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了几十年班的人不舍得退休?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8424/7442a3e30b84e5dd.jpg)
父辈们大都是从国企工人做起,或是“接班”,或是“分配”,总之,他们大都顺应命运的安排,在国企兢兢业业一辈子。
因为参加工作的时候他们还小,三观不健全。工作后,他们接受体制内的管控,朝九晚五,两点一线——这一个流程按下重复键,一重复就是几十年。
这几十年的朝九晚五里,渗透着他们的激情,建立起他们对本职的热爱,无形中,被束缚着臂膀孕育出的三观,成长的完整清晰、脉络可见,那就是——体制内的事业。
一份事业赋予一个人社会属性,男人对这份属性的需索和依赖尤其明显,因为男人不同于女人,可以全职在家相夫教子,这是中国社会下普遍不认同的现象。所以,男人比女人更加需要事业,因为,与其说那是他及他家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如说那是他满足自己获得社会认可的虚荣心的工具。
由此看来,不管愿不愿意,他们都用被要求的工作任务束缚着,做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的工作,即使他们也许对这种奉献根本不自知。
然而,有时候他们感到很累,但他们的生活就是上班,上班就是他们活着的主题。进而,渐渐地,时光让疲倦变成麻木,再把麻木变成习惯,让你欲罢不能。
所以,他们退休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将自己抽离出体制机制内的管控模式,因为这模式早已和自己的灵魂、三观血肉相连,就像妇人戴了几十年的避孕环,取环的时候,医生撕扯出长进肉里的不锈钢环,那是沁人心脾的痛。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8424/576d46dc985d7106.jpg)
有的人穿了一辈子的工作服,突然退休后都不知道该穿什么了,盛夏穿着短裤,露出被长裤捂了一辈子的大白腿,在小区打牌,一个人在小区走来走去,无所适从。看了这略显凄惨的画面,心疼却无奈。有句话说的好:“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我们做子女的,更应该增加陪伴,或者给人老心不老的父母找点事做,比如生个孩子给他们带着,渐渐地,让他们真正除了身以外,把心也歇下来。
我爸退休后总是缠着我妈,甚至不喜欢她接电话,不喜欢她跟她的老姐妹们聊天,我妈总对我抱怨,其实我能体会,这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孤独,他们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生大多为生计奔波,没有爱好,没有特长,不会玩智能手机,不舍得旅行,他们没有打发时间的利器,只有相伴相依的老伴儿,争吵着、陪伴着。
而此时,正值子女盛年打拼的时期,没有时间,或者说没有话题顾忌老人的孤独。
我希望,老人们都能重拾旧好,静心读一本书,学会在大自然中享受生活。
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之道。所以,但愿不愿退休的叔叔阿姨们,不要违背正常的自然规律,好好做自己,游游山,玩玩水,弥补一些年轻时在体制内没有机会实现的梦想,比如,周游世界什么的,其余的事情,就交给年轻人折腾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