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旅者”王亮
认识王亮,让我的内心在那一刻不再孤单。
他是我之后搬进青旅的,刚进屋的时候戴着深灰鸭舌帽,身穿深蓝色与灰色相间的格子衬衫,卡其色工装裤,棕色的马丁靴,留着一个过肩的马尾长发,一个大写的酷。我的内心非常欢喜,又遇到一个不一样的人,连忙搭话聊起来。
他已经保持自由旅者的状态已经几年了,基本上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没有什么目的性,随心而动。虽然我在拉萨也遇到很多人,不过他们大部分都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行程规划,很少遇到和王亮一样的人,而我也和王亮一样“丧”,毫无规划。他喜欢拉萨,每年都会去拉萨待一阵子,也不一定要干啥事,呆在拉萨就让他很满足了。
他第一次去拉萨是骑行去的,那时他还是一个公司职员。领导听了他的骑行去拉萨计划后,批了他的假,还开了欢送会。等到他完成骑行,回到公司后,领导还给他举办了欢迎会,庆祝他非凡的举动,建在一面墙上,记录了他骑行的经历。继续工作了几个月,他却无法忘记骑行时带来的自由感。最终选择了辞职并开启了一段又一段的旅行。
说到这里,我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当初我做休学的决定时,有一种考虑是等到毕业后,在休学去工作。可是那时我觉得,如果毕业后再休学漂泊,可能很难再次融入社会,而休学后重新回到校园,是相对容易些的。跳出固定的角色,以另一个角色生活,这是一件我必须做的事情。
我问的杂七杂八,毫无顾忌,,他讲的神采奕奕,精彩万分。从拉萨生活到他的旅行见闻,再到对于自由的看法,从他的话语中,我听到了孤单,探索与渴望。我们都是孤单的灵魂,在这个世界上游荡,无依无靠。我们又都是勇敢的探索者,不断地去突破自己的界限。那一夜,我遇到了一个灵魂的同类者,也不在那么孤单。
快要离开的时候,我和王亮买了些啤酒,还买了花生、瓜子等小吃,坐在三亚的海边,吹着傍晚的海风,靠着椰子树,又开始了一段长谈。
那次话,我和他说我是一个gay,诉说了自己为什么对于自由无比的渴望,讲述了自己上半年的故事。他说了自己还有一个女儿,目前是让爷爷奶奶养的。说自己活着就是为了自己的女儿。我忍住欲望,没有问他的妻子的故事。害怕又是一段忧伤。
三亚的海边,我们大声的喊叫,伴着海风,光着脚踩在细沙上。
大约两年后,我们重新在上海见了见面,在他的青旅喝了点酒。他此次来上海是见一个朋友,和我短暂见面,我已经参加工作,回归了正常生活,他还在漂泊与工作间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