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墨姑娘的自语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关于神秘学

2017-09-10  本文已影响16人  阿墨姑娘
图片来自网络

文/阿墨姑娘

最近一直想要写篇文章记录下自己对于神秘学的看法以及态度转变的历程,毕竟2017年真的是对神秘学看法转变极大的一年。

对于一些属于“神秘学”领域的东西,我从小就有极大的兴趣,仿佛总有一双无形的手推着我去探寻关于这个领域的知识。

小学的时候就悄悄买来塔罗牌有模有样的学占卜,初中时自己在网上研究怎么用易经起卦,关注有关前世今生催眠的内容,甚至自己下载廖阅鹏的催眠音频一遍遍听,进入大学又开始利用闲暇自学占星……这个关于自我和世界运行中不为人知的规律探寻的领域,对我来说仿佛有致命的魔力,像是反向的“吸引力法则”,虽然我从未刻意寻找,但她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了,点燃我的好奇心,引我不自觉去探索。

但是对于这个领域我也一直是持中立甚至矛盾的态度的,毕竟从小接受“要相信科学”的教育,世界观也一直在唯物和唯心之间徘徊。对于男朋友给我讲的一些乡间传闻或者亲友亲身经历的“鬼故事”我也有些嗤之以鼻:“眼见为实,没见过永远不相信。”

一年前的我真的无法想象,我对于“神秘学”这个领域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转折。毕竟如果我知道一年后的自己居然会认同执证灵媒的存在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吧……

转变发生在今年,一个俄罗斯通灵节目成了诱因之一。

在第一次听说《挑战通灵者》这个听起来略惊悚的战斗民族神奇综艺的时候,我就在第一时间凭借我一直以来对于神秘学奇特的执着翻遍全网顺利找到资源。

由于之前已经被亚历山大和玛丽莲的传奇圈粉,直接从十四季开始看。

一集集看下来,一些长期的迷案甚至公众人物的神秘死亡在通灵者们神奇的能力下终于水落石出,让我从前关于生命存在形式的观念几乎全部粉碎,顺便彻底被亚历山大圈粉(这个小哥简直不是人类的存在……)。

第二个原因是我在简书上认识了龙女师傅。

说来真的很巧,由于对塔罗牌的兴趣我在一次百度搜索中点开了@塔罗师绯月 的文章,惊讶地发现她竟然也是简书用户,于是赶紧转战简书找到她的ID。由于那段时间刚刚开始自学塔罗,对于解牌的问题一直很苦恼,看到绯月的文章有那么多干货案例就开始一篇篇拜读,竟阴差阳错找到了绯月的师傅@龙女_的简书。

在研究过龙女师傅几乎所有的文章之后,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不得不承认龙女师傅的生活状态几乎就是我所希望自己能达到的完美状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学习新的技能,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神秘学这样小众的爱好是可以当做事业来做的。于是赶紧关注她,把她当做行走的鸡汤,刺激自己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努力。

下面谈谈我对于神秘学“价值”的一些想法。

对于占星、奇门遁甲、六爻、塔罗等神秘学领域的存在,就像我曾经在“龙女说”公众号下的留言:能不败给时间的,必有其存在的价值。对于我们不甚了解的事物,首先要学会敬畏。

我想这也是神秘学的价值所在,它告诉人们要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存敬畏之心,就像古时做生意的小贩,不缺斤短两是因为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就算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代,神秘学带给人们的敬畏之心和生活的仪式感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存在。

想起在知乎上对于《挑战通灵者》的一句神评论:“从前我迷信科学。”

被戳中笑点的同时也开始思考,神秘学告诉我们对生活要存有敬畏,掌握了科学的人类却自以为自己已经是神一样的存在,可以主宰万物苍生,也可以站在制高点批判一切自己不甚了解的事物……毕竟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也曾由无神论到有神论,对于这个世界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有什么是我们现在就能够断言的呢?

之前读白岩松的《幸福了吗》,有一个关于季羡林老先生的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天,一位领导来看他,聊的也是关于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死亡的恐惧,恐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

对于这个片段,我的想法是:除非有一天关于生和死的真相能以科学或其他任何方式得到让全人类信服的证明。科学或宗教或是其他,总有一方取胜,否则,宗教与信仰会永远保持生命力,成为支持人内心的力量。而“主义”则是“活着”的范畴内了,“活着”的人形成社会,社会会产生斗争,于是诞生“主义”,终有一日还是会有新的来取代旧的,但这终究是在活着的范畴,触不到生死的边界:生或者死。所以主义消亡之日必早于宗教,或许早一天——隔开生与死的那一天。

梁漱溟老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问题。

神秘学的领域便属于这最后一个问题吧。

愿我们始终对生活存有敬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