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存款理财还“亏钱” 你居然还不知道原因
前几天周日,抽空写了第二篇文章,
阅读量和关注的朋友更多了一些,
已经开始有人发问了,
“收益真高啊,我家那点钱只敢放银行,赚不了多少不过总不会亏吧”
“我也不怎么存款,XX银行的理财收益还不错,买了不少”
…
保本,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理财底线,
但你以为,老实存款理财真的不亏吗?
01
记得小时候,我妈掌管家里财政大权,基本上每个月发了工资就先存银行。
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银行的利息高啊,普遍在10%+,
而且还有保值贴补制度——就是后面利息涨了,银行还按照利息率补贴给储户,保护储户的钱不因市场原因贬值而造成损失。
当时我就想着,还有这样的好事啊,以后长大一定要努力赚钱存银行,过几年就能翻倍啊^_^
当然,那个时候国内物价高涨,通货膨胀,这些都是特定历史时代下的产物。
那么,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如何呢?
02
先说个概念,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你经常能在各大新闻媒体看到的CPI
什么是CPI呢,简单点说就是反映了我们手中货币购买力的一个指标。CPI上涨购买力下降,钱看起来就像“缩水”一样,所以被形象的称为“负利率”。
举个例子。去年8月,张飞给刘备打工赚了100两银子,买了100斤牛肉100斤酒,美滋滋;今年8月,张飞又赚了100两银子,结果只能买95斤肉95斤酒了,虽然钱没有少,但是能买到的东西却少了。
如果张飞去年8月没有喝酒吃肉,而是把100两银子存到钱庄了。按照当时钱庄存一年的利率3%来计算,100两银子变成了103两,但是因为刘备和曹操打了一年仗,蜀国资源短缺,CPI上涨了5%,结果实际张飞的103两银子现在只能买到价值98两银子左右的东西,实际上还赔钱了。
长期看,中国的利率水平一定会比现在更低!(参考发达国家利率水平)
近几年,银行连续几次降准降息,定期存款利率已低到冰点,
而CPI可没有因为利率下降就停滞不前了,
我画了个今年以来CPI月率指数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对比图,这么一比较,是不是感觉
跑不赢CPI,你放在银行的存款一直都是在缩水的!
再放个CPI年率对比,总体来看物价都是在上涨的。
中国历年居民消费价格通货膨胀率(CPI增长率)-来自快易数据03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不认同了,我可以买银行理财啊,一般都有4%左右,一些地方小银行甚至还有接近5%的产品。
这里我们要明确一点,银行存款和理财产是两个概念,存款国家有50万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国家兜底万无一失。
但银行理财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是银行卖的,以前动不动就打着保本的旗号,所以大家潜意识里普遍认为银行理财(分级R2稳健型以下的)都是保本保收益的。
真的是这样么?
且不说以前银行理财就经常被曝出亏本,在18年资管新规出台之后,银行理财产品更是被明确规定了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前段时间支付宝稳健理财推的国寿安鑫利,就出现了亏损。
既然保本的底线已经被击穿,当然就不用还死盯着银行了。
同样有风险,还有门槛和时间限制,干嘛非要去买银行理财呢?其他渠道果断可以考虑一下,债券、基金、股票之类的,组合组合总有适合自己的。
04
那么,负利率时代,普通人应该怎么配置资产,才能更好地兼顾收益与风险呢?
我目前的组合是:基金(主力军)+互联网银行存款(后勤保障队)+股票(先锋队)…
主力军:基金——承担着资产稳定增长的重任,理想年化收益率在10%-15%。
以前曾看到一个报道,
中国公募基金里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在5年的时间里做到15%以上年化收益的只有约5%的人,大概80人左右,
股神巴菲特老爷子的年化收益率在20%左右,
所以,这个收益率低么?
后勤保障队:互联网银行存款——满足日常生活、应急开支需求,能做到随时支取,利率3%+,绝对安全。
我信的是那些小银行么?不,我信的是国家50万保险制度!
既然是保障部队,那么肯定强调的是“现金”为王,所以千万别眼馋那不到1%的利差去买些定期啥的,结果把钱都锁死了。
先锋队:股票——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博弈心理,又比买彩票靠谱点。
其实刚开始想把股票定义成敢死队的,转念一想,信奉价值投资的我,这样定义好像不太合适,先锋队更为合适一些。
通过在股市的小打小闹,可以让我们对市场的走势大概有个方向,从而决定手中的基金该怎么配置。
当然,股市也可以做价值投资,只是黑天鹅太多,不确定性太多,信息不对称,专业不对等,你确定能在股市的成绩超过基金经理?
篇幅所限,今天就到这里,
下一篇,小卡将开始为大家介绍主力军-基金的玩法,后会有期!
微信关注【小卡投基取巧】 带你了解更多的投基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