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该如何复习?学姐学长给了这些建议
学长学姐去年这个时候怎么度过的?关于复习关于心态调整关于考场注意事项,文中都有提及,不妨参考。
01.不要轻易打破答题习惯
姓名:薛峰 学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考分数:理科681分
解题时要讲究先易后难
考前最后几天还是要整体把握,可以回顾以前的试卷,分析会考哪些知识点,对应题型进行梳理;哪一方面有问题,针对自己犯过的错思考一下。“比如数学第一道大题一般是三角函数,可以回忆一下最近一年做的三角函数题目,尤其是错的地方,总结模考中这类题型的规律,想一想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拿到数学试卷后,首先要知道试卷的题型分布和难度,一般来说,数学题目难度按易、中、难划分,其中基础题占到六成左右,中等难度试题约占三成。“有60%的题目是(大部分人都)会做的,大家不需要太担心,中等难度的题目也是能够完成的,这90%的题目可以安心做完。”
“前面题目放轻松,如果遇到选择和填空最后一题很难,可以暂时放弃,先做后面的。数学10%的难题一般是最后两道或倒数第一道大题,如果实在不会可以放弃。”
考理综别打破答题习惯
考理综的时候,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答题习惯。坐在高考考场,同样不能轻易打破规律。“我是一般先写物理,从头往下写;有的同学平时会先写化学,高考时要保持自己的习惯,不要打乱节奏。”对于理综的复习,薛同学建议,最后这几天可以看看错题,“物理最后一题一般会难点,综合性比较强。大部分考生可以选择适当放弃,因为理综题量大做不完,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考试时遇到“突发状况”不要慌张,要平静对待,“我考理综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物理倒数第二道题卡住了,心里很急,又不愿意放弃,花了半个小时做完才慌慌张张做后面的题目。”
做完这道题,调整呼吸30 秒,才平复了心情。“当时时间非常紧张,我算是基础比较好,后面加速才做完了。”他总结说,考场上一紧张错误率会很高,慌慌张张做完,肯定没有平静做完得分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21973/ee97abd40a61e27f.jpg)
02. 遇问题给自己心理暗示
姓名:蔡怡扬 学校:合肥工业大学 高考分数:理科637分
高考是一段难得的旅程
去年,蔡怡扬凭借理科637 分的优秀成绩,考进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进入了心仪的建筑学专业学习。蔡怡扬的成绩一直很优异,尤其是高考中英语单科还考出了146分的好成绩。她说,高考是一种单纯却有压力的学习奋斗过程,经历这种身心的考验,学会压力调节、计划安排,这是人生一段很难得的旅程。
在蔡怡扬看来,高考前的最后阶段,考生们一定不要再进行题海战术,给自己太大压力,否则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可以每门课都看一点点,比如一套卷子或者错题集,保持备考状态。”
做题过程中要讲究策略
“考场中遇到问题,一定要给自己心理暗示。”由于一直以来都训练很难的题型,在去年的数学考试中,拿到卷子才发现题目竟然简单得出乎意料,“有点蒙掉了,总觉得题目里藏着‘陷阱’,结果反而考得不好。”考试结束,她就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下一门课还是可以考好。考场上的时间分配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中,也要讲究策略。“一般来说,数学的最后两道大题都比较难,但是它们的前两问都相对简单,可以先做拿分。”如果在时间不多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可以不要死磕后面比较难的题目,而是反过头去检查前面的内容,这时候能发现一道错题并改正,检查的“性价比”也就体现出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21973/08e96b4a50576d8e.jpg)
03.适量练习重在保持手感
姓名:赵京生 学校:安徽大学
高考分数:文科640分
做喜欢的事情缓解紧张情绪
去年,来自芜湖的男孩赵京生,以总分640 分、数学149 分的高分考入安徽大学商学院。谈到考前情绪调节,他说:“如果高考前几天还是有紧张的情绪,可以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当时就会去打篮球调节心情,不过也要注意安全,不要受伤。还可以到户外看看风景、跟父母聊聊天。”
高考前这几天,父母最好不要频繁和孩子谈论高考的话题,“有的父母比孩子还紧张,无意间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可以多聊聊高考以外的话题,能让孩子放松很多。”他认为,这时候的考生经历了大量做题的阶段,题目量已经够了,可以适当放松休息,调整复习的节奏。例如,语文的基础知识比如汉字、拼音等已经形成记忆,可以放一放,这几天可以背背诗词、看看高考优秀作文和美文了,“我自己高考时,语文作文就用到了考前看到的文章里的句子。”
保持手感做题适量即可
“数学必须坚持做题,保持手感,每天每种题型都做几道,不需要做完整张卷子。英语背背单词和课文,阅读理解、完形填空适当做一点就可以。”去年他参加高考前,每晚10点左右就睡了,“有的同学天天12点睡,突然早睡也很困难,可以(提前几天开始每天)提早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慢慢调整。政治、历史睡前拿出来看一看。”
文综的错题本最后这几天翻一翻很有用。在饮食方面,赵京生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尤其是有的人一紧张就容易拉肚子。“当时,我们班有女生一考试就拉肚子,老师还让她的家长买了养胃的中药调理了一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21973/12bb95bc324c9e2e.jpg)
04.要有好心态
姓名:刘钰婵 学校:安徽医科大学
高考分数:理科536分
考前复习要讲究针对性
大一就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的殊荣,刘钰婵一直成绩优异。两年前,她考入了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回顾当年的高考,她说,自己做到了正常发挥,这跟自己和父母都调整好了心态关系密切。
虽然是理科生,但刘钰婵说,其实自己在偏文科课程方面的准备更有心得。“最后几天语文作文或者阅读很难突击了,所以要在一些抓分的题目上下工夫。”自己就专门背诵了古诗词,考试结束发现,这块内容的分都拿到了,减少了失误。此外,在生物复习方面,自己在考前最后一个礼拜还在看生物课本,因为这门课程特别注重理解,所以课本非常重要。“把课本上每一个知识点吃透,做题灵活一些,一般就能考出好成绩。”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21973/3b2333c01b9448ea.jpg)
家长为孩子保持好心态
此外,在英语复习方面,她在考前最后几天格外重视对错题的复习,专门把一些专题试卷拿出来浏览,确保自己能够抓住重点,同时不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我觉得高考想要考得好,除了准备之外,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自己的成绩在高三时出现了波动,考前妈妈一直鼓励她,说即便没发挥好也没有关系,帮助她减压。“其实考完我才知道,我爸妈那几天晚上都紧张得没有睡着觉,如果他们表现出来,我肯定会受到影响。”
以上就是学姐学长们给今年考生的一些临场建议,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模范家长会将为今年的考生持续输出最新的高考政策、全国高校专业招生录取、热门专业前景、填报志愿指南等内容,请大家持续关注。本文素材来源新安晚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模范家长会分享最优秀的教育心得,最成功的育儿经验,让教育更轻松,让成长更美好,关注我们一起做模范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