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别传
教外别传:
汉传之禅宗,号教外别传。
除禅宗外所有汉传的其他宗派及南传、藏传佛法,都是依佛及佛的圣弟子们的开示去见证法。因此,皆可名为教下所摄。从这个角度来说,禅宗以外的佛教修行门派,都属于声闻乘。
然而,禅宗之操略有别于教下,故名教外别传。
禅宗,不是依照圣教去见证法。禅宗是一种启发性的点化。真正的禅宗,是接引上上根人。真正的宗门行者,是依善知识的点化,去自参自悟,是真正的学佛。
什么叫学佛?佛陀的悟道过程,依经律论的记载是这样的:
太子出四城门,见老病死及一沙门。太子知道人人都免不了老病死时,便决定效仿沙门,辞亲割爱出家修道,誓愿解决老病死。
为了解决老病死,太子沙门首先是向当时成就最高的两个老师学习。当太子沙门的成就已经达到老师同样的境界时,太子沙门发现依然没有解决老病死的问题,于是便去效仿苦行外道吃苦了苦。当太子沙门的苦行已达到了极致而依然见不到解决老病死的一丝希望时,便彻底的放弃了学习和效仿,只能去自参自悟:
为什么会有老病死?这是太子内心深处的关切。内心深处的关切必定就是未知欲知。未知故,心中有疑,此心相续绵密名为疑情。未知欲知故,他念不生名为止、亦名为定。未知欲真实知故,则如实的去观察,名为参、亦名观、亦名毗婆舍那。这其实就是先提出课题,然后如实的观察以获得全面的真实的认知,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正思维三昧,也是所谓的审查随观智。
太子依正思维三昧而见生老病死的缘起缘灭而自觉、自悟、自证涅槃。
禅宗,其核心要领,说白了就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是正思维三昧,就是在找不到老师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先天就本具的无师智、自然智去解决问题!
每个人的关切是不一样的,不同层次的人所关切的课题也有层次上的差别,但是,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关切,疑情、未知欲知而如实的离心意识的参究是自动现起的。
禅宗这一法,传至如今,会者希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