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仲夏夜的凉风- 读林楠老师的《海洋大厦素描》有感
在温哥华生活了二十年的人,对身边的风景,北岸的巍峨,内湾的旖旎,竟像对亲人的关爱一般熟视无睹。
仿佛,这本是温哥华的颜色,无论是春雨的呢喃,还是夏日的朗日,亦或是秋日枫叶的绚烂和冬天阴沉的冷雨。或许,这些都融入了我的骨髓和肌肤,温哥华都市里的色彩,一如既往的中规中矩且亘古不变。
这种感觉忽然被打破了,只因读了林楠老师的一篇散文,《海洋大厦素描》。闭上眼睛,仿佛伫立在高豪港的海边,在那个最炎热的仲夏夜里,感受着从海面吹来的凉风,沁人心脾。
不对,我抬头仰望,那金灿灿的外墙,独特的拱顶,雕着日出日落的窗格,刻着由海平面线上驶来的轮船的玻璃窗,穿过时光的金丝线,闪耀着岁月的光芒,原来它们一直都在这里,静静地细梳着光阴的发,悠远而深邃。
林楠老师是说故事的高手,他以时间为轴,情怀为马车,悠哉乐哉地向人们铺开一卷灵动而五光流转的画面,那些人那些事不再冰冷而生硬,他们活灵活现,那么生动的一个又一个的灵魂,在银河中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华丽而辉煌。
纵然从海洋大厦身边路过百遍,却不知它就是一座历史的宝藏,有美术有艺术有建筑有社会有情趣,什么都是它,像聚宝盆一样吸收着绚烂的能量,经过岁月的冲洗,格外熠熠闪光。而挖掘它出来的,就是林楠老师。他既给了你海洋大厦的历史知识,更用优美细腻的文字将你陶醉,沉醉于无限的遐思之中。那些回忆本就是结合了温哥华的天地灵气,山川大洋,越去品味越去惦念,越是了解越是欢喜。
这就是林楠老师笔下的海洋大厦,一座充满了人文情怀的历史坐标,更是这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岁月的书签,没有它,温哥华的街头将索然无味;没有它,温哥华的历史平淡如水。
谢谢您,谢谢您的文字,让我们去铭记去缅怀,更去感恩。没有感恩,人类无法进步前行。
经原作者林楠老师同意,特将林老师的原文转载于此,与广大简友们分享。
(特注明:原文刊登于加拿大《菲莎文萃》第65期上,《菲莎文萃》由加拿大中华诗词协会和加拿大大华笔会联合主办,主编:冯玉)
海洋大厦素描
文/林 楠(温哥华)
原先,我也这么想。
就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浓度而言,面对罗马、巴黎、里斯本,温哥华有什么可说的?错了。海洋大厦就值得骄傲。她,站在现代文明和历史记忆的交汇点上,向过去和未来,述说着她高深莫测的美学含义和价值。
公元一千八百八十一年,开凿巴拿马运河的第一铲土,埋下了诸多有关运河的奇思异想的种子。因为运河的开通,会把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程一下子缩短一万多公里。一万多公里!这对航海家,航运船队,企业家和那些精于成本计算的商人将产生多大的诱惑!
1915年秋天一个明灿的上午,巴拿马运河开通仪式在蓝天下,在一阵苏格兰风笛声中开始。一位很有名的多伦多券业大亨特意赶来参加开通仪式。那天,他太兴奋了,居然把自己那顶价值不菲的贵族礼帽高高抛向空中。可巧一阵风,把帽子吹进了水中。于是,历史便留下了这样一个镜头:这位大亨的帽子先于彩妆的航船,在通航的运河中顺水漂流,潺潺而去,大亨迊来了一阵本不该属于他的掌声和欢呼声。他的名字叫赫伯。赫伯怀着丢了帽子的美好遗憾,在返程的路上突发奇想,他决定迅速赶往温哥华,他要亲自选一块地方,建造一幢面向大海的大厦,当然了,他要这座大厦矗立在温哥华最美的山景、海景之中,要像纽约的摩天大楼一样,高耸入云……他反复咏诵着他胸中回荡着的两句诗:啊,你这巴拿马,啊,我的温哥华,我的大厦……他甚至想到细节,外墙用花卉和动物图案环绕,用海洋绿色铺底,用金色点缀……他决心把大厦建成一座让温哥华因此而成为世界上知名的港口城市的地标建筑,在新版的国际航运地图上,不得不为温哥华标上最醒目的颜色。看来,这位大亨的决心和意志已在昂奋的情绪中逐渐明确、成熟,绝对不可动摇了。
是的,大亨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考察,他以激动的口吻向当地一家最有名的建筑设计公司阐述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赫伯说:“请尽情发挥你们的智慧吧,不受住何限制,你们的想象应该像温哥华的天空一样开阔……”于是,杰出的设计师奈恩和工程师麦卡特以及年轻的、极富才华的约翰·格雷有了一次被充分信任的实现其艺术梦想的机会。
1930年,大厦竣工。
赫伯投巨资建造的这座大厦立即吸引了世界性的目光,至今,它仍被誉为人类建筑史上艺术装饰设计模式的经典之作。大厦近百米的高度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摩天”大楼了。源起于法国上个世纪20-30年代最流行的艺术装璜设计风格,被这几个人充分发挥、运用到了海洋大厦的设计构思中。
落成庆典时,全市挑选出来的16名身着雪白沙裙的最漂亮的姑娘,微笑着列队站在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在柔和的阳光下,任徐徐海风勾出她们青春的线条,并不时地轮番把来宾从华贵的铜雕大门迎进大厅。大厅地面采用苏格兰最有名的舰船油布铺成,并锒嵌着闪亮的十二宫图。玛雅神殿式的拱顶上雕满各种海洋动物及稀世财宝。上彩釉的玻璃上刻有从海平线上驶来的轮船。东边的窗格上雕着日出,西边的窗格上雕着日落。仅需28秒,电梯就可从把客人送上顶层。电梯外门与内壁由加拿大最著名的12种硬木镶嵌而成,图案古朴,造型极其讲究。海洋大厦可谓真正的富丽堂皇,真正的华贵典雅。是当年人们所见到的最具艺术魅力、最华贵的建筑物。不错,几位设计者确实是因此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其中,约翰·格雷以设计了海洋大厦拱顶的成就不仅名声大噪,还为其后来成为好莱坞设计大师奠定了基础。
大厦正式启用后,一些著名大银行、大商会、大企业以及美国领事舘纷纷涌入。七十多年来,海洋大厦始终以其特有的豪华品位,获得著名财团和富豪的青睐。同时也吸引着四面八方来访的政治家和普通游客。其中包括卡特、田中角荣、克林顿。1975年,海洋大厦还接待过中国的副总理邓小平。据说,在1988年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还向一位负责人提到海洋大厦用材的讲究和雕饰的精巧。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搞一些我们自己的城市经典。
这么多年来,入住这里的大富豪也不知换了多少个。每个人都可以写成一本书,每本书都会有风采各异的的篇章。据说其间曾有一位古怪任性的孀妇住在大厦的顶层,为奖励她淘气的小外孙,特地买了匹雪特兰小马,让他骑着在22层露台上游荡。
直到今天,这座大厦依然由加拿大以及美国的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大商家占据着。
吉兹兰诺海湾上驶来的帆船隐去了,海鸥的鸣叫停歇了,连同喧闹了一整天的市声也一起藏进了慢慢闭合的夜的帷幕之中。此时,渐次闪现的一处一处灯光映着海水,正在联结着,珠宝般镶嵌在伯诺德海湾延绵起伏的山坡上……海洋大厦也在水波徐缓的夜的节拍中,编织她属于未来的美梦。
七十年不算古迹,但七十年应该是历史。海洋大厦哟,你始终如一的典雅和自守,无论什么时侯,都会得到文明的尊重;人们会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你,欣赏你独有的文化书写和表达,直至永远……
林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