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企业定位、品牌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等
近些年来,“定位理论”风行一时,并且延展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如企业定位、品牌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等,各种说法都有,可一旦回归到市场经济的核心逻辑——“需求决定供给”,则不难理解,企业最首要的定位,其实是“需求定位”。所谓“需求定位”,就是说: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所瞄准的,到底是哪一类用户的哪一类需求?答案也非常明确:第一位考虑的是“最终用户的需求靶点”。
以液晶电视机为例,假设三星将显示屏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创维,创维生产出电视机,再以3000元卖给国美,国美以4000元卖给消费者。
显然,国美的4000元收入、创维的3000元收入乃至三星的1000元收入,都来自链条最末端的最终消费者,最终埋单的是他们。
如果产品和服务不符合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这一链条上的所有企业都会受影响。换言之,最终决定企业兴衰荣辱乃至生死存亡的,是最终消费者,他们才是企业真正的衣食父母。
“需求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定位”不是一回事,后者的眼界相对狭隘,往往只看到与自己企业直接打交道的下游客户,但更多的时候,只分析直接的下游客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客户的下游,还有客户的客户……事实上,一路追寻下去就会发现:决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否持续销售出去,或者说决定企业最终命运的,是最终用户。
Intel公司在这一点上看得很明白。CPU只是电脑的三大件之一,必须和主板、内存等结合,才能装配成完整的电脑主机。按照常理,Intel只需开拓直接的下游客户,搞定整机厂商联想、戴尔等就可以了。但Intel有远见卓识,不仅要求下游的整机厂商都要在显著位置标上“Intel Inside”,还面向最终用户大做广告,结果最终用户在购买电脑时,首先问的是“是不是Intel的CPU”,电脑主机品牌反而被置于次要位置。
也就是说,Intel越过了下游的电脑整机厂商,直达最终用户,并通过影响和掌控最终用户,获得了产业链上的强势话语权。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指出,最终消费者和最终用户并不完全等同。是的,在绝大多数时候,最终消费者就是最终用户,但也确实存在着二者分离的特殊市场,其一是礼品市场,其二是儿童用品市场。礼品是典型的“买的人不用,用的人不买”,购买者和使用者是错位的。不过,如果是真心实意地送礼,则仍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期望或喜好,所以最终用户的因素还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一家生产男士剃须刀的企业通过调研发现,虽然剃须刀的使用者是男性,但购买者通常是女性,剃须刀大多是作为礼物送给父亲或者爱人。这家企业据此认为,既然多数购买者为女性,就应该按照女性的审美观去设计产品和包装,于是推出了粉色系列,不料在市场上遭遇了惨败。
原因很简单:最终消费者是女性,但最终用户是男性,女性买剃须刀作为礼物送给她的爱人,首先考虑的,恐怕还是她爱人的喜欢程度吧。不过,在中国确实存在一种特殊情况,送礼并非出自真心,东西有没有用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送礼的人“有面子”“拿得出手”。譬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广告中的“脑白金”,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就是紧紧抓住了一部分中国人虚情假意送礼的国民特性。至于儿童用品市场,由于跨度非常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宝儿童装公司(应企业要求,这里采用化名),最初的产品定位是0~14岁儿童的高端服装,因而在宣传上也是极力突出优雅、品位、原创、优质面料和优质做工。我为企业设计商业模式时,只问了一个简单问题:谁在买?购买不同年龄段的童装,决策主体及其消费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0~3岁的婴幼儿用品,购买者和使用者是错位的,父母买啥就是啥;3~6岁,会参考孩子意向,但主要是父母拿主意;7~12岁,则以孩子意见为主;12岁以上,进入青春叛逆期,自我意识凸显,我的衣服我做主,甚至和父母对着干。要想面面俱到,同时精准满足差异如此巨大的不同购买决策者的审美和喜好,怎么可能?因此,“0~14岁儿童”这一用户定位,根本就是不着调的。根据以上分析,企业最后摒弃了原来不靠谱的用户定位,将最终用户群体重新定位为:尚未进入青春期的7~12岁中产家庭时尚儿童。
确定了最终用户,接下来,就要确定最终用户的需求靶点,即在最终用户的诸多需求中,企业选择哪一点或哪几点作为其产品或服务瞄准的“靶心”。
所用的分析工具,则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表。仍以宝儿童装公司为例,如何确定最终用户的需求靶点呢?确定最终用户的需求靶点,不能基于一厢情愿的主观臆断,也不能基于严谨但却苍白的逻辑推导,一定要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深入各种现实的、鲜活的、生动的使用或者消费场景,感知和把握最终用户的各种要求、各种期待,不厌其烦地将其详细记录下来,然后分门别类,一一填入马斯洛需求层次表中(见图2-1)。
图2-1 童装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示例
接下来,进行表上作业,在反复的比较中,遴选出若干最终用户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核心需求点;在反复的比较中,遴选出若干最终用户非常渴望却未被满足的需求痛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瞄准的需求靶点,应当从核心需求点或需求痛点中选出。譬如宝洁公司(P&G)的洗发液产品,潘婷瞄准的需求靶点是“营养发质”,飘柔瞄准的需求靶点是“飘逸柔顺”,海飞丝主攻的是“去除头屑”。
一般来说,在成熟的产品或服务市场中,核心需求点都已经被满足,新进企业能够做文章的,往往只剩下需求痛点。如果企业选择的需求靶点,与核心需求点、需求痛点三点重合,则是再好不过了。能做到靶心、准星、缺口三点一线,说明靶点选择是恰当的,需求定位是适宜的;
否则,就要慎重考量以下问题:还有哪些最终用户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还有最终用户的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是否需要重新选择目标用户或需求靶点?
经过上述分析过程,宝儿童装公司最终选定了主攻的需求靶点:试衣隐私、场景体验与着装顾问。据此构建出“场景模拟、角色扮演、以玩带销”的场景体验式销售模式,即在直营连锁店中设立迷你型的公主城堡试衣间、王子庄园试衣间……让孩子们在试衣间里换上衣服去体验、去感受。
可以想见的是,儿童一旦穿上了身,怕是脱不下来了。以上的需求定位过程,是从最终用户出发,确定需求靶点,继而确定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必要时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
需求定位还有另外一条路径,即从企业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出发,找出与之相匹配的最佳需求点,继而追踪出目标用户群体。
当然,无论从哪一头出发,分析时都要同时兼顾另一头,联动起来整体思考。与新鲜出炉的烘焙蛋糕相比,袋装蛋糕的保质期要长得多,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也较多,如乳化剂、膨松剂、凝固剂、防腐剂、脱氧剂、着色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等。
正因为如此,随着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升和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居民越来越倾向于购买现场烘焙的蛋糕。一家生产袋装蛋糕的小食品厂,过去都是将产品直接送到售卖点就完事了,至于售卖点最终卖给了谁,从来没有细究过,直到售卖点进货量在过去两年里不断下滑,才隐隐感到出了问题。
在我的建议下,企业花大力气对最终用户群体进行深入调研,这才弄明白:随着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升级,老客户的需求量在萎缩。
如果产品一时没有办法转型,就得寻找新的最终用户群体。会是谁呢?显然,是那些对生活质量将就、对食品添加剂问题将就,但对价格不将就的人,由此确定为:18~28岁的男性单身蓝领阶层。单身蓝领男性长什么样,读者头脑里自有一幅清晰的人物素描。
一个好的最终用户定位就应该像这样,看到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马上就能确定:这个人可以成为我的最终用户,而那个人不是。有些中间产品或服务,由于其用途的广泛性和发散性,无法精准确定最终用户,怎么办?可以退而求其次,确定下游客户及需求靶点即可。
当然,下游客户除了将更下游的需求信息向上游传导外,自身也会提出一些需求,如更低的价格、更长的账期、更快速供货。 文 / 罗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