆动,字快速飞过,随着书内容的深入,脑子渐渐混沌,眼球摆动也越来越慢,越来越慢,慢慢上眼皮越来越沉,头越来越低,直到磕巴惊醒。再次阅读,脑袋有些发懵,但很快几分钟扫描完了一页。读了什么,全然不知。再重新阅读一遍,大概想起内容。然后写文章,却仅仅只有印象但不清楚。

问题出在哪儿呢?怎么会读不进书呢?怎么会记不住书呢?难道是自己不喜欢读书嘛?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天生就喜欢学习,但是不喜欢填鸭式学习。就像上段说的,我不断接收信息。没有反驳判断思考,只是被动吸收。事实上人喜欢的是问题探索式学习。你看我们还是baby的时候哪一个不是学习者,来到新世界到处充满疑问,东张西望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再大一点会成为让大人头痛的十万个为什么。学的不亦乐乎。因此在读书的时候也要带着自己的问题阅读。

在我看来读书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那就得先学,再用。这里就有个问题了,学什么呢?学习作者的观点,那是照单全收嘛?显然不是,因此还涉及到怎么学。最后,现在很多人的问题是懂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为什么?因为没有知道做到呀?所以最后得谈谈怎么用?

就论述类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就介绍了这三件事: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

首先来谈谈学什么。

从作者的角度,一本论述书就是在传递观点。那么很明显,我们在学习什么?学习观点。而观点是流淌在文字中,一句句一段段组建成意思,意思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了观点。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往往作者在写书时有的放矢,20%才是精华,浓缩了他的观点。那我们细细思考这部分岂不是事倍功半。那怎么找到这些地方呢?首先从读者理解的角度看,作者给粗体的显然是重要的;超出你认知的字、章节能突破自己的是重要的;还有学科的专业术语。其次从作者写作的角度看,问题与答案。为什么这么说?你看一篇文章为什么喜欢看,因为它能解决你的问题。所以作者在书写的时候就先提出问题,然后给出答案。这里就是作者要说给你听的。所以问题和答案就是作者想表达的主旨,需要用纸笔协助好好思考。

可像文章开头难道我不是在找书的意思嘛?还是犯困呀,记不住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没进脑子。也就是心理学家说的短时记忆容量少,后面的内容把前面的挤出去了。

经心理学家研究,人记忆有两部分,一是短时记忆,一个是长时记忆。当你看字时,用几秒钟理解了意思,随即阅读下一部分,这是发生在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缺点:容量小,易遗忘。当后面的内容映入眼帘,也随即把前面的内容挤出脑子。也就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最后读完什么都没剩下。那怎么办?我们就记不住东西了?不要慌,我们人类还有个难忘脑长时间记忆,难忘脑长时记忆:容量大、难忘记。我们常说的知识体系就储存在这里。进入难忘脑就不容易被挤出去了,会长久的记得。那怎么让学到主旨大意进难忘脑不被挤出去呢?点:放慢速度思考,逻辑,复习

经过心理学家的研究,思考后信息会从短时记忆进入难忘脑长时记忆。而思考发生在短时记忆中,避免脑容量不够,我们就得控制信息量,思考完了脑中的信息,再放入新信息。很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在20%精华部分用纸笔协助,写下思考过程,这样能做一个主动探索是学习能收获更多。

在20%精华部分细细思考,把这些挪进了难忘脑。想着总算是不会忘记了吧。可是问题来了。明明我阅读时做了笔记,可第二天还是想不起内容。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接下来要谈的第二点,大脑喜欢逻辑。比如请你花几分钟记住i l c y f o  y m u e o 这几个字母。然后过10分钟,记住了几个没几个吧。但是如果重新组合变成i come fly you4个有逻辑的整体呢,10分钟后能回忆的字母是不是多了。但是几个小时后呢,又没几个了。现在给你一组这样的i t a c e e h o t a n d字母,组合得有逻辑的句子i hate to dance 。10分钟、几个小时后仍旧能记得不少。为什么会记得越来越牢呢?因为第二次把字母组合成有逻辑的单词。而第三次不仅字母有逻辑,成为单词;单词之间也有逻辑,成为句子。 因此我们在概括了一段主旨大意后,要与此前的段落主旨整合,成为更大的逻辑整体,也就是全书的逻辑框架。如果作者已经在总结章、前言提供了逻辑框架,也同样有效。后续知识点你就能很快知道放在哪部分了,有逻辑就有效。如果没有只能自己来做了。而且经过自己思考记得更牢。怎么做呢?我有个办法,每阅读完一段整合成更大的整体——本段主旨,再看看此前段落主旨,然后把两部分整合。这个整合的过程既做到了放慢速度思考,又做到了逻辑。所以还是比较有用的。

这么做完,我想起码第二天回忆的时候能记得不少。可是问题又出现了,第三天、第四天记得的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要讲的第三点,复习。根据罗宾斯遗忘曲线。人的记忆在第一天遗忘的最多,此后每天也都在遗忘,可是遗忘率会降低。最后到第七天没被遗忘的就会长期进入难忘脑长期记忆,不再遗忘。那怎么办呢?我可不希望我辛辛苦苦学习到的东西就此白费。但是同时有另一个发现,只要我们经过循环记忆就能够减少遗忘。说的简单点就两个字:复习。在上一段说的看看此前段落主旨,其实就是复习。同样的我们可以把这个细小的复习放大到天,第二天先复习,再阅读。放大到周,第二周先复习再阅读。所以每阅读完一部分进行整合,复习很重要。

学什么已经分享完,接下来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时就要进入怎么学和怎么用。希望通过下周的阅读能够为大家分享更好的内容。同时待解决的疑问是第一层级中,分析阅读为什么会有这两个规则:了解作者要解决的问题,作者已解决与未解决的问题。

参考书目《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