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历史人物、典故天地美食读通鉴

诗意春秋044|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2021-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龙门村夫

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楚国伐郑,楚庄王发兵包围了郑国都城。这年夏天六月,晋国派出军队救郑。

晋国这次救郑,三军全部出动:荀林父率领中军,先縠为副帅;士会率领上军,郤克作为副帅;赵朔率领下军,栾书为副帅。赵括、赵婴齐担任中军大夫,巩朔、韩穿担任上军大夫,荀首、赵同担任下军大夫。韩厥担任司马。

但是,晋军刚到黄河,还没见着楚军,郑国已经和楚国讲和了。围绕是否继续进军的问题,晋军将领展开了激烈争论,《左传》作了详细的记述。

荀林父是想撤军回去的,他说:“既然救郑已经没有意义,继续进军空使百姓劳动,等楚军回去以后我们再出兵进攻郑国吧。”攻郑的理由是郑国这次背晋而与楚讲和。

士会同意荀林父的意见,说:“对。用兵之道,择机而动。凡是德行、刑罚、政令、事务、典则、礼仪合乎常道的国家,是难以征服的,不能征讨这样的国家。楚国讨伐郑国,怒其二而哀其卑,既怒其三心二意,贰于楚而亲晋国,但又可怜郑国卑下地向楚国求和,因此,郑国背叛就讨伐他,郑国顺服就赦免他,楚国的德行、刑罚都树立了。讨伐背叛,这是刑罚;安抚顺服,这是德行,这二者树立起来了。楚国去年伐陈国,如今又伐郑国,百姓没有怨气,说明楚之政合于常道。楚军出兵,国内商贩、农民、工匠、店主并没有因此废时失业,步兵车兵关系和睦,说明楚国事务互不相犯。蒍敖做楚国的令尹,制定适合楚国的法令,军事政务不必等待命令而完备,说明楚国运用合适的典则。楚国国君选拔人材,同姓中选择亲近的支系,异姓中选择世代旧臣,提拔不遗漏有德行的人,赏赐不遣漏有功劳的人。对老人有优待,对旅客有赏赐。君子和小人,各有规定的服饰。对尊贵的有一定的礼节示以尊重,对低贱的有一定的等级示以威严。这就是礼节没有不顺的了。德行树立,刑罚施行,政事成就,事务合时,典则执行,礼节顺当,楚国五者都完备了,怎么能抵挡楚国?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并衰弱的国家,进攻昏暗的国家,这是用兵的策略。您先整顿军队、准备武备吧!还有弱小而昏暗的国家要讨伐,为什么一定要进攻楚国?仲虺说:‘取乱侮亡。’攻取内乱之国,欺侮可以灭亡之国。说的就是兼并衰弱。《汋》这首诗说:‘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武》这首诗说:‘无竞惟烈。’”

先縠说:“不行。晋国所以能称霸诸侯,是由于军队勇敢、臣下得力。现在失去了诸侯,不能说是得力;有了敌人不去追逐,不能说是勇敢。由于我们而丢掉霸主的地位,不如去死。而且军队出动,听到敌人强大就退却,这不是大丈夫。受命为军队主帅,而做出了不是大丈夫所做的事,你们能做到,我做不到。”说完,就带领中军副帅所属军队渡过了黄河。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是现存《诗经·周颂·酌》中的一句,“汋”亦作“酌”,全诗是: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於:叹词,此处有赞美意;铄:通“烁”,光明、辉煌;王师:王朝的军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遵:率领;养:攻取;时:是;晦:晦冥,黑暗,借指昏聩的商纣王。纯:大;熙:兴,光明;是用:是以,因此;介:助。龙:借为“宠”,荣,荣幸;蹻蹻:勇武之貌;造:诣,到。载:乃;用:以;有嗣:有司,官之通称;实:是;尔:指周武王;公:通“功”,事业。允:信。

一般认为,这首诗是武王战胜商纣王、建立丰功伟业的赞歌。这首诗的大意是:

啊,英勇威武的王师,挥兵东征灭殷商。

周道光明形势好,故有死士佐周王。

有幸承受天之宠,勇武之士投武王。

武王用他去伐商,为国立功美名扬。

“无竞惟烈”是现存《诗经·周颂·武》中的一句,全诗是: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

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於:叹词;皇:大,光耀;竞:争,比;烈:功业。允:信然;文:文德。克:能;厥:其,指周文王。嗣:后嗣;武:指周武王。遏:制止;刘:杀戮;耆:致,做到;尔:指周武王。

这首诗的大意是:

啊,伟大的周武王,丰功伟绩世无双!

有文德的周文王,开创了伟大的基业!

武王继业承天命,战胜暴纣止杀戮,终成大功美名扬!

士会引用“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无竞惟烈”两句诗,旨在说明晋国应当修德、刑、政、事、典、礼,只有强大了,才能天下无敌,到时必然能够战胜楚国。

果然,因为先縠不服,自己率领军队流过黄河。韩厥怕先縠兵败,谁都脱不了干系,就劝荀林父率领全军也渡过了黄河。

“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晋军、楚军最终在邲交火,晋军战败。《左传》对这次战役记载的很详细,最后说:这次战役,实际上是郑国的石制把楚军引进来的,企图分割郑国,一半给楚国,一半立公子鱼臣为国君,他自己好专权。七月二十九日,郑国人杀死了鱼臣和石制。对于这件事,“君子”评论说:“史佚所谓‘不要依仗动乱’,说的就是这一类人。《诗》说:‘乱离瘼矣,爰其适归。’这是归罪于靠动乱来谋私利的人吧!”石制是郑国大夫,字子服。

“乱离瘼矣,爰其适归”是现存《诗经·小雅·四月》中的一句,全诗是: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这首诗中的“乱离瘼矣,爰其适归”本来是“何处是我们的归宿”的意思,君子引此诗,则表达了另外一种意思,也就是因为石制想卖国,晋、楚 两个大国大打了一仗,还给郑国人带来了灾难,该归罪于谁?当然是归罪于那些靠混乱而想从中谋私利的人了。

【本文是读书笔记。参考书目: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诗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