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了全国最“接地气”的专业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隋小二
图|隋小二
破土的棉花幼苗没上大学前,你会想学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呢?是经济学、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还是计算机?
前言
当初心心念念的物联网专业,可以说是“高大上”了,然而造化弄人已是常事。阴差阳错之下,我学了农学,这个可以说是全国最“接地气”的专业了。
没有代码编程、没有工程造价、没有律法条文,有的只是耕田农场、犁地播种以及芬芳泥土。
如果说别人的大学时光是做不完的作业和考不完的试,甚至闲暇时携着恋人的手漫步在那斜阳点缀下的学校操场,那我的大学时光只有前半部分相同,下半部分可以说是完全脱离校园生活。
支农‖辣椒地“支农”
大二开学会有一个星期左右的专业理论课,然后我们将会踏上一段不一样的“旅程”,让人瑟瑟发抖的“支农”。据说这是一项全国只有我们学校才有的“活动”,说到这里可能有一些朋友可以猜到我的大学名字了。
稍微介绍一下“支农”,全校学生大二都要去做的一项活动,为期20天整,属于必修学分与毕业直接挂钩。而且支农是有任务量的,每个学院分配到不一样的劳动区域,比如有些学院去番茄厂制作番茄酱,轮到我们学院是去农民家里采摘棉花和辣椒。
这两种作物在新疆地区可是产量颇丰啊,两种作物的任务量也是不一样的。先说棉花的任务量:一个人一天至少40公斤,辣椒:一个人一天130公斤。当然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量,超额完成部分会按照市场价补给个人,如果完不成那就没有学分。
支农‖棉花地这任务量可谓是相当重了,主要是伙食也不算好,都吃什么呢?
早饭是每人一个鸡蛋外加一碗咸口的奶茶或者稀饭;午饭是每人一盒番茄炖土豆片外加两个馍馍;晚饭是中午剩下的菜加上羊油煮的挂面。
不知道大家吃的惯否,反正那20天我一口早饭没吃,一顿晚饭也没吃,那羊油实在让人难以下咽。
说完任务和伙食,再说说住宿。有人说,干这么重的活、吃的还这么差,住总应该可以吧。先说说我知道的其他学院,比如数理学院,他们所有人住在一个仓库里,所有人都是打地铺住,男生女生各占一面,中间有帘子隔开。不要不相信,随便问我们往届的学生都可以证明。
傍晚收工再说说我们住的地方,是地老板家里自己的院子,有一半房间是那种土坯房,里面是砖头垒起来炕。我们有一部分男生就睡在这里,实实在在的大通铺啊。另外一半的房子是那种工地上的钢板房,里面好一些,至少床是上下铺。就是屋顶太低,我睡在上铺离屋顶不到半米,早上起床太快就会磕到头。
支农的日常以上便是我“支农”的活、吃、住了,算算那20天最期盼的就是下雨,下雨天是不用干活的,虽说钢板房的屋顶一下雨就叮当作响,但还是要好过干活的。
对于从内地去新疆读书的我们来说,采摘棉花和辣椒无疑是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不如新疆本地的学生,新疆的同学基本上家里都是有地的,都或多或少的干过这些。
当我第一次下地,站在一望无际的棉花地前,心里只有两个字“绝望”!可能大家没见过生长在地里的棉花,它并不高,才到我的肚脐位置。从上长到下,我要一直弯着腰一口气采摘完好几株。
我们一朵一朵棉花采的一整天下来,衣服湿透是必然的,更少不了腰酸背痛。男生宿舍到了晚上,就是三两个汉子互相推背按摩,缓解一天的疲劳。
第一天我并没有完成我的任务量,拼了老命才采了39公斤棉花。想着后面的19天不知该如何是好……
煎熬的20天过去,体重倒是轻了不少,起得早睡得也早,肤色也愈发黑了,黑得我更麻木了。
实习
说回到这个“接地气”的专业,“支农”只是个插曲,20天好歹有个盼头。对于农业专业来说,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是样样不能少。
繁多的专业课,学的很杂,什么都得会一些。人啊,总是在成长中慢慢丢失了曾经的自己。到了大三都快不记得自己以前喜欢什么了,变得愈发麻木不仁。
大学生到了大三一定会面临实习问题,我们专业实习是做什么呢?不用多问,就是种地。什么玉米、大麦、水稻、棉花,你能想到的大田作物我们都种。
虽然说是种地,那肯定不能是乱种。得先有导师,也怪自己准备工作没做好,那些据说活不多的导师早被其他人抢先选完了。
我最后跟了一位小唐老师,小唐老师人很不错,黑黑胖胖的,十分可爱。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地大活多。我的实习地点位于离校不算远的一个农业基地里,离团场蛮近的。又要来一遍“吃住活”的问题了。
先说吃,实习吃什么呢?肯定不能是吃食堂,也没那个条件啊。观察基地附近,有菜市场,有一家还算大的超市。先装可怜让小唐老师买上一套厨具,再渴求一点劳务费,就准备自给自足了。
自己做的饭菜那边市场卖肉是这样子的,刀柄上刻有持刀人的身份证号码,并且用铁链子锁在案板台活柱子上。有客人买肉要把肉拿到刀的附近去切,害怕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武装直升机低空轰鸣、装甲车马路奔驰,都是常有的事情,每每如此,就会发现菜市场里的商家各个左手防暴盾,右手防暴棍,列队集合整齐的很。
要是没来过,可能这辈子都无法感受那种氛围吧。鬼知道我本科四年都经历写什么,也算是丰富多彩。
自己用砖头和木板搭的桌子说回到买肉,你要是买的少,人家还不愿意卖,说破坏肉的形状。可是没有冰箱,买多了吃不完还会坏掉,就联合同在基地的一些伙伴一起买,这样就不会浪费了。
再说住,进了基地的大铁门,你会发现只有一栋残破的三层小楼,配合上直升机飞过的画面,让我怀疑来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楼一层是基地工作人员住的,二层是男生,三层是女生。
基地的三层小楼这些女生都是园艺学院的,她们整个园艺专业都来基地实习。有人问,农学实习是种地,那园艺是干什么?园艺是种蔬菜的,是的,这就是园艺与农学的区别,一个种蔬菜,一个种大田作物。
我理所应当的住在男生的二层,我那间屋子可以说是很大很大的,但是它更像是一个仓库,堆满横七竖八的床铺,落满灰尘的屋子让我想这是多久没人住了。
打扫了大半天才算是能住了,拿着砖头加木板垫了张桌子,摆上小唐老师买的厨具,就先餐厨桌一起凑合用吧,“接地气”的小日子开始了。
过些时日这间屋子又来了三位小伙伴,一位动植物检疫专业、两位植物保护专业的同学。他们实习研究的就更有意思了,养虫子,这下大家可能对农学类专业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人生认识了。
农学专业种大田作物,就是主食;园艺专业种蔬菜,就是配菜;植物保护研究虫子,减少作物虫害问题。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里,学一个接地气的专业,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一体化作业进行时该说说我实习的“活”了,小唐老师负责整个农学院在这个基地的土地分配,面积高达71亩,所以我要先协助他翻地。好在他有拖拉机,不然可有得干了。
翻完地就要拉滴灌带了,先是小唐老师带着我去搬滴灌带,七十一亩地所需量还是很大的,搬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然后雇专业的人来一体化作业,也就是施肥+拉滴灌带+地膜覆盖同时进行,耗时整整两天才完成。
肯定有人会问滴灌带是什么?它是20世纪从瑞士引进的一种技术,因为新疆缺水干燥,所以要节约用水,滴灌带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跟在拖拉机后面检查有无断的滴灌带继续说实习,一体化作业完成后就要播种了,把七十一亩地分给不同的老师,每个老师种的作物还不一样,有一大半的地都种了水果玉米,内地的朋友可能没有吃过,是一种很甜的玉米,生着吃比煮熟还好吃。
我自己被分了一块地,用来种棉花。当然不只是种自己的地那么简单,我还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搬了一车化肥,化肥厂的司机只负责送货,不负责卸货,简直要累死个人了。
从那之后的四个月我就负责整个71亩地的施肥和灌水,因为是水肥一体化,所以我要从放满化肥的厂房扛着化肥到施肥口,把化肥倒进去。不知道化肥的袋子是谁设计的,特别的不好解开。
满是泥的深井里说说这个灌水系统,他的开水阀在一口两米多深枯井了,虽说是枯井,但里面很泥泞。首先我要跳进去,在那狭窄的空间里用手把泥掰开,找到泥下面的水阀。再掏出钳子把生锈的水阀拧开,这样才能保证出水。
凌晨三点的我每隔半个月我就要重复一次这种灌水操作,因为地太大,一起浇水会导致水压不够。所以需要分两次灌水,六个小时换一次水阀。正是如此,有时候六个小时过去就是凌晨三点,我要定好闹钟打着手电筒下地了。路上没有一个路灯,全靠手里的手电,当时我害怕极了。
被水灌六个小时的地是很湿很泥泞的,尤其是夜晚这一脚下去,半个腿都陷下去了。要是赶上半夜下雨,那简直是地狱啊,倒霉的我不止一次赶上了。
以前大人们总说,不好好学习长大就要去种地了。其实,农学的博士还是在种地。想来他们也是像我一样,在泥土中走来,迎接未来。
自己种的棉花可能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在田间地头吃上一顿烧烤了吧。
自助式烧烤至今怀念那个味道
感受到农学的快乐了吗?学着全国最“接地气”的专业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这种体验感你想要来一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