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困》—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城市发展

2023-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绿自然

《城市之困》这本书以疫情对城市的冲击和影响为主题,来剖析当下城市所面临的种种危机,给未来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是城市规划专家——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格莱泽,另一位是公共卫生专家——哈佛大学应用经济学教授大卫.卡特勒。

两位各自领域的专家联手从医疗,疾病传播,犯罪,教育,就业,高房价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等方面等各领域探究了城市发展面临的各种利弊。

一方面城市是一个极易滋生病毒,产生各种犯罪的摇篮,同时也是人类创造力、财富和文明的原动力。

作者在第一章中指出密度是魔鬼,高密度的人口导致疾病肆虐,一系列问题也随之产生,这些城市之疾的泛滥,让城市越来越不适宜居住。

面对城市的一系列问题,作者认为建造更多的房屋、改良学校、更加人性化的执法、提供更广泛的医疗保健服务以提高对未来诸如流行病的防范能力。

作者给出了观点,认为要想保住城市生活。一下三个缺一不可,首先必须有个服务于城市的共同力量,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更有责任心、更有能力的政府以及公民社会的平衡力量。

比如面对疫情这一突发的公共医疗卫生事件,是各国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城市需要预防流行病,也要赋予每个人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

第二点城市必须始自由畅行无阻。德国人有句话叫城市的空气让你自由。今天城市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越来越的穷人看不到希望,他们对于感受的不平等充满愤怒。

政府应该促进社会向上流动,包括改良学前教育、给予在职穷人税收补贴,改善职业培训,来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解决不公平竞争的问题,以利于不同阶层的人们。要让我们的城市向所有人开放。

第三虚心学习,作者认为更好的城市教育,是将贫困儿童转变为中产阶级成年人最重要的工具。而面对一些城市问题的解决,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的无知并尽力去填补知识的空缺,必须要让城市成为学习的机器。新西兰在疫情大流行期间的出色表现,就是对学习的执着的成果。

本书前四章主要探讨城市的身心健康。后四章讨论疫情大流行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挑战。

当疫情结束后我们开始重归于平静的生活,在看这本书我会更加理性客观,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反省当前存在的各种弊病。去致力于建设更加包容的,宜居的城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