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掌握四门外语,我是如何做到的?(6)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向大家提出这样一个核心理念 —— 学习一门外语应“不求甚解” 地大量听读 —— 这个理念是永恒的,但根据每个人情况的不同,具体实施方法会因人而异。
比方说,我之前跟大家分享过,我通过阅读《圣经》的方式学习德语。但说实话,这个方法并不适合大部分人。我之所以可以这么做,是因为我对《圣经》的内容比较熟悉。
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早期(乃至中期)阶段,你应该专注于用外语阅读你熟悉的内容,而不是 “获取信息” —— 因为在现阶段,由于你的词汇量有限,你是不可能有效地通过听、读来获取信息的。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批判过某些英语老师使用《经济学人》作为教材的做法 —— 因为《经济学人》的大多数文章涉及相当专业的背景知识;除非你对某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非常熟悉,否则你连读中文也未能懂,更不要说读英文了。而今天,我要批评另一种错误的主流学习方法 —— 看英文电影、美剧、乃至TED英语演讲。
看带有外语字幕的中文视频—— 才是正确的方法
什么?!学英语居然不应该看电影、美剧、TED?!是我看错了,还是 Victor 你手滑写错了?...
嗯,你没看错,我也没写错 —— 我的确认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看电影、美剧、TED” 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注意 “最有效”这三个字。按照我们“多听、多读” 的理念,当你看英语视频的时候,肯定多少都会有学习效果,而且很多人的英语就是这么学会的 —— 然而,很多人都走过的路并不代表就是正确的方法。
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只有到达目的地最快、最省力的路才是 “正确” 的。再低效的方法,只要包含了 “听” 或者 “读” 的元素,都具备学习效果。如果你毅力过人,能够长期坚持精听、精读、背单词、背课文,你最终照样能学会英语 —— 但我相信:大家之所以在读我写的文章,就是因为传统方法对你来说并不合适。
所谓“存在即合理”,传统的学习方法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它们曾经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 就好比在民用飞机普及之前,从中国去往美国的最佳方式是 “坐船”。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我们不会再通过坐船的方式去美国;同样的,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我们也是时候改变学习英语的方法了。
OK,有点扯远了,回到正题 —— 如果 “看外语视频” 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答: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早期(乃至中期),看带有外语字幕的中文视频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 大家可能会对此感到惊讶,以下请听我解释。
为什么 “看外语视频” 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看外语视频的方式无非是以下两种:1,带中文字幕;2,带外语字幕(当然,“无字幕” 也是一个选项 —— 但如果你的外语已达到 “无字幕” 水平的话,你大可不必使用我的方法)。这里我先解释一下第一种学习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看中文字幕的问题在于:中文翻译与外语原文常常存在较大出入 —— 除非你已经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否则把视频中的外语听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很多外语学习者会感到气馁,然后索性只看中文字幕算了 ... 不必说,这样做法的学习意义并不大。
为了加深大家对以上问题的理解,我这里向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曾经陪同一位中国老板到欧洲进行一次商务访问,然后当我们开完一次长会后,这位老板微笑着跟外方代表说了句:辛苦啦!... 然后让我翻译这句话。
“辛苦了” 是一个地道的中文表达,我不能直接跟外方代表说 “Tired" 这个字眼。因此,我把这句话翻译成 “X总表示非常感谢您的时间”。然后我停顿了几秒后,觉得仍然没有反映出 “辛苦” 这个意思,因此又加了一句 “希望咱们今天的努力不会白费”。
由于中英双语之间存在相当多的 “不可互译”,因此当我们看英语视频时,中文字幕的表达实际上往往跟英语原文存在很大出入。回到以上我跟大家分享的这个例子 —— 如果字幕组人员需要为一段中文视频配英文字幕,他们很可能只会把 “辛苦了” 翻译成简单的 “Thank You”(出于务实考虑,他们不可能像我那样用两句话诠释一通)。
假如有一个老外,刚学中文没多久,当他看到这段配有英文字幕的中文视频时,听到视频中的人说了句 “辛苦了”,然后字幕显示是 “Thank You”,他有可能立刻就懵了 —— “Thank You” 不是 “谢谢”吗?我的中文白学了?...
同样的,当我们看带有中文字幕的英语视频时,由于我们对中文要熟悉得多,几乎所有人会先通过中文字幕 “看懂”,然后在汉语理解的基础上,尝试去 “听懂” 英文说了什么 —— 事实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在2016年暑假回国期间,我去影院看了配有中文字幕的英语原声动画片《冰川时代5》。电影对白的语速较快,而且包含大量 “英语式表达”。可以明显看出来,制作中文字幕的工作人员非常用心 —— 他们在字幕中引入了很多中文 “网络用词”,希望能给到观众一次 “地道” 的文化体验。
然而,对于我本人来讲——这些精心设计的字幕并没有增强我的体验—— 我当时甚至在想:如果我可以把字幕关掉就好了。
给大家打个比方 —— 当你在图书馆自习的时候,如果旁边有人小声说一个你听不懂的语言,这并不会对你造成太大影响;然而,如果他们在用你的家乡话聊一个你相当熟悉的话题,你就会发现不被干扰有多么的困难。
因为我能完全听懂电影的英语对白,因此在这时候,中文字幕实际上对我来说是一种干扰。“先入为主” 是非常自然的一种大脑反应 —— 不管我先听到对白、还是先看到字幕,都会在我大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就好比你在同时听两个人说话,如果内容比较一致还好办;但如果两人的表达不尽相同,然后你必须要消化接收到的信息,久而久之你会感到很心累。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不少英语学习者来讲,“看美剧、学英语” 往往最终演变为“看美剧、读中文” —— 你想啊,如果有两个人同时跟你说中文,时间久了你都会觉得心累;而如果其中一个人说的是英文,你会有多少心情去坚持专注地听?
事实上,“看着中文字幕听英语” 是一个高度烧脑的运动 —— 对于懂英语的人来讲,他们只需要专心听懂就行了;而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讲,则需要先迅速地用中文把内容大概看懂,然后集中精神去听英语,最后再结合中文大意,尝试把听到的单词分辨出来 ...
正如我一开始说的: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早期(乃至中期)阶段,你应该专注于用外语阅读你熟悉的内容,而不是 “获取信息”。当你看外语视频时,你实际上就是在通过英语获取信息。然而,美剧、好莱坞电影、乃至TED的演讲,并不是为了你学习英语而录制的。
请注意我以上说的两个关键词:“早期”、“中期” —— 其实当你越过了 “中期”这个阶段之后,看英语视频就会成为“最有效” 的学习方法;再过1 - 2年后,阅读《经济学人》也可能成为一个合适你的方法。
急功近利是人的本性 —— 谁不希望一边娱乐、一边学习?谁不希望英语一学就能用得上?然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我必须告诉大家:如果你想尽快实现“摆脱字幕看美剧”,那你还是先把美剧抛开一边吧;而如果你想单靠自己的英语实力读懂《经济学人》,那你还是先从《哈利波特》读起吧。
在下一篇文章里,我将为大家解释:为什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恰好相反 —— 看带有外语字幕的中文视频。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我本人又是如何做的呢?敬请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