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项目资源优化工具——项目管理的新图景
照顾过小孩子的朋友都会有类似的经验,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有一个特别爱哭闹,另一个自己会好好玩,通常那个哭闹的孩子都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反而是乖孩子被忽略掉。其结果会怎么样?本来很乖的那个孩子也学会了哭闹——因为在这个家庭里,只有哭闹才能得到更多关注。
好项目是怎么做烂掉的?
其实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我们的项目团队都特别倾向于用更多的精力去处理一个特别难缠的项目——例如业主思路不清晰的,总在变更需求的。假如有个项目,需求清晰,目标明确,不折腾人,反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便上几个人搞定就好了——因为那个难缠的项目拖住了太多的人。结果会怎样?那个难缠的项目依然还是烂项目,而本来的好项目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源投入,也很难达到甲方预期,好项目也做成了烂项目。
以项目为核心的智力型团队或企业,多大程度上做到项目资源优化配置,对项目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对一个项目投入的核心资源无非三种:人,钱和时间。
对于项目资源配置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的思考:
如何从运营角度评判项目的优劣?
如何保证对好项目作出相适应的资源供给?
如何真实了解队员在项目中的工作状态?
如何实时监控人力成本使用进度,保证不会超标?
在我们提出这些问题思考的时候,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目前
我们的项目管理状况
报价
我们在开发Time-cost的过程中,会持续同外包团队协商合同,我们发现自称是码农甚至是码畜的程序员们对项目报价原来是非常理性的。他们报价的基础是人天价格,在报价表上会有所需人员列表,和每个人员每天的价格,再加上公司成本和利润等,从而得到项目的报价。我是建筑师转行IT,我知道建筑师们是如何给项目报价的:"上次类似的项目我们报价300万,做下来没出什么岔子。最近行情不太好,280万吧!”相比之下,真是缺乏理性的思维。
运营
一般较大的项目运营都需要分解项目到小的团队——一个项目经理(或是公司领导)带领几个团队来协作任务,每个专业团队都会有一个专业负责人带领几个设计师。一般情况下,大多设计师都还是非常努力的,在专业团队这一个层级,本来有一条隐形的人力成本线被悄悄突破了。在项目经理的层级,也会有一条看不见的累计成本线被悄悄突破,项目经理或是公司领导只是选择把头埋在沙子里,视而不见而已。
项目经理或是公司领导只是选择把头埋在沙子里项目结算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一两年后),领导出现了,告诉设计师们,"我们只有30万可以作为项目分配”。而设计师觉得,“我们好像干了60万的活儿!” 矛盾就这样产生了。今年春节前上海某设计公司被人喷漆时间,很可能就是这样的运营管理状况造成的。
分配
就算是到了某一具体项目内的分配,同样也是一头雾水。公司领导或是各团队负责人其实并不清楚每个队员的具体贡献,分配比例大多靠拍脑袋,一定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问问自己,三天前干了什么,都不一定能记得清楚。对于项目管理者而言,队员在半年,甚至是一年前都干了些什么,真的是只有鬼知道。
我们很多公司的项目管理,还处在石器时代。综上所述,我们很多公司的项目管理,还处在石器时代。
一方面是石器时代,另一方面新的趋势也正在显现。
还是从Papi酱这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说起吧。前段时间Papi酱遇到一点儿麻烦,广电总急觉得她说脏话太多,要求她”视频下线整改,去除低俗内容”(就TM看不惯老百姓开心一点,就只能让你们看手撕鬼子)。还真有个较真的哥们窜出来为Papi酱做了统计,要看看她到底说了多少脏话。
这就是我们要谈到的项目管理新趋势之一:
趋势1,大数据
凯文•凯利在《必然》中写到:
“在2050年,会有另外一个白胡子老头问你:你能想象在2016年当一个发明家会有多棒吗?那是一片广袤的处女地!你随便找个什么东西,都可以加上人工智能,上传到云里面去。”
其实即便是在现在,传感器也是无所不在的。
汽车仪表盘就是最常见的传感器收集数据的表达。从仪表盘上很容易检测到当前汽车的状态,例如速度,发动机转速,当前油耗,汽车行进方向等。
手机,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也是典型的传感器。例如苹果手表收集到用户的运动数据就能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
生活中的大数据已经无处不在了。例如Uber过一段时间就会发邮件告诉用户,在这一个时间段内,用车的次数,总共的里程和花费等——比用户自己还要清楚。携程也有类似的功能。
还是在《必然》里,凯文•凯利说,
"追踪个人所有活动的自动化自我追踪技术成为常态后,将会出现一种新的专业分析师,为你解读数据”
丕丕基就是为智力密集型团队解读数据的人。
趋势2,算法崛起
目前互联网行业中很多独角兽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算法驱动的。例如亚马逊,每次打开亚马逊,网站都会根据用户之前的购物偏好给出相应的推荐。Uber也会根据一个地点附近Uber车辆的数量和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算法来调节车费溢价的数值,以便让真正有出行需求的用户总是能够得到服务。
萨利姆•伊斯梅尔在《指数型组织》一书中指出,
"越来越多的商业决策将由算法驱动;人工智能替代很大比例的只是工人;人工智能在组织数据中寻找规律;算法嵌入产品。”
算法崛起,已经成为清晰可见的未来。
趋势3,知识和创造力的时代
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知识和创造力的时代。人才,超越了土地和资本,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实早在10多年前,黎叔就说过了,"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互联网界一直流行着一种说法,”你再也雇不到高级人才,只能是同他合作。”
还是以Papi酱为例子来说吧——尽管这算是网红的极端案例。就在上个月Papi酱视频的贴片广告拍卖出了22,000,000元的天价。这样的人,还可能去雇佣她吗?
趋势4,新常态
李总理提出我们的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由于专业背景,我还是先说建筑设计行业吧。一张图表就能说明什么叫新常态。房地产投资增量程急剧下滑的态势,而建筑设计行业的市场,95%以上都是投资增量造成的,投资增量下滑直接就意味着建筑设计市场的急剧萎缩。
朋友圈有大量文章谈到,未来5年内,95%靠关系靠压榨员工的传统私企都会破产。所以新常态的挑战远不止在建筑设计一个行业。未来的公司,一定不会再依靠捆绑权利等上游资源,而是认真研究如何提高企业效率——也就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
为何我们的项目管理还在石器时代?
很多时候是行业思维惯性造成的。
●“我们主要一靠关系资源……”
●“我们之前一直都这么干,也挺好……”
●“设计工作没办法量化……”
●“设计工作不能量化……”
●“我们是设计师,我们很特别……”
前面的说法,按照我们对新常态的解读,在新的时代当然是靠不住的了。至于 “设计师很特别”,又能有多特别呢?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文化精髓的围棋,在阿尔法狗的眼中,还不就是一堆代码和决策树。
此时让我们回头再看看项目运营管理的本质:
项目的经济逻辑
其实项目管理的经济原理非常简单,项目利润=项目回款-项目成本。而项目成本又可以细分为人力成本,报销成本和分摊固定成本。后面两项都有清晰的数值,只有人力成本,在类似建筑设计这样的智力密集型行业中是最算不清楚的部分。
量化人力成本必然牵涉到量化单位。还是以建筑设计为例把,很多设计计算工作量的单位是面积单位,例如平米。而这个单位选择也是非常麻烦的,因为不同类型的设计,每个单位面积上面附着的工作量显然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面积的普通住宅设计同酒店设计,工作量差异巨大。所以很多公司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添加了难度系数,距离系数(异地项目显然更耗成本),复用系数(只有三个房型的安置房相比商品房显然更省心)……不一而足。这就造成了设计公司工作量统计超级复杂,很多公司到了第二季度还没有把前一年的工作量算清楚,最后就完全成了一笔糊涂账。
经过多年的思考,我们发现其实只要两个参数就能确定设计师(智力工作者)的工作量,那就是:
1.设计师在项目上投入的有效工作时间
2.设计师的时薪。
这就是我们第一款应用叫做Time-cost的原因,这两个单词正好同上述两个参数对应。
很多设计公司没有采纳这个简单的方法,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工具来记录和统计有效工作时间。
我们开发出Time-cost, 就是作为
项目运营数据的传感器
队员每天只用不到15秒的时间进行填报,Time-cost就为队长收集了项目运营的大数据。这就像是虚拟的智能穿戴设备,用很小的代价,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Time-cost后台会自动分析这些数据,将结果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反映给队长。接下来Time-cost还能够通过对既往数据的分析,在算法驱动下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行预测,并指导队长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Time-cost实际上就是
中小企业的AlphaGO
下个月,队长登入Time-cost,就能看到这个仪表盘,就像是汽车仪表盘一样展现团队的实时状态。中间是团队成员平均工作强度,类似于百公里油耗。左边表板显示团队所有项目的综合健康指数。右边表板表达所有队员的心态状况,指针偏向笑脸就说明团队成员状态不错,如果指针接近哭脸,那就要小心队员可能都要跑掉了。
队长仪表盘这个界面向下拉动,还能看到所有项目的健康状况,点击项目名称就能对项目资源配置进行调整,我们甚至会针对不同的情况,给出资源配置调整的建议。
后面还有队员列表,同样也会针对每个队员给出增减工作量的指导建议。
队员仪表盘最有意思的还在队员界面,队员登录后也会看到一个仪表盘。在仪表盘中部,队员可以随时输入一个数值——今年预期收入——这个数值我们不会让队长知道,也不会让公司知道,但是,这个数值会在队长界面上反应成左边的图表,表达队员的工作意愿,让队长知道队员是想要增加工作量还是与此相反。当然在右边还有一个图表是给队员自己看的,看看要达到自己想要的收入预期,需要多高的劳动强度,是不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如果队员输入了不切实际的收入预期,这里会自动爆表,提前帮助队员调整心态,不用在双方都有误解的情况下累积爆发。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算法驱动
一定是将来项目管理发展的新方向。利用我们收集到的大数据,还有很多可挖掘的领域,我们会用各种算法得出各种预测,为智力密集型企业提供项目管理建议。
丕丕基的愿景,就是为中小企业插上大数据的翅膀,让中小企业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