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错误”的纠正率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6750/604d165ed51d2a26.jpg)
—— 1 ——
最近在看一本书:《刻意练习》。书中第三章"心理表征"一节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作者想要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些初始条件很接近的少年们在乐器演奏上的水平差距。他做了一个测试,最后发现一个很值得思考的现象:同样的指导老师,同样的练习方法,同样的训练时间,那些在乐器演奏上表现突出的孩子会非常关注他们在练习中出错的地方,并且在后面的练习中会迅速纠正,并且保持极高的纠正率。而表现一般的孩子往往对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错误并不敏感,即使意识到错误,纠正率也不高。
—— 2 ——
不知道大家在学生时代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无论是哪一个学科,总有一些题目是你反复会做错的,而且很多人在看到正确答案的时候,会很确定的认为,这些题做错只是自己一时的粗心大意,并不是自己真的不会。我高中时的班主任曾经跟我们说过样的话:错一次算你马虎,错两次算你马虎,错三次、四次,你就是不会,不会,不会!
也是这位老师,他教给我们一个学习方法,建立错题本。把平时做练习、考试时做错的题全部抄上,先写上自己错误的选项,再进行错误原因分析,最后再写上正确的选项以及正确选项的推导过程。这个方法需要花费颇多精力,又很笨重,所以很多人不愿意用。我因为是个笨人,所以就老老实实用了三年,结果就是通过对错题们长期的整理跟分析,导致我对题目可能会存在的陷阱变得很敏感,这些所谓的“坑”我极少会再次掉进去。
—— 3 ——
我在KK英语线上学习的第三期开始为课程的笔记进行纠错工作,一直到今天,一共完成了11期,共计找到了500余个错误(当然,这里面真正语法上的问题并没有那么多)。正是通过这么多期滚动的找错这件小事,我发现自己对于很多英语语法上的短板,或者说是“坑”已经非常敏感,而且我看笔记的速度在以肉眼可见的水平提升,这就是对找“错误”进行刻意练习的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6750/54436f72eed79f81.jpg)
在KK英语线上学习的第五期,我曾经用三个小时把那一期我点评过的学员作业做了一个分析,我把大家每天Topic作文以及语音里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归类与统计,这样做的用意是想让大家看一下自己在英语使用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都集中在哪一块,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正。我不知道对别人的帮助有多大,起码我自己是受益良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6750/737ad73c057b6771.jpg)
我们在现在的学习中经常会听到的观点是建立知识体系,搭建框架,这原本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任何理论都是有其适应性的。就英语学习来说,我总觉得在我们长达十数年的学习中,基本框架其实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我们总觉得自己弱,而且是全方位的弱,于是我们每次学习时总想不自觉的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想要全方位的提高,这种想法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我们真有那么差劲吗?我们的时间用来处理那么多其实我们已经会了的东西是有必要的吗?这会不会减少我们用来处理那些真正阻碍我们英语水平提升的 “顽固痛点”的精力与热情呢?
我们在学一样东西的过程中,能够遇到的“错误”其实是不多的,可是正像上面所说,我们或许是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在那些我们已经很熟练的内容上面,或许是由于这些“错误”可能比较繁琐或者不起眼而有意被我们跳过,正是这种对“错误”不去及时纠正的放任态度成为了阻碍我们达到一流水平的制约因素。
所以,不妨先好好去想一想,自己的“问题点”到底在哪里,然后再花些时间去梳理,去有针对性的攻克,进而真正把这些“问题点”给纠正过来。
把“不对”的搞对,你就对了。
——THE END——