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突然发生的时候

下午太阳没落下的时候,天气难得的好,天高地远,静谧如画,岁月静好也不过如此。
晚饭已经吃完,连碗都刷完拾掇好,家人分散在各个屋里,都自顾自忙着。我和姐夫在客厅看冬奥会,不时答句话。
大概是六点半左右,楼板突然轻微上下颠了一下,略有感觉,一出神,还来不及发端下次想法,比上一次更大幅度旋至,上下颠动到来,整个人陷在沙发里,像被往上弹了一下。这个间隔,对于感知刚刚够用,对于认定来说也凑合足用了。南侧的一排玻璃发出剧烈刺耳的抖音。附近人家放花炮也从来没有过这么明显响应。姐夫转头看着我,我抬头看着他,看到他睁大的眼睛,我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难道地震了?”,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地震横波就来了,整个楼瞬间晃悠起来,剧烈扭动,人是大脑空白,脚下失重,腰被横拽着,声音一齐作响,感觉楼体如一根摇晃的弹簧。持续的时间短暂而漫长,对于一次惊吓足够了,对于感觉不明显的人来说,尚可以迅速回过神来开开玩笑。
我和姐夫赶紧到各个屋子喊大家,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每一步都感觉眩晕,外甥女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说只觉得床晃悠一下。爸妈从屋子里出来,大家匆匆忙忙穿好衣服,我守着门,姐夫带着N和Y,两个最需要照顾的人,先后走出去,我找不到羽绒服,也不想耽误时间,想这样就下去了,但是外面太冷了,妈给我找了墨绿色的户外衣,然后爸妈和我一起下楼了。跟着走,没有念头。
楼下聚了很多人,都在讨论刚才发生的地震,惊魂甫定,有人打电话给人报信,那头还不信,发生很长时间争执,口气越发不耐烦,有这样的事情吸引注意力还是挺有趣的插曲,人真的很奇怪,仿佛我们在经历不同的事情。同楼的一家老两口,边描述地震中不由己的形象样子,边开车门游泳去了,打趣道,困在泳池里也不错,此刻升级为雷雨震巺无阻的好习惯。姐姐去吃饭了,联系上了,饭局兴致无减。我联想喝光的啤酒瓶子倒过来放置在狼藉的桌上,倒是能提高警觉。大家在楼下热烈探讨着地震烈度,有人说足有五级,有人说三四级,很快别人说,手机上有消息了,四点四级,震中是永清。原来,离脚下不足20km。
大家在楼下站定,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姐夫开车去他父母家了,住的楼层更高,担心起老人来。我们商议往小区里的广场走开去,爸边走边讲唐山地震时候,他在天津时候的经历。这种经历有过一次就难以忘却,无数次听人描述,甚至在海淀公园也模拟过,只不过真正经过一次,终于能够有所体会了。祝愿大家安好。
下楼的时候,衣服都无心找了,平日里手机在睡觉时候恨不能抱着,一旦突发状况,发现其实最不重要,不意在哪。朋友圈应该很热闹。
有人说房山震感很强,问了房山的朋友,夫妻俩都若无其事的样子。海淀的朋友说着实惊吓了。
回忆了一下几种地震模态,真的很痛苦和恐惧,感觉像自己像动画傀儡。保护不了家人,地震来时,才发现学的知识远远不够用。七点多,上楼看新闻联播,只字未提,网上说首都圈五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有点心不在焉。刚刚好像触动到了一些生命本能,八点钟家里三个最小的组队在百万英雄组队答题,人人都有复活卡,很欢乐,我和外甥女一起玩keep,十二岁的她有六年的舞蹈的功底,我是一个笨拙的胖子,同一个动作,她像世外高人,我是平庸的买家秀,其乐融融。
我把手机放到桌边的书上,滑到地上,心疼不已,接杯水回来,发现又拍在地上,咦,原来是这本《中国好人》封面太光滑了,虚惊一场。
地震风波就过去了。我以为我会失眠,在不知不觉中沉沉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