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学习:初读王希梦的“千里江山图”

2023-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红尘闲云

原创  夏闲云  素墨花间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北宋晚期著名画家王希孟18岁时完成的作品,也是他唯一的传世之作。王希孟是天才少年,宋徽宗是他的伯乐,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终结者。

据史料记载,王希孟完成《千里江山图》后,因体察到了饿殍满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真实民情,多次向皇上谏言未果,遂完成了一幅《千里饿殍图》,惹怒皇上,被赐死。

许是在读画前做了一些功课,了解了作者、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许是相信了那个传说,我对《千里江山图》有着别样的感觉。最近一些日子,我每天趴在画前,恨不能钻进这幅1:1绢质高清微喷的《千里江山图》,在那千里江山中徜徉,找寻那个年轻的灵魂。

传说,王希孟在临死前,请求皇上让他再看一眼《千里江山图》,宋徽宗同意了。当夜,画室内的王希孟莫名其妙的失踪了。有人说,宋徽宗惜才,悄悄地放过了他;也有人说,他遁入了《千里江山图》,永远地活在了画里。也有人说,王希孟作画用的颜料源于名贵的宝石,也是那个时候道家炼丹用的重金属材料,很多有剧毒。王希孟在作画过程中研磨颜料太多,中毒而亡。

我多么希望,他永远地活在了画里。

展开画卷,仔细读画,我最先感受到的是作者的本心。

王希孟十多岁入宫学画,《千里江山图》是他18岁为敬献皇上而作,他画的是年轻的他心目中美轮美奂、犹如仙境的千里江山。受“千里江山”的庇护,画中的人们安居乐业,各行其事。

王希孟十多岁进宫学画,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十八岁的他,心怀美好,本真而行。他心目中的千里江山自然是山河锦绣、草木葱葱,人们在“江山”的庇护下安居乐业,市井上一片繁荣的景象,处处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当王希孟了解到残酷的社会现实之后,他心目中的千里江山荡然无存,他再也画不出绝美画卷,取而代之的只能是《千里饿殍图》。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跳出了一个曾经围困我很久的问题:身为作者,应该让作品中充满心目中的美好呢?还是让作品中尽现丑恶呢?当我们了解世态之后,是应该继续相信美好的存在呢?还是将丑陋装在心中,使之替代本真呢?

我只知道 ,王希孟怀着本心,创作出绝美画卷,这一点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不论是作画、作音乐、作文,最美的作品必将出自本心。如果我能够做到,我一定保护好我的本心,使其不染纤尘。

我在网上看到诸多评论《千里江山图》的文字,大多分析作者的画如何壮观,从构图到画法再到笔墨都如何如何精道。我对书画徒有热爱,不懂诸多门道,我在读“千里江山图”时,最大的感受是:努力做一个雅致、美好、有情趣又周到、细致的的人。

我算不得粗糙之人,但距精致千里之遥。读“千里江山图”,我深受触动。不论《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一人独立而作,还是众画工乃至宋徽宗齐力而为,它都是用画人精致的心凝结而成。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精致的人,用心对待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学画如此,学书如此,文学创作如此,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是如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