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学生‖(六)孩子考了班级第一,我这样对他说
孩子的期末考试结束了,我和爱人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里还是忐忑不安。不安不是因为孩子学习差,而是害怕他在小的问题上出差错,导致该拿的分拿不到。
今天下午放学,刚接到孩子时,我还是问了经常问他的那句话——“今天在学校里过得怎么样?”他点了点头。然后对我说他的期末成绩出来了,语文96.5,数学和英语都是100,全班第一名。
听了孩子的汇报,我的脑中迅速呈现出几种常见的应对方式:
“语文怎么回事,怎么只考了96.5分,把卷子拿出来,看看怎么回事?”
“是吗?太棒了,孩子,爸爸爱你!”
“考个第一有什么好骄傲的,我上学的时候经常考第一。”
“你们班有几个数学和英语考100分的,语文最高分是多少?有几个?”
······
看到这里,是否有家长对号入座了呢?第一种家长属于完美主义者,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的差错,是呀,为什么语文不是100分呢?这样的家长只看到了孩子没有得到的3.5分,看不到孩子考的96.5分。
第二种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努力,对孩子表示了肯定,孩子的心中一定乐开了花。
第三种家长和第一种不谋而合,有些吹毛求疵,这种打压式的教育不能说教育不出有潜力的孩子,但是总是这样,孩子会找不到方向。
第四种属于爱比较型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总害怕别人家孩子会比自家孩子强。
当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共同愿望,吹毛求疵也好,棍棒打压也罢,最终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只不过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罢了。
鉴于以上曾经在书上或者讲座中见到的情形,我改变了应对策略。
“哇,儿子能考这么高的分数,爸爸真为你感到骄傲!”我说道。
“爸爸,不能骄傲。”没想到这小子竟教育起我来了。
“好好好,不能骄傲,爸爸应该说感觉到自豪”,既然人家当事人都说不能骄傲了,我又何必呢。
“我们班还有好多数学英语考100分的呢!”他说道。
“是吗,爸爸知道,你们班的孩子都很努力。”他点了点头。
“那么,儿子,你之所以能够考这么好的成绩,你应该对你的老师和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呀?”既然他不让骄傲,那就凑这个机会对他进行感恩教育呗。
“额”,他认真的思考。
“我应该感谢老师教会了我知识,还要感谢爸爸妈妈。”他继续说道。
“我觉得单纯的说感谢太简单了,比如说,你应该感谢语文老师什么呀,感谢数学老师什么呀,还有英语老师。”我尝试着引导他。
沉默!
我知道他正在思考。与此同时,我们正好来到了汽车停靠的地方,我嘱咐他上车,然后把手机递给他。
“你可以思考一会,然后把想说的话用录音功能录下来。”看到他接过了手机,我说道。
又是一阵等待,我没有催促,但也有一点担心,万一孩子不照我说的去做该怎么办,万一他死活就不说该怎么办,好在,小子没有辜负我的期望,说出了下面一段话。
“这次我考了高分,我非常高兴,所以我要感谢自己的老师、家人。首先,我要先感谢班主任曹老师,她上课时讲的非常详细,而且还有一些幽默;接下来我要感谢袁老师,袁老师已经教我们三年了,她平常都会教我们一些窍门,让我们把不会的数学题一下子就弄明白了;然后我要感谢英语刘老师,英语刘老师上课时会让我们看动画,理解课文的意思。而且,我还要感谢爸爸和妈妈,因为他们传授了我更多的知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听着孩子电影节“获奖感言”式的语言,我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幸亏,我没有只看到孩子丢掉的那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