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管理课简书诗经语言者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孤岛——吴谢宇母亲性格的几个面向及“控制欲”假说

2019-04-30  本文已影响4人  桐榆山房

    

首先声明,对本案中的任何当事人,这里没有任何的不敬,我们之所以对这个案件非常感兴趣,是因为不管是复杂而深邃的弑母嫌疑人吴谢宇还是清高要强的吴母,都具有进行深入和典型分析的重要价值,整件案件本身因其对于犯罪、心理、人性、教育、甚至人生意义等几乎所有重要领域都有巨大的分析价值和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这个意义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当然,吴谢宇目前已经被捕,而且警方也对其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第一次审讯。据说警方要求嫌疑人撰写自述。但笔者仍然做出基本判断,吴谢宇不会说出真相,或者不如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真相。这个不仅仅基于犯罪动机本身的复杂性,更基于吴谢宇其人的性格、他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同于一般人的价值观,他的精神世界里甚至不乏问题意识甚至哲学追寻。(笔者在分析他的有关资料中非常清晰地感受到)

我们就事论事,重在梳理目前散见于各媒体的已被证实的各种资料。同时,我们也会由此作出适当的判断和推测,但涉及推测的部分我们会直接指出这是推测而非其他。

首先,吴母公正、负责,是个好老师

这表现在她对学生不会区别对待,均能一视同仁。她从来不体罚学生。

学生回忆,谢天琴短发稍微带卷,戴眼镜,无论冬夏都喜欢穿黑色、棕色的裤子,从未见她穿过裙子。“走起路来也慢慢的,很沉稳,看起来是一个传统、正规的历史老师。”在学生林博杰记忆中,谢天琴比较节俭,用一部老式手机,只有简单的短信、通话等功能。

听说谢天琴的儿子在北大读书,学生特意在课间问起,“她只是笑了一笑,但我能看得出她有一点点骄傲,她只是很自然的说,这关你什么事呀,你好好读书就是了。”林博杰说,谢天琴从来没有拿儿子上名校的事情去过分鼓励学生或嘲讽学生,对学生都很负责。

林博杰高中时坐最后一排,他说自己是那种被班主任几乎放弃的学生。“但谢老师她不会因为我们坐在最后一排就不管,她对我们一点都没有区别对待,很严格地要求我们做笔记。”林博杰记得谢天琴的办公桌在靠窗的位置,没有电脑,桌面上都堆满了作业。如果学生中谁没有认真做笔记,她还会罚抄写,林博杰就被要求过抄课代表的笔记。“但她从来没有体罚过我们。”——引自《学生忆谢天琴:负责、严厉 看起来有点孤独》(新京报, 2019.4.25)

第二,要强、清高

2010年,吴谢宇的父亲吴志坚因肝癌病逝,他的大学同学在20周年同班会上,学生们为母子俩筹集了1.8万元慰问金,被谢天琴婉拒。而这笔钱一直存在银行里,之后的6月间,大家曾三次试图把这笔钱交给她,均未成功。1.8万元并不是一个大数字,这也是大家的一番心意,而谢天琴三次拒绝。

在父亲死后,福州一中试图向吴谢宇发放一笔助学金,但吴谢宇却选择了诚恳的拒绝。他告诉校方,自己的母亲也是教师,有能力继续保障他的正常学业和生活。并希望学校不要扩播,他不希望因此引起大家的同情和怜悯。我相信网友认为的,一个16岁的孩子是不太可能说出这样的话的,这套说辞完全是谢的语言和态度,只不过是借儿子的口说出来罢了。

第三,内向、拙于交际且“直”

例一:打电话给老师过问儿子为何没得奖

《嫌疑人吴谢宇的重庆逃亡岁月:健身、坐台,关注教育和哲学》(《南方周末》2019/4/28)一文曾采访到吴谢宇的高中老师郑晶(化名)。有一次沟通经历让郑晶印象深刻:

“他母亲给我打过一次电话。当时谢宇竞选我们学校的某个荣誉,他其实非常优秀。但在做竞选演讲时,没有把他的成绩放在前面强调,所以落选了。按道理,他成绩这么优秀应该是入选的。”郑晶推断,谢天琴可能有些不满,“从她的语气,我个人感觉他母亲是比较直,有什么就想说什么的人。一般来讲家长给老师打电话都会比较客气,但她好像不是。叫一声‘郑老师’,接下来就直接开始讲事情了。”

这个细节不难看出谢天琴待人接物方面的清高和直接。她如果遇到认为自己不平的事,一点都不想在寒暄和客套上面浪费时间,而是马上直奔主题。这点结合另一个例子也可以看出:

例二:据《新京报》报道:谢天琴家楼上住户有小孩,有时候,稍微有点吵闹,谢天琴会冲上楼去数落几句。

例三:有一次同事在学校和吴母亲谢天琴面对面走过,打了招呼,问,听说你儿子要出国留学了,这孩子真优秀,以后你要享福了! 谢天琴冷不丁回答:还享福,他巴不得我死!

吴母心直口快的有一例子,这种话本不该当着不太亲密之人的面说出来!谢天琴脱口而出,我们说,沉默寡言与心直口快其实并不矛盾。报道说谢天琴在办公室比较孤僻,从不聊八卦。其实很多人就是这种性格,平常寡言少语,但一旦开口,往往快人快语,掷地有声。

第四、严苛和完美主义

以上例一的情况是吴谢宇跟她报告的还是无意中知道的?她关心到儿子在学校某个奖没有获得,以致愤怒去电过问。可见平常对学习生活无微不至。同时可以看出,谢对儿子的教育极其严苛且非常自信。就算吴谢宇表现那么完美,偶尔有一点小错误也不放过。笔者推断,当时吴没得奖肯定在家也挨骂了。

我们来看看吴谢宇高中时的学习表现:

“他高高瘦瘦的,很朴实,”吴谢宇的高中邻班,毕业于福州一中的陈同学向凤凰网表示,“他是我们学校那年高考的理科第一名,他常年排在第一,外号‘宇神’。”

“生活中接触的人几乎没有不喜欢他的,学校里的学生都会以他为榜样,高中三年没有对人生过气,任何人有问题问他,他都会非常耐心地解释到你懂为止。他生活中总是有积极的向上的想法,学习努力,充满抱负并且也不是死读书之人。吴谢宇是能够无条件牺牲自己大量时间帮你的人,在你最需要的关键时候。”(凤凰网)

笔者判断不是吴谢宇想报告,而是他必须报告。大小事情都要汇报,以致大学了还要每天打电话汇报。

第五:控制欲假说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控制欲,除非心理医生的权威鉴定,否则很难下定论。我们只能从媒体采访公布的资料中,通过谢女士亲朋、友人、同事等对其生前言行的描述来推测。当然,控制欲必然有投射对象,二投射对象的言行和心理状态也可作为重要的参考。

以上我们知道,吴谢宇上大学时每天会和母亲通过电话交流。同时,吴谢宇很早就养成每晚11点准时上床睡觉,早上八九点准时早起的习惯(高中时起得就更早了)。这无疑是从小作为教师的母亲要求的。

以上例一中,评奖落选谢天琴打电话给老师也是控制欲的表现,这是容不得任何小的纰漏。事实上奖项已经尘埃落定了,打给老师有啥用呢,这里难免推想在家电吹风就更厉害了。实际上,这样的例子我们周边的生活中比比皆是。笔者外甥女以前上中学时,每次和同学单独出去玩,表姐都让她拍下视频,证实一起玩的同学是男是女,发现都是女的,方才放心。研究生时室友也被她妈妈天天打电话查岗,有次还气得当场摔手机。

媒体这两天报道,有一个自称是吴谢宇前女友的叫“余季”的女生出来说话,语言之间不怕激怒网友而替吴谢宇说话的意味很浓。很多人认为这个前女友很可能是冒牌货,是出来博眼球赚粉丝的。不过笔者从她对记者的叙述来看,认为真实度很高。她所说的点以及描述的一些细节可信度极高。

她认为,吴谢宇弑母动机是“被母亲压抑太久”,“吴谢宇母亲把好的一面留给别人,把最不好的一面留给儿子”。

“自视甚高”,“对儿子要求更高”。作为传统女性又是中学老师,她“希望儿子读书目的是赚钱,毕业之后照顾赡养自己"”。

吴母善于泼别人冷水,在家会把"最不堪的一面留给儿子"。

余季认为吴谢宇上大学后接触到开放精神,感到精神受到冲击,回家之后与母亲矛盾不断加剧,抗拒母亲向其灌输的观念。余季称吴谢宇觉得自己是男人,有尊严,不应该为母亲的想法而活着。同时,吴面对女生很自卑,性压抑,“两性关系方面被他妈欺骗耽误的感觉”,“他觉得只有弑母,自己才能在精神上勃起成为男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不管这个余季真实与否,我觉得上述的评论真是非常到位,发人深省。我与身边的福州人讨论上述的评论,不少人深有同感,很多人甚至认为余季的描绘很有代表性。许多福州家长就是这样的。此外,余季对吴谢宇的心理推断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其中一些人还纷纷举出自己的亲身例子。

另有媒体“封面新闻”采访吴谢宇的几个高中好友,高中同学认为,吴谢宇是因为上了大学后压力极大,“很累”,网上的那些认为她妈妈要求很高,控制欲很强,母子关系不好等等他们觉得很扯,是无稽之谈。因为吴谢宇是一个根本不需要被要求的人,他所有那些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的。他们中的有人认为,“人有时根本不是被另一个所影响,而是他的经历塑造了他某部分的有样子。特别是像吴谢宇这样坚定的人。”

笔者认为,吴谢宇的同学们自己可能也是身在庐山,他们是倒果为因,把因果混淆了。吴谢宇变成一个“根本不需要被要求的人,自己给自己压力”,这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母亲多年要求和训练的结果。以致这种训练内化为其性格及话术以及其它言行的几乎全部。吴本人就像一根被按照既定的模子而被拧弯的钢条,因压力过大而不堪重负而断脆。

当然,有人说得好,不管是吴谢宇的亲戚、同学,前女友,还是我们,压根不能窥探吴谢宇真正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的都是表面或者不是全貌,如果仅仅从几个所谓同学或者某人的语言中勾画吴谢宇,那肯定不符合吴谢宇的发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生存并不容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