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见孩子》读后感 允许孩子遵从内心的感受,是成长的底气
2025-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亦馨jy
一、感受是孩子认识世界的起点
在《看见孩子》实战13中,作者强调,孩子的感受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他们接触和理解世界的第一手材料。成人习惯用逻辑和经验去判断,但对孩子来说,情绪和感受才是最真实的语言。当我们允许孩子表达开心、愤怒、难过时,其实是在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知的基础。
二、压抑感受会让孩子与自我渐行渐远
文章中提到一个细节:当孩子的情绪被忽视或否定时,他们会学会隐藏真实的自己。这种长期压抑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让孩子失去对自我感受的敏感度。读到这里我想到,很多成年人长大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是从童年时期就被剥夺了倾听内心的机会。
三、接纳感受,才能建立信任与安全感
书中的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当父母放下“纠正”的冲动,转而倾听和接纳时,孩子反而更容易平静下来。这种安全感的建立,比任何说教都有效。孩子会知道,无论自己的感受是“对”还是“错”,父母都会站在自己这边,这是他们敢于探索世界的底气。
四、感受与规则并不矛盾
读完这一章,我最大的收获是:允许孩子遵从内心的感受,并不等于放任他们为所欲为。真正的教育,是先接纳情绪,再引导行为。当孩子的感受被看见,他们才更愿意理解和遵守规则。这是一种“先连接,后引导”的智慧。
五、为人父母的自我修炼
文章不仅是在讲如何对待孩子,也是在提醒父母要学会倾听自己的感受。只有我们自己能够真诚面对情绪,才有可能真正看见并接纳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双向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