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策划文案、产品经理、产品运营、营销策划

小米的品牌延伸,我只给90分

2020-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c61635114d12

近几年,似乎一谈到商业相关的话题,都很难离开对“小米模式”的探讨。小米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奇迹,销售额不断打脸了分析师早前的言论。但是,这跟他的品牌延伸有多大的关系?如果他不做品牌延伸,会不会取得更爆炸的业绩?

我们先来看几个品牌延伸失败的例子。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什么是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指利用现有品牌名进入新的产品类别,推出新产品的做法。

比如厨邦,最早从一瓶厨邦酱油起家。用了绿格子这个超级符号,并打出“晒足180天,厨邦酱油美味鲜”的口号,很快就占据了各大超市的货架。

厨邦酱油

后来,厨邦采取了品牌延伸的策略,就变成了这样。

厨邦的品牌延伸

一夜之间,厨邦开始出现厨邦花生油、厨邦鸡精、厨邦米醋等等一系列调味品。但遗憾的是,它的花生油拼不过鲁花、调和油拼不过金龙鱼......除了厨邦酱油和鸡精,你又记得厨邦的哪些产品?

还有,像“霸王凉茶”曾经的失败。“品牌延伸陷阱”,让企业陷入了危机(是的,就是卖洗发水那个霸王,它出的霸王凉茶你敢喝吗?)。曾经在家电领域非常成功的“海尔”,勇气可嘉推出了“海尔电脑”,市场反应平平,经过三年的挣扎,“海尔电脑”最终以失败收场。

曾经的霸王凉茶

如果以上两个品牌大家都没听说过,那董明珠亲自代言的“格力手机”,大家肯定都有印象吧?营销虽赚足了眼球,但最终的销量却同样惨淡收场。

董小姐的格力手机

《定位》之父特劳特曾说过:品牌竞争的终极战场是消费者的心智,品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你在用户的认知中占有一个空位。

所以,品牌延伸会稀释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份额,会让消费者不知道你究竟代表了哪个品类。最终在做购买决策时,会选择那个品类里的专家品牌购买。比如买花生油时,消费者会首先想到专注做花生油的鲁花,而不是厨邦;买手机时,消费者会优先想到专注做手机的iphone,而不是格力。

但也有特例,比如曾经依托儿童饮料起家的“哇哈哈”,进军饮用水领域时,仍然做的很好。“六神”由花露水到沐浴露的品牌延伸,反而带动了其整体产品销量的提升。为什么同样是品牌延伸,但最终的结果却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

娃哈哈矿泉水

还是回到小米。有人说,小米的品牌延伸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小米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已经从一个“手机”逐渐演化成了“高性价比”的代表。毕竟,没有人不喜欢高性价比的东西。

的确,虽然小米手机的市场份额降到了10.5%,只有华为的近四分之一,但小米靠其他产品的利润能够交叉补偿呀。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的品牌延伸确实是挺成功的。

2019 年中国手机市场报告

那么问题来了,小米如果不做品牌延伸,那他的业绩会不会更加爆炸性的增长呢?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回答——是不是所有的电子产品,用户都在追求性价比呢?

答案显然不是,比如游戏发烧友。

他们会花几千块去买一个游戏专用的机械键盘,是为了在打游戏的时候能有更好的手感和咔咔声的生音体验;他们会花几千块去买一个游戏鼠标,是为了鼠标移动能够足够精准,以便在激烈对抗中也能够迅速锁定目标,从而一击毙命;当然,他们也会花上万块,去买一款游戏专用笔记本,是为了能在游戏时有更好的性能和画面质感,成为王者。

游戏鼠键

显然,他们不是小米笔记本“高性价比”的消费群体。有人可能会说,小米根本不在乎这部分用户啊。如果你这样想你就错了,游戏消费者买起装备来,可比买手机狠多了。他们可以吃一个月的土,也要买一款游戏专用笔记本。试问,小米有哪款产品能够做到如此?

所以,如果小米也想切入游戏这个用户群,并且知道他们所关心的不是性价比。那小米就应该推出一款类似“霸天虎”这样霸气名字的游戏专用笔记本,而不是沿用小米的品牌延伸。毕竟,印有“小米”logo这么秀气的游戏电脑,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骨灰级玩家该有的装备。

小米已然很成功了。毕竟小米体验店的年坪效已经做到了27万元/平米,仅次于苹果专卖店的40万元/平米,是其他手机专卖店的N多倍(注:坪效指的是一个店铺每平方米的年销售额)。因为除了营销之外,小米还用了像高频带低频的多种产品策略,此处就不展开讲了。

如标题所说,小米的品牌延伸我只给90分。另外的10分,在于不是所有的电子产品用户都追求极致的性价比。除了游戏专用的电脑和鼠键,小米肯定还可以找到剩下10%的品类,如果能将剩余的品类都重新定位,相信小米的市值还会更高。

小米线下体验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